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辉 《新疆教育》2013,(15):141-141
高中语文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生间和生师间的互动合作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相似文献   

2.
赵雷 《新疆教育》2013,(13):154-154
高中语文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生间和生师间的互动合作,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下面就谈一下我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学中加深学生理解和体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体验是学生真实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思想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只有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那么,小学阅读教学应如何有所创新?文章就小学阅读的创新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伴随着课文中的情感去想像、去创造、去体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成为学生发展的目标引领、知识增值的等级方向、资源捕捉的意识阈限,说明三维目标可以成为设置教学互动的根本依据。依三维目标设置互动时,要做到分享理解辅助知识构建、启发思维引导技能生成、激起反思促成方法积累、驱动亲历丰富情感体验,以提高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大幅提高试卷的得分,而且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数学教学中情感领域目标缺失的根本原因是教学中缺乏学生的体验 ,体验对于人的发展价值不仅仅在于加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在对客观事物加深理解的同时产生具有个体生命意义的态度、体悟和情感 .要实现数学教学情感领域的目标必须要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在互动与交流中和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数学 ,达到激发情感、激活情感、深化情感和升华情感的作用 .长期以来 ,情感领域的目标一直游离于数学教学目标体系之外 ,不被数学教育界所重视 .2 0 0 1年 7月 ,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明确提…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各方面积极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着力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新课堂。在这样生动的课堂里,处处闪烁着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学习情感、探究方法、思维品质不断得到锤炼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隋利 《课外阅读》2011,(10):80-81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针对以往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实践。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具体的落实好这样的思想,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找到自我呢?  相似文献   

15.
金薇 《现代语文》2006,(10):13-14
语课标标准中多处指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和享受审美乐趣。而在相应的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版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情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语言训练体验情感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借助想象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月亮湾》一课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也为语文教育培养学生情感提供了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教师一要修养情感,感染学生;二要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三要把准契机,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18.
金小平 《考试周刊》2013,(19):34-34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积极地思维,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增强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阅读教学中应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从语文的特性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教学新理念。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的,有着强烈的情感因素,如果学生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教师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教学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