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曹雪菲 《兰台世界》2016,(17):114-118
首先从《周礼》产生的渊源上来看,周公执政期间所传世的"周公之典"与"周公之德",分别在文献层面与思想层面为《周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从《周礼》形成的过程上来讲,穆、共以降逐渐发展完善的周代礼制,分别在制度层面与实物层面为《周礼》的产生提供了素材;最后从《周礼》成书的时代上来讲,战国兼并战争与诸子学术争鸣,分别在需求层面与理论层面为《周礼》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宋儒“《冬官》不亡”说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原缺《冬官》,后人以《考工记》补之,宋以前几无异辞。到南宋时,出现所谓"冬官不亡 说"。此说滥觞于胡宏、程大昌,经过俞庭椿、王与之等人的推衍、论证,影响所及,元、明皆有人信从,于是 《周官》之学产生了"补亡"一派。其实,他们的观点大多站不住脚。首先,他们以后世"官专其职"的制度去 衡量周官,难免走入误区。其次,他们以《古文尚书》中的《周官》去衡量《周礼》,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次, 《周礼》六官是否就是三百六十个官职,六官是否平均六十人,其实也难以确定。因此,他们的判断大多出于 臆测,恢复《周礼》古本的努力最终落得"窜乱圣经"之讥,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3.
在《周礼》记载的各类档案中,地图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周礼》一书中,地图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国家对地图的绘制、收藏和保管已有了较为完密的管理制度。通过与传世文献及考古资料的比较可知,《周礼》所载地图与地图管理制度,反映了周代地图学成就和地图档案管理水平,在当时的世界已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宣和博古图》是古器物学的重要著作,历来关于《宣和博古图》的作者及其成书颇有争议.论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考辨,认为《宣和博古图》有二,一为王楚所撰,以黄伯思《古器说》为据,其书已佚;一为宋徽宗集群臣所撰,以李公麟《考古图》为据,即今存之《重修宣和博古图》.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通过《周礼》中文档名词的数量(68个)和流传后世的文档名词数量(27个),并通过与其他先秦文献的比较,说明了其在档案学中的重要地位;其次梳理了《周礼》各篇章中所使用的文档名词并将它们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文档名词进行统计,分别为18、48、5个,说明了双音节词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再次,对《周礼》中的通用文档名词(5个)与专有文档名词(63个)进行了区分;最后,介绍27个《周礼》中的文档名词在后世的延续使用情况,分别说明了《周礼》中的通用与专有文档名词的重要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6.
盖青 《兰台世界》2012,(24):12-13
女官制度并非西周所创,周政部分地沿袭了前代政制。本文辨析《周礼》所记女官制度,试探求周代女官在社会公共领域的活动和影响,以及这个人群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7.
韩艺娜 《兰台世界》2017,(14):112-115
《周礼》中的要会文书是一种统计文书,它的统计内容非常广泛,在《周礼》中最常出现在财产相关的部门,但并不代表要会文书就一定是财产的登记文书或者会计报告,要会文书的性质取决于它所记录的内容。要会文书以年、月、日为统计周期汇总成册,各级对其非常重视因为它同时也是官吏考核的依据,在国家行政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音乐界依传世《周礼》为据,认为西周乐官人数是1463人,事实上只是儒家学派虚拟的数字。  相似文献   

9.
宋儒有赞美《周礼》者,也有怀疑《周礼》者。宋代的《周礼》学以熙丰变法为契机。由于《周礼》一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极为密切,围绕该书的学术争论渗入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0.
马卫东 《兰台世界》2012,(18):18-19
《周礼》一书所载的地图,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通过与传世文献及考古资料的比较可知,《周礼》关于地图档案的记载,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的地图种类及其使用情况,证明周代地图学在当时世界已处于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财经新闻报道的国际化是我国财经新闻报道内容的拓展和报道方式的创新。本文就我国财经新闻报道国际化的动因、在报道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等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胡培翚在撰著《仪礼正义》时常征引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校勘成果。在胡培翚撰著《正义》的过程中,阮元《校勘记》曾出现三种版本,且每种版本的校勘内容不大一致。通过对《正义》所引《校勘记》内容的检索以及与三种版本校勘内容的比照,发现《正义》所引《校勘记》之版本实为文选楼刻本,但胡氏在征引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南昌府学本及学海堂本的校勘内容。  相似文献   

13.
周紫芝的诗文集《太仓稊米集》,由其子女编撰而成。《太仓稊米集》的编撰体例参考了苏轼的《东坡集·前集》,刊印后得到较为广泛的流传。文章重点对《太仓稊米集》的编集、编撰原则及流传情况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4.
余建平 《档案学研究》2021,35(6):135-142
档案作为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中国早期众多经典古书的文献来源。汉代以前的档案对经、史、子书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经部文献中的《尚书》,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君主颁布的政令,以及对臣民的演讲记录等档案。《春秋》则来源于史官对国家大事的记录,《诗经》《周易》《礼》等经典的形成也或多或少与档案有关。史书与档案的关系更为密切,档案中的纪年、外交辞令、盟誓、军功、属籍、制诏、章奏等文献,构成史书的主要内容。子书中的部分篇章则来源于诸子给君王的上书,这些文书经过后人的编纂,最终成为诸子百家的重要篇章。从档案到古书,表现出选择性存录、文本形态改变和实用性倾向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汇文文献信息管理系统”流通借阅规则组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指出通过灵活多样的参数设置,不同规模与类型的图书馆可以量身定制符合自身特色的“汇文系统”,从而推动图书馆管理与业务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周礼》是先秦史和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史料,作为描述国家行政体制类著作,它涉及大量档案方面的内容,对档案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档案界在运用《周礼》档案史料方面,既卓有成效,也存在着一些误读和误用问题。笔者从档案史料学角度,借助语言文字演变规律、二重证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周礼》的成书时间、内容、天府、龟室等史料误读问题做出了较全面的梳理。指出《周礼》约成书于战国或秦初;区分了《周礼》内容中先秦制度的实录与作者主观设计两部分不同性质的内容;指出“天府”兼有职官和机构名称两重属性,以及“龟室”为保管待卜用龟之处所,而非存放甲骨档案的库房。  相似文献   

17.
This column examines advances in public servic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to libraries. The focus is on how public services, such as i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programming, research consulting, and circulation evolve and impact users. The strength of the column is its broad, international focus and contributors are encouraged to explore issue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public services relevant to their geographical region, as well as the larger, global audience. Interested authors are invited to submit proposals and articles to the column editor at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objective basis for managerial decisions relating to the preservation of library books. The investigation was concerned with the operational issues underlying such decisions, focusing specifically upon the problem of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assessing books in terms of their present physical condition and past utility. Its objectives were: (a) to determine if date of publication and/or measures of library use (i.e., frequency of circulation and date of last circulation) constitute reliable indices of a book's current physical condition; (b) to determine if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a book has been circulated tends to correspond with its date of last circulation; and (c) to devise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preservation of library books based upon the results of the inquiries (a) and (b).  相似文献   

19.
建设"5·12"汶川地震文献专题数据库旨在保存人类历史记忆、传承民族精神,供学术参考和行政决策以及为其他专题文献数据库建设提供借鉴。数据库建设平台的规划与设计围绕系统管理、数据管理、用户共享、门户基本服务、文献检索与服务展开,其中文献量的增加、文献质量控制与及时更新,以及提供利用的开放性与公益性是该数据库建设的关键与难点。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新的数据库定位思路、文件数据库及开放资料收集平台的引入以及一批标准规范的制定,而该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表现为研究报告及数据库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20.
回顾自《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发布以来高校档案整理有关规范的发展历程,疏理高校"卷""件"结合整理模式产生的背景、理论依据及实践状况,分析该模式的执行困惑,即"卷""件"整理的执行范围不明确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各高校探索"卷""件"结合档案整理模式,应遵循"共性+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全宗档案分类的起点应明确为按档案门类分类,不同档案门类之间所用的整理分类等可以互相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