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所谓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指教师由于职业活动和多种其它因素造成的有损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注意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有22.4%教师心理不健康。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的调查发现,大约有15%-20%的教师心理不健康,并直接危及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状况如何?如何促进与维护教师的健康?这是目前基础教育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曾对3055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心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度的心理症状。去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是:有5l.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这些研究充分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的意义。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能够意识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参加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人数并不多。中学和小学教师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和是否参加过培训两个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关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关注的程度显著高于小学教师。男女教师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及是否参加过此类培训三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徐州城乡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徐州地区城乡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指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测试表明:29%的小学教师存在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其健康水平低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其中主要表现在身体化、强迫症状和敌对因子上;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其中在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乡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工作在近年来取得巨大进展,国家层面也大力支持乡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事业的发展。研究发现,乡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能够有效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需求及心理变化把握水平,二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育中,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最近,我们采用国际上较为通行的MOSIMH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对部分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测试。测试表明,小学教师心理不健康症状表现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教育中,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最近,我们采用国际上较为通行的MOSIMH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对部分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测试.测试表明,小学教师心理不健康症状表现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圆满状态”。过去一提到健康,人们往往只注重于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上也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的教师角色中,教师除了要担当传统的“传道、受(授)业、解惑”的角色外,还应该担当起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呵护,正确地引导他们实现心理健康。在中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有:1.思维异常。这些学生大多有…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不仅会体现在身体方面,而且在心理方面,学生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小学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为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基础。要想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发展,小学教师就一定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   总被引:182,自引:0,他引:182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既有一般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 ,也有其职业特殊性。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有 :生理 -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和职业倦怠等。造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我们应在诊断和评价的基础上 ,从社会体制、社区、学校和个人四个层面上来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障。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压力逐步加大,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冲突等原因造成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方面如何进行帮助、引导,疏导教师的心理、学校应该做一些怎样的具体工作等,都是我们所关注和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期的教师教育栏目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有研究者分析的现状、成因及维护建议,有来自学校的具体经验,有实际工作者的思考,以期引起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程师,也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教师的心理和人格健康不仅对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教师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应该给予教师心理健康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了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是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前提。只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健康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不健康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各种活动的质量,特别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那么,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更要大胆进行尝试和探索,积极参与心理  相似文献   

16.
丁彦华 《教育探索》2000,(11):72-72
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对中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的做法是:  一、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教师的榜样作用,二是根据学科内容特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实施渗透。实施渗透的关键条件是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知识与能力。为此,学校通过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学,依靠特聘教师与本校骨干心理教师举办培训班等系列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水平,加强教师的人格修养,从…  相似文献   

17.
谈到心理健康教育,人们首先会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怀疑教师也有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心理健康日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教师的心理不健康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甚至会干扰家庭生活。一个优秀的教师,除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需要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然而,教师这个职业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搞好师资…  相似文献   

18.
一、依据中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给学生呈现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历史教师不仪要全面掌握历史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规律,还要全面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9.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您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还有人说:“决定教师教育人生是否幸福的关键因素并非是收入的高低,而在于教师是否热爱教育。”您认同吗?心理健康跟热不热爱教育事业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界诱惑增多,紧跟着的是社会风气下降,大家心态浮躁。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压力大、收入低等一系列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是小学生,如果小学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就会影响祖国未来花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