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检索相关性转移的本体论检索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讨论当前情报检索系统的相关性判断基础上,指出在相关性判断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概念中用户关心的是语用相关,但多数检索系统仅能提供形式相关.建议运用本体论的基本原理,建立本体论的情报检索系统,从而实现检索的语用相关判断.  相似文献   

2.
徐树维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3):129-134
在同步协作检索过程中,协作感知是用户间的实时交互能够成功的必要条件。提出同步协作检索的概念模型,定义同步协作检索环境,构建同步协作环境中的各个对象模型。对协作感知机制中协作感知的表示进行形式化的定义,用协作感知信息描述动态检索过程中协作检索活动以及每个协作者的状态变化和操作,对协作检索过程中协作查询术语构建和检索结果协作相关性判断阶段的协作活动的状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献呈现次序对用户相关性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献相关性判断中的首因效应及近因效应进行实验研究,并对文献数量是否影响用户相关性判断进行探索。经实验研究后发现:用户相关性判断不仅受文献呈现次序的影响,还受文献检出数量的影响;相关性判断中的近因效应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希望此研究结果能为完善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及评估,为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更符合以用户为导向的理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信息检索中的相关性判断和系统评价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检索系统的效果评价是信息检索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检验信息检索理论和进行方法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从相关性理论出发,讨论了信息检索中检出文档相关性的维度和度量问题,以及等级相关性判断和大规模数据集的相关性评估方法.其次,进一步介绍了信息检索系统效果评价的基本指标查全率和查准率,并对常用评价指标MAP、Bpref等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笔者认为未来信息检索系统效果评价的研究应注重将用户纳入评价体系中,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研究以科学数据为信息载体,探究用户在进行数据检索时,影响其进行相关性判断的标准的使用特征,从而进一步探究科学数据用户的信息行为,为完善数据检索平台和加强数据共享与服务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用户为高校和科研单位在读研究生。[结果/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标准呈现4个特征:①相关性标准的使用情况符合著名的长尾定律;②主题性在相关性判断过程中具有锚定功能;③相关性标准在相关性判断中具有双向性;④相关性标准使用权重相对稳定。研究准确把握了科学数据用户的检索策略,明晰了其检索行为,为改进科学数据共享系统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用户对信息检索相关性判断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相关性是信息检索科学的核心概念,用户观点则是相关性研究的主要观点;从用户角度研究相关性理论,以试验法为研究方法,力图证明存在一个核心的、可以跨不同用户类型、问题情境和信息源环境的关于信息用户在信息需求检索中的相关性判断的因素集,以此阐述如何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率,指导信息用户能够及时、准确的查找到所需信息。  相似文献   

7.
情报检索系统用户相关性判断的层次分析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筠  田丽 《情报学报》2005,24(3):341-345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情报检索系统用户相关性进行判断,从而可对检索结果进行定量取舍,也可用于对不同的检索系统进行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调查1967-2013年期间与用户相关性判断研究相关的82篇文献,筛选其中55篇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代表性者构成样本文献。通过分析发现:样本文献在方法论思想和具体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多共性和规律性的观点与做法,并可在结构上组织为一个以相关性判断的情境依赖性、认知主因和真实情境设定中开展研究3项方法原则为核心,纵向上涵盖方法论思想、研究策略和具体研究方案设计等多个层次,横向上涉及样本选取、数据采集与分析策略制定等多个研究方案设计关键环节的参考性框架。认为信息查询与检索领域的认知观是该方法框架形成、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并据此分析该框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童迎  李鹏  夏慧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9):30-36
基于案例研究结果及早期研究成果设计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相关性的判据量表,通过问卷调查获取高校及科研院所学生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相关性判据使用数据,利用临界值比较、内部一致性分析、均值比较、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合作相关性判据量表的项目共34项,分属于8个类别,分别为信息来源特征、信息内容有用性、信息索引特征、信息表现形式、信息质量、可获取性、信息结构特征与信息传播特征;8个类别可解释的方差变异约为60%,表明相关性判据不是相关判断的唯一标准或依据,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用户的相关判断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出声思维、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5个真实信息需求语境下群体用户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活动的案例的相关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归纳出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行为的17个主要概念范畴并聚焦为5个核心范畴,对5个案例从主体、情境与行为三个层面展开对比研究并描述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过程。基于对合作相关性判断概念范畴的解析,指出影响群体用户合作相关性判断的5个主要因素,并建构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相关性判断模型。研究表明: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相关性判据与个体查寻与检索的相关性判据大致相似,群体交流是两者间的最大差异,语境对形成群体共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