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在此背景下,公民的网络道德建设也有了新的要求。网络道德建设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网络道德建设在新时代网络强国的建设中占据首要位置。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公民和网络道德建设的含义及新时代公民网络道德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公民网络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而分析出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开展公民的网络社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生成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一种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网络虚拟交往易导致个体道德观念弱化和价值取向紊乱,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网络主体道德观念异化导致其网络行为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网络道德评价标准多重和网络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导致网络非道德主义泛滥。网络主体道德理性丧失导致主体道德人格缺失。培养和谐网络文化场域建设力量,发挥制度的秩序整合与建构的双重效能,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拓展教育渠道,创建优秀红色网站、博客和BBS等和谐网络文化辐射载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健全完善网络伦理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技术研发,有效净化网络信息,加大网络审查和监管力度,营造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3.
于希 《现代视听》2012,(3):22-28
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道德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发展各阶段的道德状况,希望促成人们建立对"网络道德"流变过程的认识,以便人们更好的净化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由表层参与到深层参与,由网络暴力到网络关怀的分析,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所以,我们要把握"网络道德流变"带来的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促使网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人肉搜索"的发起,源于网民对道德的捍卫、对真相的追求。但目前在互联网上它更多的演变为一种非理性"惩恶"式的网络暴力,引发全社会的忧虑和争议。如何规避网络"人肉搜索"向网络暴力的演变,除了加强法律监管,更重要是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发挥网络自我净化功能,同时用权变思维发挥"人肉搜索"商业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5.
网络伦理存在着诸多困惑,主要表现为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信息共享与产权保障以及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之间的矛盾。网络伦理构建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认识水平,加强网络道德的心理调适,其次要树立尊重隐私的道德意识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规范,再次要健全网络伦理道德的维护和监管机制,最后还要做好网络立法和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6.
邹定杰 《大观周刊》2011,(37):11-12
网络恶搞火爆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在冷静思考、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完善网络监管体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网络伦理规范体系,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目前网络传播中出现了较为鲜明的后现代伦理特征:道德主体的虚拟化和道德语境的虚无感、道德中心的离散和道德权威的消解、道德祛魅的极化和道德界限的模糊以及道德行为的非理性化等,从而导致网络社会出现大量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在对网络传播中后现代伦理特征的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应确立网络道德的实在性,以话语共识协商法建构道德新范式,并树立网络生态伦理观,以责任伦理规避网络伦理中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8.
从电子阅览室管理入手。分析网络社会所带来的道德失范及其产生原因。指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对上网读者在网络道德培养及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网络信息活动的道德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红 《图书馆论坛》2006,26(3):22-24,80
初步探讨了网络信息活动道德调控的内容,信息道德与信息法、信息技术的不同的调控作用,以及如何加强网络信息道德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淘宝网为例,分析了"CtoC"电子商务环境中出现的网店信息失实、恶性竞争抬头、个人信息泄露等道德失范行为,并从法律建设、道德建设以及经济利益等角度分析了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网络道德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商务主体道德自律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刘勋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6):56-58,80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三大支柱之一、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将网络道德纳入大学生道德建设的范畴,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作用,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2.
蒋宁 《东南传播》2020,(8):113-115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融合度在不断增强,伴随5G时代到来,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网络交往过程中道德问题频发,加大了网络空间治理的难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来看,这些问题是人在进行生产与交往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处理人在网络中的三个方面关系,即人与网络空间的关系、与自身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将成为网络交往活动主要的道德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伦理与网络空间的营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空间遭到高科技产物的“垃圾”、“病毒”等污染,出现“网络生态危机”的现状,阐述了网络伦理的概念、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计算机伦理学的研究热点及其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网络社会计算机伦理学的五个研究热点,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关网络道德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与道德:建构网络伦理的双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新年过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部门着手部署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拉开优化网络发展的序幕。针对网络社会的特性及其滋生的道德伦理等一系列新问题,加强网络治理极有意义。相应地,加强网络文化的基础性建设,改进技术,涵养德性,建构网络伦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普及带来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形成了强烈冲击,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从网络管理体制和网络道德、政教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网络道德的缺失、网络立法的滞后、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的缺席,以及大学生认知意识与观念的淡薄,是造成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缺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应完善网络立法与网络道德建设,高校应更新培育观念与方法,大学生应主动学习网络运用,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06,(5):79-80
中国互联网协会4月12日号召全国2600多家会员单位以及其他互联网从业者行动起来,抵制不文明网络行为,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同时号召广大网民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增强网络道德意识。中国互联网协会认为,互联网从业者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从点滴做起,一致行动。从维护国家和全行业整体利益的高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准则,推动互联网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网络明星层出不穷的时代。在市场经济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情况下,人们的一切活动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很多网络明星通过放弃道德底线而成名,他们的所得大于付出,因而有人不断力图通过冲破社会的道德底线走红。这种情况对社会运行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为了减少通过放弃道德底线成名的现象,政府、相关行业、受众应该明确各自承担的社会责任,共同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0.
邹依航 《今传媒》2021,29(4):154-156
网络作为第四大媒体,以其实时性和广泛传播性成为当下社会人群信息获取和交流的最主要途径,其在社会领域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随着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界限的不断模糊,加之虚拟性的加持,越来越多的现实社会问题逐渐渗透入网络社会,对公民道德评价标准产生影响,道德绑架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网络生态中的道德绑架及其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如何规避网络生态中的道德绑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