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机反应种类繁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规律性较强,但同一反应规律中又出现很多特例,现归纳如下:1.一般地,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但有很多例外,如:2HI 2FeCl_3=2FeCl_2 2HCl I2↓H_2S 2FeCl_3=2FeCl_2 2HCl S↓2HCl Na_2S_2O_3=2NaCl S↓ SO_2↑ H_2OFeS_2 2H_2SO_4(浓)=FeSO_4 2H_2O SO_2↑ 2S↓  相似文献   

2.
1 碘化氢的还原性 (1)反应原理: KI H_2SO_4(浓)=NaHSO_4 HI↑ 8HI↑ H_2SO_4(浓)=H_2S↑ 4H_2O I_2反应条件:微热。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实验现象是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呈现黑褐色并有金属光泽。反应式:  相似文献   

3.
在不少书刊中,“↑”符号大有滥用之势,给教学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符号的含义认识不统一造成的。本文就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中的几个方程式的写法,谈谈“↑”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1)Na_2SO_3+H_2SO_4 =Na_2SO_4+H_2O+SO_2↑(P56) 高温 (2)4FeS_2+11O_2=2Fe_2O_3+8SO_2 (P58) (3)FeS+2HCl=FeCl_2+H_2S↑(P54) △ (4)S+H2=H_2S(P53) 方程式(1)和(2)中,都有SO_2气体生成,为什么前者SO_2后标有“↑”符号,而后者却没有呢?我认为,方程式(1)中,SO_2气体逸出  相似文献   

4.
四、酸(H~ )的性质1.酸与碱的反应HBr KOH=KBr十H_2O;H_2SO_4 Cu(OH)_2=CuSO_4 2H_2O;3HCl Al(OH)_3=AlCl_3 3H_2O;H_2CO_3 2KOH=K_2CO_3 2H_2O;H_2S 2NaOH=Na_2S 2H_2O;H_2S NaOH=NaHS H_2O;H_2CO_3 NH_3·H_2O=NH_4HCO_3 H_2O;〔注释〕酸 碱→盐 水。学生往往根据这个  相似文献   

5.
本文精选了非金属部分的几个演示实验加以介绍,以供大家在学习时借鉴和参考。一、实验室制取溴化氢和碘化氢原理:利用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其方程式如下:H_3PO_4+NaBr=NaH_2PO_4+HBr↑H_3PO4+NaI=N_3H_2PO_4+HI↑请注意,这里用的高沸点酸H_3PO4是非氧化性酸,切不能用氧化性酸,如浓H_2SO_4。因为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当它与溴化钠或碘化钠反应时,能将其氧化,而得不到相应的溴化氢和碘化氢。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6.
硫与硝酸的反应比较复杂,许多教材与手册都将主要氧化产物写成H_2SO_4,其反应的方程式为:S 6HNO_3(浓)(?)H_2SO_4 NO_2↑ 2H_2OS 2HNO_3(稀)(?)H_2SO_4 2NO↑  相似文献   

7.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自然科学》第四册及人教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中都提到了灭火器原理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化学反应方程式: 酸碱灭火器: Na_2CO_3 2HCl=2NaCl CO_2↑ H_2O或Na_2CO_3 H_2SO_4=Na_2SO_4 CO_2↑ H_2O  相似文献   

8.
一、要明确反应原理 实验室一般用金属与稀酸反应来制得氢气。金属常用锌,酸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_2+H_2↑ Zn+H_2SO_4=ZnSO_4+H_2↑二、要选择正确的反应装置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制备原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验室里用MnO_2和浓HCI制取CI_2,反应方程式如下:4HCl MnO_2(△==)MnCl_2 2H_2O Cl_2↑拓展:(1)用氧化剂氧化浓盐酸:2NaCl 3H_2SO_4 MnO_2(△==)2NaHSO_4 MnSO_4 2H_2O Cl_2↑16HCl 2KMnO_4==2KCl MnCl_2 8H_2O 5Cl_2↑6HCl KClO_3==KCl 3H_2O 3Cl_2↑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化学计算题中有一类随反应物量的不同而影响产物类别的题型,如H_2S O_2→,CO_2 NaOH→,H_3PO_4 NaOH→,Al~(3 ) OH~-→等,它们的特点相似,可运用一种通解来进行分析。下面以实例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例1.20℃时,将40毫升H_2S和50毫升O_2混合后点燃,反应后气体体积有多大(设温度和压强不变)? 分析:由于n_(H_2s):n(o_2)=4:5,可知产物既有SO_2又有S,且反应物无剩余。据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关系比并配平可得总反应式: 4H_2S 5O_2=S↓ 3SO_2 4H_2O  相似文献   

11.
硝酸是一种氧化性酸,其氧化能力与自身浓度有密切的关系,与同一金属反应时,酸愈稀,则被还原的程度愈大,一般地说,浓硝酸总是被还原为 NO_2,稀硝酸通常被还原为 NO 和氧化态为 2价以下的产物。Cu 4HNO_3(浓)=Cu(NO_3)2 2NO_2↑ 2H_2O3Cu 8HNO_3(稀)=3Cu(NO_3)_2 2NO↑ 4H_2O然而,在中学教学中,学生对“浓硝酸被还原的程度小,而稀硝酸被还原的程度大”往往很难理解,并且容易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而不能用硫酸,这是因为产物中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反应所生成的硫酸钙会包裹在固体石灰石的表面,使反应逐渐终止.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aCO_3 H_2SO_4=CaSO_4 H_2O CO_2↑……①  相似文献   

13.
一、若干实验事实回顾初中化学讲"酸的化学性质"时,将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观察反应所发生的现象。Fe_2O_3 6HCl=2FeCl_3 3H_2OFe_2O_3 3H_2SO_4=Fe_2(SO_4)_3 3H_2O高中化学讲元素周期律和 Al_2O_3性质时,曾讲过  相似文献   

14.
问题1.浓H_2SO_4与SO_2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能,则S0_2中+4价的S将升价至+6价,而H_2SO_4中+6价的S将降价成+4价。显然,这种你变成我,我变成你的交换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问题2.将KMnO_4+H_2S+H_2SO_4—→K_2SO_4+MnSO_4+S+H_2O配平成8KMnO_4+11H_2S+9H_2SO_4=4K_2SO_4+8MnSO_4+8S+20H_2O对不对。 这个方程的配平,是基于这样的假设:KMnO_4中+7价Mn被还原至+2价,H_2S中-2价S被氧化至+6价,H_2SO_4中+6价S被还原至0价。撇开Mn的变价不论,就看H_2S与H_2SO_4之间的氧化-还原关系。这就形成了低价S变成+6价,而+6价S本身又变成  相似文献   

15.
按金属活动顺序表,Na与CuSO_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析出单质铜。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按下列进行反应: 2Na+2H_2O=2NaOH+H_2↑ 2NaOH+CuSO_4=Cu(OH)_2↓+Na_2SO_4对此现象的解释,把听到的和资料上看到的归纳为三种: “水的浓度比CuSO_4大;” “钠跟水的接触面大;” “在水溶液中的Cu~(2+)离子已形成蓝色的水合络离子[Cu(H_2O)_6]~(2+),是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如右图)。CU~(2+)离子居中心,隐蔽性大,较稳定,金属  相似文献   

16.
分析诸多同学离子方程式写错的原因,大致归纳有如下几种。 一、考虑问题欠全面、完整。 Ba(OH)_2和H_2SO_4的反应写成Ba~(2+)+SO_4~(2-)=BaSO_4↓或H~++OH~-=H_2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SO_4~(2-)=BaSO_4↓+2H_2O  相似文献   

17.
少数学生常把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写成: 2Na+CuSO_4=Na_2SO_4+CU一些教师按照教学参考资料、复习资料纠正学生这个错误时,往往用另外两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2Na+2H_2O=2NaOH+H_2↑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对化学总复习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下面具体地谈谈几个应重视的问题。一、依据大纲,指导方法要以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现行课本以及天津市教研室制定的“关于初三化学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重视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要指导学生怎样抓学习规律。例如,以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及其发生的条件为例,在总复习时可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规律: 例: 1.CaCO_3 2HCl=CaCl_2 H_2O CO_2↑ 2.Cu(OH)_2 2HCl=CuCl_2 2H_2O 3.CuSO_4 2NaOH=Cu(OH)_2↓ Na_2SO_4 4.AgNO_3 NaCl=AgCl↓ NaNO_3 在复习时,为了掌握复分解反应,不但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记住复分解反应规律和  相似文献   

19.
一道化学题     
化学习题将A mol KCLO_3,加热发生部分分解,分解率为a,在所得固体物质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KCLO_3 5KCL 3H_2SO_4 =3CL_2↑ 3K_2SO_4 3H_2O 两步反应生成的O_2和CL_2共B mol (1)计算当氯元素全部转化为CL_2时的a、B值。 (2)讨论a在不同范围內的B值,并确定上述反应B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碱性氧化物能跟可溶性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uO 2HCl=CuCl_2 H_2O),酸性氧化物能跟可溶性碱起反应生成盐(含氧酸盐)和水(如:SO_3 2KOH=K_2SO_4 H_2O)。那么,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能否跟盐反应呢?可能有不少同学认为:金属能跟可溶性盐(盐中金属活动性弱于所用金属)起反应,一般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那么,氧化物也应该能跟可溶性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氧化物,于是,在作业或试卷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类错误的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