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媒介迭代背景之下,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开拓中医药文化视觉传播的路径与策略。【方法】选择新浪微博平台作为数据来源,通过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定量研究,以数据客观地展示社交媒体上中医药文化视觉传播的现状并提出未来传播策略。【结果】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交媒体上中医药文化视觉传播有了更广的范畴,但是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新的研究视角。从微观层面进行探讨,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的建设。【结论】想要提升中医药文化视觉传播的效果,需要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视觉元素,把视觉元素提炼出来与艺术结合,最终呈现出大众可以接受的视觉传播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的创新路径。【方法】明确县级融媒体中心内容的独特意义,以南京市浦口区融媒体中心为例,分析县级融媒体中心内容生产方面内容生产创新模式与现实困境,针对困境提出相应的创新路径。【结果】南京市浦口区融媒体中心目前存在,原创性不足,新闻报道程式化;互动性不足,难以吸引基层群众。【结论】南京市浦口区融媒体中心的创新要从深耕群众需求、实行项目制、差异化呈现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如何运用智能化技术,打造智能化编辑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方法】总结人民日报社AI智能编辑部的探索经验。【结果】【结论】人民日报社AI编辑部集全媒体AI编辑制作、内容辅助审核、低代码开发、智能化中台、端侧智能等特色能力于一身,持续推进AI、AIGC、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创新应用,多元化助力全媒体宣传报道提质增效,渐进式构建全媒体新闻生产新生态。为媒体同行提供新兴技术助力全媒体新闻生产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技术引领业务发展。【方法】新华社大数据中心应用预训练大模型和向量数据库等人工智能技术,整合文本、图片、声音、图像等数据形式,推出了语义搜索、图片检索、人像检索、声音和视频检索等服务,建成统一数据库系统。【结果】【结论】该系统解决了采编业务痛点,辅助内容生产,推动了新闻内容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了从单纯的稿件管理到内容产品服务的升级跨越。  相似文献   

5.
【目的】数据新闻是“内容+技术+灵感+美学”的高度统一,研究数据新闻及其发展脉络,深度挖掘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战略价值,对媒体融合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媒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数据新闻的定义、发展、特征、优势、风险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入手,从数据新闻的角度探讨新闻的未来。【结果】旨在梳理和分析数字新闻未来的进阶之路。【结论】在媒体深度融合的下半场,媒体更要充分重视数据价值,充分发挥数据赋能实体经济的引擎作用,积极利用算据、算力、算法,助推新闻生产供给侧改革,同时,还要做好媒体自身软实力建设,加强数据新闻人才建设和协同创新等。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8,(3):26-31
数据新闻是未来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形式,用户日益习惯透过视觉形象来获取新闻信息,加之信息过载、数据间的关系复杂、显示终端的变化、美学以及视觉情感的侵入等新的传播特征和传播理念带来新的挑战,这样就对数据新闻可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数据新闻案例,探讨如何运用减法设计策略,实现数据新闻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平衡,文章总结了三点设计方法论,分别是:运用扁平化形式做减法设计、运用对比与统一色彩形式做减法设计、运用网格版面空间形式做减法设计,通过总结以期对数据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目标】希望通过研究报道技术在数字时代的融合以及对新闻传播成效的影响,剖析新闻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应用技术达到提高信息传达质量与效率的目标。【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案例深度分析、对比数据等方法,深度研究数字科技(如大数据、AI、VR等)如何在新闻提供中得以应用,并详细讨论这些科技是如何影响新闻内容创作、处理、发布和接受等过程的。【结果】研究发现,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也增强了新闻传播效率与受众参与感。然而技术的应用同时提高了新闻的质量,也引起了关于信息的准确性和新闻伦理的热烈讨论。【结论】数字科技的融合明显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也对新闻业提出了挑战。未来,新闻行业需要更注重科技应用与新闻伦理,以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乡村纪录片在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方法】综合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结果】显示目前乡村纪录片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在传播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论】乡村纪录片应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有品质的乡村题材纪录片;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传播,吸引受众群体;结合先进科技,呈现乡村最美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7,(5):9-15
数据新闻创造性地将"视觉框架"与现实认知结合起来,由此引出"视觉框架分析"这一理论命题。在我国数据新闻的环境议题报道中,数据修辞、关系修辞和时空修辞是视觉框架产生的本质。视觉修辞再造的数据关系想象可以对某一议题在视觉意义上进行"标出"式的凸显或贬斥,被建构为"数据他者"。这一过程始于数据维度,借由视觉修辞实践完成。当数据成为脱离社会语境、忽略人文关怀的自我演说主体时,其可视化实践就此承载了一定的主观意志。  相似文献   

10.
王慧敏 《中国传媒科技》2023,(11):119-122+131
【目的】探索智媒背景下,主流媒体发展数据新闻的重要意义、实践进路与风险防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结果】主流媒体发展数据新闻,一是要掌握数据主动权,警惕新闻泄密;二是要祛除数据客观性迷思,警惕新闻异化;三是要辩证看待可视化,防止新闻故事虚化。在数据新闻的发展与提升上,一是应以新闻的建设性为基础,涵养新闻的服务功能;二是应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核心,强化记者的职业素养;三是应以新闻的视频化为方向,聚焦消费的场景化。【结论】发展数据新闻对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具有重要意义,主流媒体要坚守好数据新闻作为新闻的根本要义,坚守主流价值观;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数据新闻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革新,推动数据新闻更好地服务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张超 《编辑之友》2021,(9):75-79
在图像转向中,语图关系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语言没有零度,图像同样如此.作为视觉文本的数据可视化,语图关系如何可视是深刻理解语图话语协作生产的窗口.文章分析了数据可视化中的四种语图关系:语言统摄、图像统摄、语图互补、语图协商,认为图像转向是一种修辞,语言和图像是共生关系.无论是哪种语图关系,其应用标准都应服从整个数据新闻文本表征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对科技期刊出版业态带来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趋势分析和案例论证的方法,对人工智能技术语态下科技期刊传统出版的内容生产、传播生态和价值逻辑进行再剖析和审视。【结果】认为未来的出版业态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定制化、场景化,具体体现为算法化选题策划、自动化内容创作、智能化文稿处理、个性化发行传播、场景化阅读体验、社群化学术交流;介绍了人工智能应用存在的一些现实瓶颈和困扰,如算法歧视、数据不足和“信息茧房”等,提出了如平衡人机关系、重塑编辑价值的人工智能风险挑战的适应性治理思路。【结论】人工智能对科技出版生态的形塑和再造是全链条、多视角的,需要主动拥抱、积极融入,但也要审慎对待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挑战并加强规约治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融媒体媒介生态下,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对传统媒体形成冲击的同时也引发了媒介融合趋势,对传统传播语境下主持人的身份存在造成影响,引发了播音主持人的角色困境问题。【方法】本文将从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主持人要求以及受众需求的对比中,探究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角色困境,进而立足于融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来对主持人的转型策略进行探究。【结果】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可以通过提升播音主持功底、掌握跨平台主持能力以及塑造亲民形象的策略来让自己在融媒体传播生态下保持竞争力。【结论】主持人的角色转型问题,能够通过掌握跨平台工作技能以及打造个人IP形象等途径来实现能力升级,进而突破困境,保持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修辞学和叙事学具有内在的关联结构和通约逻辑。有别于经典叙事所擅长的语言修辞模式,数字叙事客观上呼唤“数字修辞”这一全新的修辞理念。所谓数字修辞,意为面向数字文本的一种修辞观念、形式与实践。融合新闻叙事的数字修辞原理,可以从修辞本质、修辞语法、修辞情景和修辞效果这四个维度加以综合分析。在修辞本质方面,融合新闻超越了传统的修辞劝服模式,越来越多地转向界面引导,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义生成方式——引导式生成,即在用户的参与中实现某种“共享”的意义生产。在修辞语法方面,融合新闻通过语义规则维度的程序设定、文本结构维度的时空操控、意义路径维度的情节决策,重构了一种基于互动的叙事语法。在修辞情景方面,融合新闻的情景修辞主要体现为对故事情景的创设,对新闻现场的模拟,以及对混合情景的再造,从而在情景维度上重构了文本语义感知的元语言系统。在修辞效果方面,融合新闻沿着文本故事和体验场景两个维度,拓展了新闻叙事的情感向度,构建了一种基于情感认同的现实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给新闻传媒领域带来的变革和创新力量。【方法】分析新闻内容生成模式的变迁和AIGC爆发的原因及AIGC的实际应用。【结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AIGC在新闻传媒领域的发展,AIGC给新闻传媒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力量。【结论】传统媒体需要勇于创新,以更开放、积极的态度去拥抱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微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生产流程,使传统媒体在新闻获取、传播形式等方面做出调整。2012年,我国传统媒体陆续开通官方微博,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本文主要从微博新闻的现状、优势与困境、创新发展,以及未来思考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传统媒体微博新闻未来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获取信息,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5G时代,寻求新的媒体报道方式,是媒体人的新课题。【方法】文章以5G时代融媒体报道直播化趋势为研究对象,剖析融媒体直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直播技术的发展为融媒体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在报道的技术、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增强直播化的信息共享,提升体验度和互动性,有助于增强网络用户黏性,助力融媒体的发展。【结论】融媒体报道直播化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各媒体开展适应性创新,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构建新型的融新闻模式,这样才能适应大众传媒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自媒体短视频内容升级的可行性策略,以期达到提高短视频的播放量和增强自媒体竞争力的效果。【方法】通过市场调研和统计分析,现阶段自媒体短视频的主要类型有新闻资讯类、娱乐搞笑类、生活记录类等。【结果】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自媒体短视频类型多样,但是在内容上存在同质化问题,进行自媒体短视频内容升级存在必要性和紧迫性。【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从打造优质自媒体团队、提高短视频制作水平、推行“短视频+电商”和“短视频+文旅”等跨界合作模式等方面,总结了短视频内容升级的具体方法,保证了自媒体能够稳定输出优质作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探讨人类与信息的关系,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推动着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生态形成。在新闻人才培养中,需要思考技术的边界,以及面对技术革命浪潮时如何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方法】文章旨在结合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最新应用,梳理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脉络,思考ChatGPT对新闻从业者带来的挑战。【结果】ChatGPT在新闻采集、新闻生产、新闻传播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表现在高效获取信息,提供新闻写作灵感来源,助推知识生产与传播等多方面。与此同时,ChatGPT在新闻业中应用的潜在问题包括虚假新闻、内容生成“全面”却不“深入”、数据内容的风险与偏见等。【结论】新闻业人才培养的应对性改变可以基于更加强调“融通”育人思想、更加注重细分领域专业素质培养、加强人机协作能力培养等,坚持“以人为本”的逻辑与发展方向,以确保新闻业人才培养能够适应这一变革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周强 《中国传媒科技》2023,(10):130-133
【目的】教育类期刊的融合发展转型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期刊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旨在探究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路径。【方法】基于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的必要性和困境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中国教师》为例,探索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路径,以适应融合出版纵深发展的新变革。【结果】从内容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技术融合创新、人才融合创新四个方面推进转型,教育类期刊以适应时代变化,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结论】教育类期刊的融合发展转型需要坚持专业化和数字化的统一,坚持“内容为王”这一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拓展办刊方式,提升出版和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