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追溯各个不同"说剑"掌故为主线,勾勒出"说"字所取意思的多样化。其中,即有"游说"、"评说"、"论说"之"说"等。大致以北宋后期为分界,之前较多间接借用典故作"游说",之后较多直接叙事作"论说"。而在各断代中,南宋是使用"说剑"以表达"论剑"词义频率最高的时期。由"剑"的"游说"到"剑"的"论说"这种字词涵义潜移默化的蜕变,显示着人们自春秋以来由社会变化而带来的深刻心理变化:在理想"秩序"日益不可能实现的中古时代,所崇尚的更是与"剑"关连的"武备"而非"文治"。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4,(4):33-36
按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的精神,任何选题均非论文写作之禁忌。然而,在现实中,因"口号"及"意义"之先天不足,以其开题往往徒增论文写作难度。以"体育强国"、"新农村体育"、"体育生活化"、"快乐体育"等"口号"开题,因"口号"本身"可能逻辑瑕疵"、"观点先于论证"、"论题空大"、"观点自明"、"广为传播"等特点,导致"伪题真做,必无结果"、"大题小做,泛泛空谈"、"因素繁多,难于论证"、"人云亦云,创新乏力"等写作困境。以"意义"或"价值"开题,则预设体育"意义"或"价值"之隐晦,以致于非得以论文的形式反复论证,但事实上,体育之"意义"或"价值"人尽皆知,若写作者无思想之天分,论证其"意义"往往并无意义,论证其"价值"反而缺乏价值。在论文选题中,最应避免的情况是同时出现"口号"与"意义",这将造就一份宣传材料,而非一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3.
房蒙蒙  任杰  陈聪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05-105,107
学生核心素养之一的"关键能力"培养,从不同视角,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与解释。站在人发展的角度看,不同年龄和阶段,有不同的"关键能力";站在技术的角度分析,有多种的"关键能力"节点;站在运动与教学角度观察,"关键能力"是"共性"与"规律"。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形式,只是"工具箱"。"伴生型"则是精心设计、制作的关键能力培养的特制工具。技术、技能、技巧、方法、器材、教师、学生等不同视角的"伴生型"教学组合单元,通过"点"梳理,获取"面"突破。通过"规律""共性"等"线"的掌握,获得"体"构建。伴生单元是"关键能力"达成的优选路径。  相似文献   

4.
相较于现代搏击的"擂台文化"而言,当代传统武术所推求的"比试文化"是其"打"之存在的应然表达。以传统武术"打"的技术行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采用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进行比较,来解译传统武术为何"不能打"的现实关切,并阐发何为传统武术之"打"的实然表达。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练"和"战"的二元分离,是其"打"之能力式微的关键所在;传统武术"比试文化"和"擂台文化"的二元对立,将其与现代搏击放置在"二律背反"之中;对传统武术"能打"和"不能打"的二元认知,是我们理性看待传统武术"能打与否"的"第三只眼"。  相似文献   

5.
    
《收藏》2020,(2)
正临济宗有所谓"四料简",即引人悟道的四种方法。"引"的方法,称之为"夺"。面对不同的修为状况,有"夺",有"不夺";有"夺人",也有"夺境"。这不大好理解,史上学禅者,面对临济宗"四料简",也常如堕云雾。但"夺"字既特别,又很有趣,一旦"夺"下去了,禅境豁然而生。像"日照寒光淡,山摇翠色新",这动人心魄的领悟,却同"眼中尘"般,需一把"夺"去,真真干脆利落,痛快淋漓。  相似文献   

6.
淮安不但是伟人周恩来的故乡,还是历史文化名镇及著名的美食之城。淮安美食很多,最出名的是"软兜长鱼"。长鱼席中的"隐私长鱼"、"二龙戏珠"、"煨脐门"、"炝虎尾"、"生炒蝴蝶片"、"大烧马鞍桥"也是淮安的名菜。1949年,开国领袖毛泽东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国宴上所用菜肴,以南北人士都能接受的"恩来家乡的淮扬菜"为主。淮菜代表作"软兜长鱼"有幸率先登台,被誉为"共和国第一菜"。  相似文献   

7.
道一居士 《武当》2013,(5):56-56
"天人合一"是一个难于表达确切含义的古老词汇。查阅多种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均未见收入有该辞条。单一"天"字也无解,只是与其它字组合后才有释义。如天空、天才等等。一般常人认为,只要人类的活动符合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即"人道"合于"天道",就是"天人合一"。而实际修道者则认为,人的身、心能够与"道"的"无极化场"相融合(得道),才是"道人合一"。修道者所求的是"得道",而不是"得天"。故改称为"道人合一"更为恰当。"道"与"天"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天"有形,是天体(万物)生、存、衰、亡无限循环演化之处所;"道"无形,它是推动天体(万物)演化的本源、本质和动力。"道"乃"天"之母。"天"为末(万物演化之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4,(5):77-79
足球是高技术项目。搞足球首要在于提高技术。技术成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足球技术有"消能"、"藏势"、"跑位和奔跑"等等,不能只着眼于"大脚踢球"。足球技术是"非形示性"的,递阶教学作用有限,主要靠"内生性技术发展路线",从"比赛性"实践中训练出来。"内生性"机制在幼儿阶段特别突出;年龄大以后,该机制会消减、退步。高技术靠"深加工",需要"岁月积累"。"岁月积累"在大龄方向上有极限;在溯幼方向上、历史上留有被闲置的"大片沃土"。无论从"内生性"、还是从"深加工"来看,低龄期训练的合理开发,是搞足球的第一个环节、前提性基础、世界水平竞争的关键性起点。  相似文献   

9.
"武术短兵"要有"中国元素""中国方案",这样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的武术短兵运动。当下在"武术短兵"名号下有"三"模式,即"近代短兵""连击短兵""现代短兵",显然这不利于"武术短兵"的统一化。要实现"武术短兵"的规范化、标准化,唯有把"三"变"一"。究竟哪种能作为"武术短兵"的主打运动模式,就要对"三者"分别给以分析研究。本文就"近代短兵"给以重点分析,看其能否成为"武术短兵"的主打模式。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休闲哲学与体育休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休闲概念再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儒家休闲哲学中"乐"的丰富思想内涵,指出儒家休闲哲学视野下构建体育休闲观的主要特征。"仁乐"中的"仁"是儒家的最高政治理念,而"乐"则要符合这一政治理念的要求。体育休闲应当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建设,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最大的"仁"发挥积极作用。"道乐",即"中庸之乐"的思想为现代体育休闲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体育休闲应当坚持"乐而不流"、"乐而有度"的价值取向。"善乐"是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乐"。体育休闲在"善与恶"、"美与丑"、"圣与俗"、"真与假"等价值体系中只有选择正价值,排除负价值,才能实现体育休闲的真正价值。"自乐"是儒家"乐"的最高层次,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享受和主客体相融的审美体验。体育休闲中,人们应当抛弃各种私心杂念,排除各种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休闲行为之中,达到人与运动融为一体的最佳状态,从而获得休闲,增进健康,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1.
"刚-柔"是教育的基本维度,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刚柔并济"。"刚性教育"是一种尚武、制欲、以社为本的教育模式,而"柔性教育"是一种重文、顺欲、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被作为一对理想类型使用,实际的教育模式总是复合的。教育模式成效的好坏并不仅取决于"刚性教育"或"柔性教育"的自身特质,还要看教育子系统与社会大环境的耦合情况。教育柔性化并不单指从"刚性教育"向"柔性教育"的倾斜,更强调教育在"柔性"文化主导的时代采取顺应和迎合"柔性教育"模式(而不是采取"刚性教育"模式进行引领或救治)的过程。教育柔性化表现在教育价值"消费化"、教育环境"温室化"、教育手段"轻快化"和教师职业"女性化"等各个方面,这些变异都会对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五一"长假过后,邮市"热度"渐渐有些降温,于是,很多人对"邮市会不会歇夏"的问题一直在激烈地争论着。甚而有些人对"股市救邮市"的观点深信不疑,为了邮市行情能"超越97"而使自己赚得"盆满钵溢",竟开始对股资入市充满了期待,并大有"急不可耐"、"迫不及待"之心和"翘首以盼"之情。"箭在弦上,就等股市崩盘"应该是上述心态的一个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扶贫思想可为我国诸多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也不例外。借助文献史料,通过制度分析、逻辑推理,对习近平扶贫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习近平扶贫思想深刻阐释了扶贫需要"内立与外帮"、"输血与造血"、"绝对与相对"、"动员与协同"结合的科学内涵,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体系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习近平扶贫思想,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体系存在着外部"帮扶"难以带动学生"内立"发展,学校"输血"与学生"造血"存在脱节,体质健康的"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存在失衡,政府的"动员"与社会和家庭的"协同"效果不佳等问题,有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深化发展。为使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如期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要求,提出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体系中"内立"、"造血"、"相对评价"、"动员"、"协同"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独特慈善现象"代言人的姿态横空出现的陈光标,在巨大争议中坚持"不走寻常路"——他高调、张扬,以最特别的方式刺激着人们的眼球。被指"作秀"时,他回答得理直气壮:希望有成百上千个"陈光标"站出来,像他一样拿真金白银"作秀"。从被评上"中国首善"到被指"高调"慈善,从"高调"宣布"裸捐",从"裸捐"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解释了"马拉松热"现象之根源,剖析"马拉松热"备受青少年学生追捧之缘由。研究显示:"马拉松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符号象征意义。"享受快乐"、"释放压力"、"强健体魄"、"助力成长"是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马拉松运动的主要原因。影响与促进:倡导"体育生活化"的体育理念;践行"寓教于乐"的体育教育;培养"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体育精神;展现"青春活力"的健康形象。  相似文献   

16.
李康  覃立 《体育学刊》2011,18(3):83-86
分析"学"与"术"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学"与"术"既不能浑然不清,也不能截然分离,而应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认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面临"学"与"术"的问题可概括为如何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理论学习与专项训练的关系。通过资料分析,认为当下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崇术轻学"的倾向而非"技能不足"。还从"大学是什么"的角度反思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与"术"的误区,认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理应着重科研能力的提高,而不是过于看重各种现实利益。  相似文献   

17.
商周时期,祭祀择士之射,经周公"制礼作乐"后,成为礼仪之射。射箭被创造性地赋予"竞技修德"的文化意味。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将外在社会秩序"礼",内化为君子之"德"。射礼竞赛以其"以德引争"的特点,成为君子"习礼修德"的教育手段。秦统一六国后,社会秩序由专制集权所控制,射箭转向娱乐,留存于民间"百戏"之中。先秦儒家的社会秩序关怀,左右着射箭竞赛的历史浮沉,并赋予其"射以观德"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个体层面,射箭竞赛成为"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道德修炼;在社会层面,射箭竞赛以"其争也君子"服务于有序和谐社会的哲学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18.
以"90后"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个性品质"为立足点,以"环境嬗变"为切入点,以"教育回归"为归宿点,通过对"90后"优秀运动员"个性嬗变"的成因分析及成长"外部环境"的据实考证,得出"体育"回归"教育"将是重塑"90后"优秀运动员个性品质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无极"本是上古先民对于宇宙大化流行的高度概括,"无极"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既是万物的终极归宿,又是万化的初始发端。"无极"是太极的"心",太极是"无极"的"意","无极"内含"无限循环"的往复,"无中生有"的生机,是万物的玄机点,爆发点,归宿点。  相似文献   

20.
在近两千年的象棋历史长河里,中国棋坛上、名手辈出,人才济济。他们中有的是"神童",靠聪明才智取得了优异成绩而留名后世;有的是"神算",凭借超群的记忆力,成为一代名家。可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出了个"弈道冠群伦,北战南征擎将旗,车飞马跃炮如神"的象棋国手,他的出现使"神童"、"神算"俱黯然失色,他就是杨璘官。 童年,杨官璘被誉为"乡下棋王";在大陆,杨官璘是20世纪50年代的棋王;在港澳,杨官璘被誉为"圣手";在欧美,杨官璘被称为"中国象棋艺术的贝多芬";在东南亚,"杨官璘"则是象棋高手的象征,泰国有"泰国的杨官璘",菲律宾有"菲律宾的杨官璘"。总之,谁的棋下得好,谁就是"杨官璘"。另外,还有"混世魔王"、"魔叔"、"象棋魔术师"、"棋坛巨匠"、"弈林泰斗"、"棋坛宗师"、"棋坛元戎"等各种称谓,真是数不胜数。人们还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面:两个棋手对弈,一方苦思破解之术,而另一方则会洋洋自得地说:"这盘棋你输定了,就是把杨官璘请来,也无法挽回败局。"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杨官璘在广大象棋爱好者心中的威望。那么有谁知道在这茫茫棋海里,他所走的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