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无论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外来因素多而自己东西少的现状。而要想实现中华民族教育的伟大复兴,我们就必须寻找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基于此,作者从儒家文化视角出发,汲取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人文观”、“中庸思想”等文化精髓,从中观层次来指导并构建中华民族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理论体系,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人文体育的发展及其在体育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学校都没有把体育健康教育摆在正确的位置,在实施的过程中忽略了“人文精神”在体育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方面还存在较为模糊的认识。本文试从文化哲学和社会心理的角度运用人文观来对体育与健康总体做出分析,以期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探讨在学校体育中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对于培养跨世纪综合人才的重要作用,希望能为体育健康教育的正确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从体育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近代体育引入我国的历程,发现在我们体育的发展中,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的体育生物观,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回顾近代体育的确立历程,发现近代意义的体育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对于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为终极目标。人文观是体育自诞生之日起的核心价值观。近代意义的体育的确立的过程就是体育人文观确立的过程。我们应该实现从体育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概念体育”的提出、沿革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意义进行了阐析,并从课程改革需求的角度解读“概念体育”的实质与内涵。研究认为,借鉴美国“概念体育”教学理论的经验,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角色进行调整,坚持运动实践和活动教育,但重点转向“运动的人本价值”而非运动技能本身,使学生明了“运动对人和人的生存与生活如同氧气一样不可或缺”,努力实现体育课程与科学的高度融合,构建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使学校体育价值长远有效,才能使学校体育教育迈上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论述了“学校体育教育”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现状,确立了今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模式,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观。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工作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是对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对此,提出了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化”的概念;提出了学位体育工作中的一些“不健康”现象;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化”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智主义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经过选择、改造和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深刻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成为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思想动力。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将会发展完善为“一元指导、多元并存”的体育思想体系,并共同作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桂铃 《体育学刊》2004,11(6):75-77
“健康第一”的观点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而每个时期又都赋予了“健康第一”以不同的新的内涵。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健康第一”应是一种教育观,从狭义上讲“健康第一”应是人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学校体育的特点和坚定学校体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论“体育教学目标以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的飞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新精神。这使我国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和正在深入开展的体育教学改革又有了新的旗帜和目标定位。不久前在无锡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更是在多个层面上将这个目标定位进行了明确化和具体化。“健康第一”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也标志着学校体育理论上的又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6个方面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进行审视,即传统的“工具性”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异化;教师、家长观念的霸权与偏失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唯分数”教育现象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误读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安全教育”的过于担心对学校体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校体育的问题在于偏离体育本身。而体育本身,就是体育之所是。对学校体育本身的思考应从重外在工具理性向重内在本体回归,凸显其终极的本真意义。学校体育作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尽性"应是其意蕴所在。"体育的尽性"是注重人的独特生命的体育,是面向完整人性的体育,是自主自由的体育,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它是以实现人本主义的体育理想为最终目标的一种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指导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现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存在的缺陷,通过文献梳理、历史借鉴、综合考量与逻辑推理,重新构建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为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1)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要求,是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为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指明了方向;(2)重构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体育修习、健康促进、思政品德领域目标,突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特征,凸显了新时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3)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上承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下接学校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及活动,符合学习层级理论并同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有效对接;(4)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落实,在学校体育各项活动中切实贯彻,具有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终身体育被视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是整体而长远的体育思想,体现出以人为出发点的哲学思考。学校体育阶段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有着重要作用,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必须走与终身体育(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学校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在终身体育总目标下,开拓人们对体育问题的思路,才能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同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未来学校体育的结构、内容、教法、管理、师资培养、远景规划等一系列问题都收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进行革新和实验。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教育的信息化、体育教育的科学化、体育教育的终生化、体育教育的开放化、体育教育的超前化、体育教育的素质化等多视角论述了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揭示了现代体育教育在新世纪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韦军湘 《体育科技》2001,22(1):12-14
将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接点,对推动大学生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身体是一种视角,是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要认识这个世界,首先要从身体开始。体育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对人类身体缺陷的自我弥补过程。传统体育教育是一种人类教化自然身体、使身体社会化的教育过程。当代体育教育则是身体被规范化、编码化的"知识身体教育"过程,而且是以"知识身体教育"为主导的活态传承,是一种泛机械化的身体教育。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向是发展身体、解放身体。休闲身体教育将取代知识身体教育,它是人类创造的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高级生活方式,是人类自我的一种回归,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人类的自我完善与解放。因此可以说体育教育必将由教化身体走向解放身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与区域互动发展可以充分挖掘学校体育的体育人力、物力资源优势与社会服务功能,使学校体育实现由固守一隅的“象牙塔”向辐射区域的“体育服务基地”的转变,增强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动力。更重要的是,二者的互动发展能有效解决区域体育所面临的内部主体相互支撑力度不够、互动机制不畅以及区域体育不平衡等实际问题,为区域体育的合理规划奠定基础,进而实现区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拓展学校体育区域服务职能、强化学校体育的区域体育文化培育与创新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18.
现代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及整合的理念与途径作出了初步探讨。结论:“制度课程”与“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根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和体育课程的创生;“体育课程教学”,即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教学事件,是促进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新理念;理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促进体育课程论专家与体育教学论专家的平等对话、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是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体育思想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体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究竟是如何影响中国体育教育,体育思想与其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又是如何等问题,在目前尚属研究空白。从近代以来体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对中国体育教育产生的影响等两大方面,阐明近代以来体育思想之核心价值观是影响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与本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虽然其三种价值取向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之处,但相互适应取向更符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体育课程实施既是学校与新课程相互适应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主动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