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评价模型准确反映了当今国际市场上各国新闻出版业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现实分布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短板,为提高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疆新闻出版》2012,(1):14-17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及《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切实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新闻出版强国建设,现就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回眸2012年的中国出版业,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无疑是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今年年初,新闻出版总署颁布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快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步伐,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新闻出版业重头戏的学术出版应该如何落实与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年末的答案是令人满意的。8月底举行的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当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国际著名的爱思维尔出版集团正式  相似文献   

4.
赵亮  吕静 《新闻界》2012,(4):41-43
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系统分析新闻出版业强国建设——国际竞争力业提升的五个关健路径,即优化新闻出版业的生产要素、拉动新闻出版产品的消费需求、构建新闻出版产业集群、明晰新闻出版企业的企业战略以及完善政府对新闻出版业调控。  相似文献   

5.
十大新政     
《传媒》2013,(1):10-17
一、《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 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出台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全面梳理了"走出去"已有的扶持政策并颁布了新的政策.这是我国第一次围绕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出台专门文件. 《意见》提出"走出去"的具体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版权输出数量突破7000项,引进与输出比例降至2∶1,力争持平;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出口金额突破10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实物出口数量突破1150万册(份、盒、张),出口金额突破4200万美元;印刷服务出口规模总量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力争到"十二五"末,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政策体系更加完备;新闻出版企业海外投资额显著增长;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实力雄厚、有国际竞争力的"走出去"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外向型高层次的新闻出版专业人才;"走出去"国际布局基本完成;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新闻出版单位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并通过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阐释不同视角的社会责任概念,提出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对新闻出版场域中各种资本力量(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等)的适应与协调。文章为分析新闻出版业的社会责任议题提供整合性的解释框架,编码结果对新闻出版业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以国内外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4种国内外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建立和优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国内外4种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归纳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背后的理论基础。[结果/结论]每个指标体系各有优劣,明确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智库运行特点设计不同的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是我国期刊最为发达的地区,期刊研究学者李频曾评价其"期刊生态多样化,品种最多形态最全",其产业发展规模与影响力为传媒界瞩目。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媒介环境的变化与期刊的发展,北京的期刊也呈现出新面貌和新趋势,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发展契机。北京地区期刊的领先地位期刊数量大、种类多,发行量、广告营业额和影响力大。根据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12年底全国有9867种  相似文献   

9.
楚明 《出版科学》2002,(3):33-35
WTO协议涉及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主要内容,有分销服务、关税、版权保护三个方面。加入WTO对我国新闻出版业有利有弊,从长远看,利大于弊。应对WTO,要加强党对新闻出版业的领导,通过组建出版集团、发展连锁经营、加强市场监管、提高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等发展壮大我国新闻出版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在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下,依托行政管理部门先期从国家层面对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进行的全方位布局,我国新闻出版业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发展战略上明确定位,从版权贸易、数字出版、交流平台等多方面不断尝试适合自身实际的走出去之路。  相似文献   

11.
王珺 《出版参考》2014,(Z1):6-8
2013年,依托行政管理部门先期从国家层面对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进行的全方位布局,我国新闻出版业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在发展战略上明确定位,从版权贸易、数字出版、交流平台等多方面不断尝试适合自身实际的走出去之路并取得新的收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际影响力、行业参与度全面提升过去的一年里,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在企业实力、业界影响、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或取得了新的成绩,或进行了新的探索,在以内容产品走出国门产生影响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近期发布了2003年国际出版蓝皮书。2003年国际出版业蓝皮书着重分析研究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韩国等出版业发达国家2002年出版业的状况,包括国外图书、期刊、电子、网络出版状况及市场状况;国外新闻出版业管理体系及发展状况;国际出版集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对新闻出版业竞争力提出了新要求。深化新闻出版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积极响应新时代对提升新闻出版业竞争力的新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改革;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配合,坚持事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原则推进改革;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坚持受众需求导向,把握高质量供给重心,构建全链条融合体系推进改革,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力,推动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迈向新闻出版强国。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7月4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召开版权贸易专题研讨会,来自10家版权贸易重点单位的有关专家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动态监测数据库》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了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现状与进展。会议分为"少儿、文学图书版权贸易"和"对丝路国家版权贸易"两个专题进行。根据与会专家介绍情况来看,随着我国图书版权输出规模不断扩大,版权输出结构不断完善,出版单位对版权输出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主办的《国际新闻界》杂志,从今年起,公开出版,扩大发行。这个刊物的内容包括:国际新闻界动态、外国报刊宣传述评、新闻理论、新闻业务(评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编辑、新  相似文献   

16.
李阳 《中国广播》2008,(12):58-59
眼下,各新闻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广播如何提高竞争力?作为一名电台记者,笔者概括自己10余年系列新闻述评的写作报道体会,谈谈运用这种报道形式致力于提升广播影响力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市场竞争给媒介带来的变化和冲击巨大而深刻。对媒介市场控制的研究也随着媒介市场经济的发展显得愈加紧迫与重要。而要对媒介市场的影响力进行控制 ,就需要找到一种市场影响力评价尺度———媒介市场评价指标。从实践来看 ,由于媒介市场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完善 ,导致了媒介产业发展的无序和误导 ;从理论上看 ,中国对媒介市场评价的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媒介市场的实践。尤其是对媒介在经营和管理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仍然缺少一套切实可行的市场评价标准 ,不能不说是新闻传播理论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18.
张洪波 《出版广角》2014,(15):28-29
正通过"走出去",不但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还大大增强了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和国家扶植奖励"走出去"政策的出台,中国出版"走出去"硕果累累。通过"走出去",不但展示了我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出版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总体上看,整体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但同时也存在产业规模不大、投入产出比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很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传媒竞争力蓝皮书"立足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传媒出版"走出去"的战略高度,系统建立了中国传媒出版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中国传媒出版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中国传媒出版国际竞争力的路径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