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在考察红景天有效成分提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不同溶剂对红景天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水提法提取红景天更适合现代工业生产需要。以红景天苷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和精制工艺进行优化,发现壳聚糖和明胶(3:1)混合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可快速精制红景天的提取液。  相似文献   

2.
螺旋霉素药渣是制药工业的废弃物。本研究采用化学和生物化学方法,经酸、碱、盐和酶等水解分离,从药渣中提取蛋白质,对每种反应剂,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其最佳化学反应剂及分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的平均溶出率为:酶法为51.37g/L,碱法为45.00g/L,酸法为29.45g/L,盐溶法为23.90g/L。蛋白质平均提取率为:酶法为60.77%,碱法为48.75%,酸法为24.6%,盐溶法为25.  相似文献   

3.
周军明  崔艳丽  毛建卫 《科技通报》2007,23(1):37-40,45
研究了苯酚-硫酸法和氯化钡明胶比浊法分别测定褐藻糖胶中多糖和硫酸根含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褐藻糖胶,优化提取工艺中褐藻糖胶含量达到36.97%.硫酸根含量达到22.49%。  相似文献   

4.
作者首次利用超声波提取蕨麻多糖的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进行了蕨麻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确定出最佳提取工艺路线.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参数为料液比为1:10,温度为50℃,时间为40min,提取蕨麻多糖的含量最大为0.0734,提取率最高为48.9%,常规方法提取多糖含量为0.0421,提取率为14.03%.超声波提取蕨麻多糖的方法比常规方法相比提取率提高28.7%,提取全过程无需多温,避免了因高温对蕨麻多糖分子结构降低多糖的活性,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超声波仪自动化程度极高.便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5.
豆薯种子的乙醇水溶液提取物对2龄家蚕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试验用50%的乙醇水溶液从豆薯种子中分离得到对鳞翅目2龄虫具有毒杀作用的提取物,提取率为种子重量的13.88%。用50%乙醇水溶液将提取物配成系列浓度的试剂浸泡新鲜桑叶分别对家蚕进行喂毒试验。结果发现,其急性毒性表现为胃毒作用;用浓度为5mg/ml、1mg/ml的试剂浸泡桑叶试验时,家蚕在36h的死亡率达到100%。实验还显示试虫对含有豆薯种子的乙醇提取物的叶片的取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李荣  马春梅 《青海科技》1995,2(4):21-23
明胶是制备感光材料用量最大,性能最复杂的一种原料,在感光材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彩色感光材料主要以新鲜牛骨为原料,我们针对青海的牦牛资源,以牦牛骨为原料,采用独特的工艺处理方法及控制技术研制了理化指标,杂质含量和感光性能均达到国标的彩色照相明胶。  相似文献   

7.
以海带为原料,采取热水浴提取法探讨海带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方法,探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pH以及料液比对于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得出海带多糖提取工艺在料液比1g:40mL的条件下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5h,提取pH 8.0。在此最佳工艺组合下多糖提取率为5.41%。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对马钱子巴布剂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剥离强度的检查等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制剂处方。结果:本基质中明胶、聚乙烯醇为巴布剂骨架,聚丙烯酸钠为黏合剂,甘油为保湿剂,得到最佳比例为马钱子膏-聚乙烯醇-明胶-聚丙烯酸钠-甘油配比为1.5:0.2:5:5:6。  相似文献   

9.
李程  金靓婕  张忠鼎 《内江科技》2011,32(11):100-100,67
本文采用微波辐射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以咖啡碱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确定微波辐射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配比(即95%乙醇/水的体积比)为4:1,溶剂用量为125mL,微波辐射时间为3min对比实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波辐射法不仅提取率高,且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玉米芯中木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现状。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玉米芯中木聚糖的提取率各有差异。多数情况下,传统的碱法提取和蒸煮法提取等工艺中,木聚糖的提取率在18%-28%之间;采用微波辅助法,木聚糖的提取率可达3%左右。比较微波辅助提取与常规法提取可以看出,两者的木聚糖提取率相差不大。但微波辅助能够大大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使木聚糖提取过程更容易。  相似文献   

11.
确定黄芩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出膏率、黄芩总黄酮和黄芩苷为指标,采用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煎煮温度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白芍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白芍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每次加10倍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0h。结论:确定的黄芩水提工艺使黄芩苷和黄芩苷的转移率分别达到117.1674mg/g和97.80%以上,说明确定的黄芩的水提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复方小钻凝胶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乙醇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水提取二次,每次1.5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乙醇浸出物总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残渣中重金属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本试验针对残渣中高含量的Cu,考察残渣中Cu的浸出特性,为其减量化和资源化提供基础。试验样品经过消解后测其中各重金属含量,发现其中Cu含量高达(21016±4)mg/kg,浸出毒性高出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标准的20±2倍,故本试验拟用浸提法对其进行减量化,以达到安全填埋的标准。采用盐酸、硫酸、EDTA和柠檬酸铵对Cu进行浸提回收,结果发现硫酸的浸提效果最好,最佳浸提条件为浓度0.25 mol/L、固液比1∶10、浸提时间为1.5h,浸提效率可达87%;研究还显示加入氢氟酸后,Cu浸提效率可高达96%。因此,通过化学浸提剂的浸提,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残渣中Cu的含量,降低环境二次污染的风险,同时有利于金属Cu进行资源回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煤气化废水很复杂,废水的排放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废水的处理尤为重要,主要介绍废水中酚的回收方法及选择最佳回收方法,溶剂萃取脱酚的优点,溶剂对脱酚效果的影响。甲基异丁基甲酮作为脱酚的萃取剂有其独特的优点,为了验证甲基异丁基甲酮的萃取效果,本试验模拟工艺条件进行了甲基异丁基甲酮的脱酚的具体操作步骤,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实验结论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微波辅助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含量,并以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方法对微波辅助提取法(MAE)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进行研究。结果:经过正交实验得到从虎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辅助作用时间15 min以70%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30,微波辅助功率为500W。结论: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煤化工废水处理中萃取剂综合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煤化工废水很复杂,废水的排放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废水的净化处理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废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萃取方法,萃取剂比例对污染物萃取效果的影响。甲基异丁基甲酮和二异丙基醚作为萃取剂有其独特的优点,为了验证二者合二为一的萃取效果,本试验模拟工艺条件进行了综合萃取剂的萃取效果的具体操作步骤,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实验结论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郑湘  郑可利  杜燕治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09-211,214
针对草珊瑚(三明)中反丁烯二酸的提取工艺的研究,采用超声波法进行优选,用液相色谱法(测量条件:Agilent 1200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比例为(2:98),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8nm,出峰时间为1.471min)测定不同条件下样品的吸收峰,以吸收峰大小为指标定性分析从而确立单因素设计正交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5因素(溶剂浓度、pH、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温度、料液比)对草珊瑚中反丁烯二酸的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最终确立了最优提取工艺:溶剂浓度70%;pH=4;超声波功率50w;超声温度50℃;料液比1:35,提取时间为40min。通过该实验确立最优工艺提取效果好,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填埋处理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填埋产生的渗滤液被认为是其周边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潜在污染源.对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特征的分析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是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分50%、60%、70%、80%四个梯度调节填埋垃圾初始水分.在常温下进行6个月的填埋,填埋后每月定期测定渗滤液CODcr...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无开采价值"低贫矿石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文章试验采用锯齿波跳汰机对多金属低贫矿石进行预选抛废研究,并取得了较佳的试验综合指标:预选抛废率高达61.24%;精矿富集比铅2.47、锌2.42、锡2.68;总金属回收率铅89.35%、锌85.88%、锡90.37%。项目成果为提高选厂主选流程的入选品位和原矿生产能力,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