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作为物权行为理论的核心,强调物权独立意思的存在,论证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法律行为,进而确定了物权行为作为独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和法律价值。针对部分学者反对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的观点,笔者将逐一分析,阐明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先行行为作为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的形式,并非毫无疑义,但由于不作为与作为在原因力上的差异以及为了避免刑罚处罚的空隙,除几种特殊情形外一般应肯定先行行为作为义务来源.先行行为应当由刑法明定化,它的实质根据是行为人实施的危险前行为使其置于保护被害人特定法益的地位,而该地位本身含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兰秀文 《未来与发展》2012,35(3):47-49,46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观点,将我国民间金融分为三种形态,一是简单形态;二是中间形态;三是专业形态。目前,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并存,交互发展。本文分析了各类民间金融形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为正规金融是专业形态民间金融的转化,并论证了专业形态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先行行为之作为义务的立法宜采总则模式单独列明,其中不作为犯与作为犯的等价性条款需要多个判断标准综合设置.从危害程度和主观恶性看,不作为犯罪未必轻于作为犯罪,对先行行为之不作为犯罪无需专设裁量减轻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徐立 《科技创业月刊》2005,4(1):129-130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主观要件说、旧客观要件说、新客观要件说,把“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客观要件,符合我国刑事立法原意,但不以已着手实行为限,还包含“为他人谋取利益”作准备的预备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对人的复杂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行动中应建立一些合理的机制来保证人本管理的有效实施,从而真正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哲学,在中西方的思想史上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人们最为推崇的一种管理理念。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谈及要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那么,何者为“人”,何者为“本”呢?哲学上将“人”的概念分为3种基本形态:第一种形态的人指的是作为类存在的人类;第二种形态的人是指作为社会存在的不同群体;第三种形态则是指作为个性存在的个人。而具体到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人”,应指两部分作为社会存在的群体:一部分是指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另一部分是指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和用户。哲学上对“本”也存在两种解释:一种是指世界的“本原”;另一种是指事物的“根本”,而这里我们谈及的人本中的“本”是指“根本”的“本”。  相似文献   

7.
行政不作为是违法行政行为的一种基本形态,它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本文在分析行政不作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遏制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对策,即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完善立法,加强监督制度的贯彻执行,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8.
股票横截面收益对于CAPM理论预期的偏离,国外学者称之为“异常”。本文基于Fama-French的三因素模型,结合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对预期股票横戴面收益异常进行阐释和讨论。三因素模型的提出的确解释了CAPM模型不能解释的“异常”问题;非严格理性的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是使股票横截面收益产生“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微观创新管理研究逐渐形成了三种层次递进的基本观点:从“事件观”、“流程观”发展为“能力观”.对这三种观点进行基本理论分析和国内外案例研究,论述了创新管理的“能力观”将是企业创新管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朱少强  张洋 《科学学研究》2009,27(9):1305-1311
 结合信息科学理论及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从信息流的角度对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和解释。认为“评价”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过程,是为特定管理目标和决策提供关于客观对象之状态、属性、趋势等信息的过程。评价的两个基本步骤,一是事实认知,二是价值判断。由于创新知识能够以主观知识、客观知识两种形式存在,因此对科学研究的认知和价值评判依赖于两种主要路径:在“世界2”内依靠主观、定性的同行评议方法,而在“世界3”内则借助于客观、定量的统计分析指标。提出了科学研究评价过程中的“代理”假设,并运用该假设分别描述与解释了同行评议、量化指标评价过程中的信息行为及特性。  相似文献   

11.
犯罪行为的着手是指犯罪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具体犯罪的实施行为。它既是实行行为的起点,又是区分犯罪预备与未遂的标志。作为犯罪形态理论中的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问题,应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在我国,通说理论实际上采取了形式的客观说,但形式的客观说本身因其存在诸多的弊端而成为正在衰退的学说。  相似文献   

12.
徐兴茹 《科教文汇》2014,(10):129-129,142
德莱顿是英国著名的翻译家,提出了“诗歌翻译三分法”。本文结合杜甫《月夜》三个版本的翻译来运用“三分法”,并赏析《月夜》三个版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根据鲁枢元的三分法,生态学可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劳伦斯的作品正是从这三种形态来诠释人类的性﹑婚姻和爱。本文着重分析劳伦斯生态思想的根源,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造就了劳伦斯的生态思想:时代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指出了劳伦斯毕生追求生态理想的努力最终没能挡住工业文明的前进的脚步。这是劳伦斯的悲剧,但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14.
知识作为解释企业绩效差异的基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介绍了知识依存理论的研究基础:从知识的概念、企业的存在、边界、结构、行为和绩效七个方面回顾学者们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在整合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知识依存理论整合模型,并详述与知识有关的六种能力,创造、破坏、吸收、整合、复制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理论物理学家郝柏林院士“伪科学与赝科学”一文,因被新华社作为通稿而在社会媒体上广为盛传,但学术界、甚至科学界,对此文观点的反应却出奇地沉默。三个月后,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的一次“天地生人”学术会议上,此文竞遭到了与会的十几个学者的一致批评,这些不同学者所工作的领域涉足极为宽泛,从科学史到混沌、复杂性,从哲学到心理学、建筑工程学、古生物学。此次会议的组织者之一宋正海先生说,他们事前曾试图让不同观点的人相聚一堂,但却没能如愿,因为他们没能找到支持郝柏林观点的学者。我们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栏目将把这些学者的观点文章刊登出来,一是让更多的人们知道这些不同的声音,二是表示我们对同一个观点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同时希望再听到另外的不同声音。 下文是今年3月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介绍郝柏林 “赝科学”观点的文章。题为 “科学界要识别赝科学”(人民日报/周兆钧,2002年3月19日):  相似文献   

16.
关于何种行为能成为先行行为引起其后的作为义务的问题刑法理论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做为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尚且不是很突出,但是对于犯罪行为就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连违法行为都能引起作为的义务,难道犯罪行为却不能?另一方面如果肯定全部的犯罪行为都能引起作为义务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故意伤害的犯罪人难道负有把被害人送进医院抢救的义务?否则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犯罪行为能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的先行行为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能成立.  相似文献   

17.
一、西部地区城市化模式选择 1、对两种主要观点的简述与评价目前,关于西部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都市带”论。这种观点认为,城市区域化,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重要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何种行为能成为先行行为引起其后的作为义务的问题刑法理论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做为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尚且不是很突出,但是对于犯罪行为就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连违法行为都能引起作为的义务,难道犯罪行为却不能?另一方面如果肯定全部的犯罪行为都能引起作为义务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故意伤害的犯罪人难道负有把被害人送进医院抢救的义务?否则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犯罪行为能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的先行行为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能成立。  相似文献   

19.
治理整顿近两年来的实践说明,我国国营工业企业资产存量的调整仍然步履维艰,目前,仍旧存在对资产存量调整重点的认识和调整重心的选择问题。现结合“短边规则”理论试就此问题作些探讨。“短边规则”是现代宏观经济调整理论中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殖民地科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殖民地科学”是日本学者在研究科学技术与帝国主义问题时使用的概念,指的是帝国主义宗主国在殖民地所运用、移植和发展的科学技术。本文介绍了“殖民地科学”这一概念的由来与发展,按研究对象所处地域,就目前日本学者“殖民地科学”研究中的主要观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强调在我国应重视对“殖民地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