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比了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差比句的使用情况,分析了泰国学生差比句习得的特点和偏误类型。研究发现,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各句式的使用频次不完全一致,使用频次与正确使用频率也不完全一致;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偏误率较高,偏误类型复杂多样,其主要原因在于汉泰语"比/■"字句在形式和功能意义上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和对应"空缺"。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的教学策略,确定了有"泰国特色"的差比句教学难度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2.
英语母语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祝爱华 《天中学刊》2006,21(6):97-100
近年来,学术界对英语母语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语母语留学生语法偏误的类型有句法偏误、语义搭配偏误、语用偏误等类型。偏误形成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今后对语法偏误的研究应注重实词研究,加强系统的整体研究,尤其是展开对语篇语境偏误的研究以及与其他母语学生习得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语篇连贯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文化语境对语篇连贯的影响,揭示英汉书面语语篇因文化语境差异在语篇连贯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并以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和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汉语作文为研究语料,分析文化差异对中介语语篇连贯的影响,重点分析文化差异所引发的语篇偏误.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语偏误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母语为印尼语的汉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误,本文依据中介语理论,从词法出发,以印尼八华学校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词语偏误为例,对存在的偏误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中介语理论和偏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习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韩国学生在汉语习得中存在词汇偏误、语法偏误以及语用失误等三种偏误类型,而各种偏误类型又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偏误的形成原因,认为是语际迁移、语内迁移、文化迁移和学习策略导致了这些偏误的产生。最后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韩国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习得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平台”(1992—2015年)以及“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16—2019年)为语料来源,主要以德语母语者的汉语学习偏误语料为例,对外国人习得汉语作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语料分析结果显示,外国人习得汉语偏误主要有语汇偏误和语法偏误两种类型,其中语汇层面主要存在词语误用、多词、缺词等偏误,语法层面主要存在成分多余、成分残缺、句型错误和语序错误等偏误,且以语汇层面的词语误用和语法层面的语序错误最为典型.基于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视角分析,外国人习得汉语教学应加强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强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英语国家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词是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副词“就”是其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拟在汉语本体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偏误分析等理论为依据,探究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学习副词“就”时的表现,以及学习策略一母语迁移、过度泛化等对学习者偏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零形回指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通过分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英美留学生叙事语篇偏误材料,将偏误类型归为:零形回指不足和零形回指过度两大类,同一话题链中零形回指不足、小句之间使用关联词语连接的偏误、人称作定语多余的偏误、话题转移、小句间语义变化五小类。并进一步分析零形回指偏误产生的原因,应当包括汉语零形回指分布复杂、英语母语负迁移、教材编写方面的影响和泛化学习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汉语的时间系统复杂以及母语对目的语迁移的影响,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间表达方式时常常产生偏误。本文以HSK动态语料库中母语是英语的留学生作文为分析语料,针对“漏用”这一情况进行汉英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介语是一种在结构上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对语言学习者有着正面和负面双重的影响。论文以中介语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通过对30名高职院校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中介语偏误进行分析,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探讨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中介语的共性,以在英语教学采用相应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从对比分析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出发,对母语为葡萄牙语的巴西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现象进行分析,探求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西班牙语属于印欧语系,语法上跟汉语差异较大。这些差异容易引发母语西班牙语者学习汉语时出现语法偏误。文章对西班牙语学生的一些常见语法偏误进行分析,通过汉西语法对比找出偏误的原因,并探讨偏误与难度等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于汉语基础薄弱的美国学生而言,第一语言英语和第二语言汉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二者在语音成分和语音规则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其母语干扰而出现明显的语音偏误,这种偏误严重阻碍了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发音的速度和质量。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有效开展有关声母和韵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从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语篇偏误中,特别是语篇衔接的角度研究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3以上的汉语语篇偏误是由于母语因素造成的;母语因素影响汉语二语习得有空项影响、对称影响、非对称影响和斜配关系影响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英语国家学生学汉语结构助词"的"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词是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助词“的”是其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拟在汉语本体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偏误分析等理论为依据,探究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使用助词“的”时的表现,并从主观及客观的角度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汉语语音为研究方向,以偏误分析、中介语理论、语言对比分析理论、二语习得和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践调查分析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在学习声调时普遍出现的声调偏误问题类型及其成因,从声调教学顺序、半上调、单字到语流模式声调教学和声调关键点假设四个角度探索声调教学的方法。希望从中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规律,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迁移理论出发,对粤方言学生的母语、普通话和英语的发音偏误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粤普两语音之间、粤普英三语语音之间产生负迁移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为母语为粤方言的学生更便捷地学习标准普通话和英语语音提供帮助,也为高校教师提供更多的语音习得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汇偏误分析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也因此受到了汉语教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中介语理论,通过对留学生词汇偏误案例和中介语语料库的分析,归纳了留学生词汇偏误的类型,探究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沙特阿拉伯学生在学习汉语初级阶段常出现一些语音偏误,这种偏误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且具有别于其他国别留学生语音偏误的特殊性。由于篇幅所限,文章仅选取了沙特阿拉伯学生的汉语辅音偏误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语音测试,测试分为听辨和朗读汉语辅音两个方面。根据测试结果,文章主要从学生母语即阿拉伯语对其习得汉语辅音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沙特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教学的建议。以期对来自阿拉伯国家、母语为阿拉伯语的留学生的语音教学,特别是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中亚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中亚留学生在学习与使用汉语常用否定结构时常常会出现“不”和“没有”的混用、否定句语序不当、否定句中成分多余或残缺等一系列的偏误。通过结合中介语理论分析,母语的负迁移和学生所掌握的目的语知识的限制是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