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越轨行为的频发,也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理应引起我们的反思。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有多种类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对其自身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消极的影响。当前要究根溯源,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防范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在给人们带来便捷和好处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冲击,客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相似文献   

4.
周杨 《时代教育》2014,(11):10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学生具有探索精神、易接受新鲜事物,网络与大学生的诸多契合点使许多大学生迷恋网络世界,这给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给大学生管理带来的挑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使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5.
试析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诸多网络道德问题,并积极探讨其产生的根源,构建起与社会进步发展相一致的大学生网络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网络环境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文章就社会网络环境变化、自媒体时代给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自媒体时代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智力储蓄和人才保障,他们的道德状况决定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质量。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群体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加强网络监管、强化学校网络道德教育,通过自律和他律的结合,是改善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网络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日渐严重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实施路径,以期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它给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化角度来分析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概括起来这些影响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知识学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大学作为一个小社会,如何能把网络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带来的便利,成为当今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被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化所吸引,分析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以及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面对网络的冲击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环境冲击了大学生固有的学习秩序,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塑造新型的学习能力,是大学生成材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并阐述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所呈现出的新型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网络语言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体系,该体系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力非常高,深受大学生的认可,但是这种影响并非绝对的积极影响,因为网络文化的复杂性使得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兼具消极方面,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渗透与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为聋生的沟通与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正深刻地影响着聋生的学习和生活。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83名中学聋生网络交往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中学聋生普遍喜欢网络交往,他们的能力基本能满足网络交往的需要;网络交往对聋生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学校网络资源配置相对缺乏,聋生网络交往对象局限于聋人。因此,应改善校园网络环境,重视聋生的网络交往,加强聋生网络交往指导,并构建聋生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网络生活已成为高职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德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对学生上网现状的调研发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易受网络舆论影响,其学习目的与网络手段关系不明,网络模仿能力较强。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应积极引导,整合校园网络学习和娱乐资源,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网络行为对大专五年制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30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一次使用网络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低于2个小时学生相比,心理健康差异非常显著;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在网络上的花费高于一般的学生;人际关系出现危机的学生更倾向于网上寻求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以飞快的速度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网络在带给社会生活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行为准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良的网络行为引发了道德失范。据此,章分析了存在于青少年身上的不良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危机,探讨了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在丰富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亦日益突显,如何提高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增强学校网络文化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探讨了学校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职校生网络心理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沙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4):112-114
调查显示,上网对职校生的情绪、交际和心理的影响不明显;由于上网时问过长,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不良影响;一部分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不全面,自我约束力弱化,道德意识淡薄。职业学校必须理性、客观地对待学生上网,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以及情感需要;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上网,并通过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减少学生上网频率,同时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消费的动力不容小视,尤其是网络购物,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消费已经白热化。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点和出现网络消费白热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浅析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创新性、随意性、简约性、容错性等特点的网络语言随着网络媒体的日渐发达,给高校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日常语言的交流与表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对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进行引导和规范,是当前高校语言文字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语文教学应该认真研究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引导高校学生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甄别、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的网络语言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