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听录音获取语言信息并加以处理的能力。从考查的听力技能来看,大体分为三类:听音辨音题、听音理解题和听写题;从试题的形式上看,大部分由选择题组成,加上部分听写题。做听力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做好听前准备。听前要集中精力,利用播放录音前的时间,读一下听力试题,对将要听到的材料做出预测。这能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和推理,有助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二、边听边记笔记。听力测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习首先必须从听说入手.听前:让学生对将要听到的内容有大概心理准备,另外还要引起学生的听说兴趣,调动他们的听说积极性;听中:听力理解活动要充分,避免先看录音原文再听录音,更不要边听边看听力原文;听后:对生词进行分层次处理,操练和运用重点词汇句式.语言知识训练形式要重语言交际,语言交际活动设计要符合真实交际任务的需要.听说课作业设计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和监督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听说练习  相似文献   

3.
胡扬朋 《初中生》2012,(Z6):80-88
本套试卷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命题,难易适中。试题设计严谨,整体性强,灵活度高,力求通过实际情景和语境的设置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语篇选材广泛,材料新颖,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通俗,内容积极向上,有利于展现考生的能力水平。听力【评价】本大题着重从两个方面考查学生听的能力。一是根据所听材料获取信息和观点的能力(1~15题);二是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的能力(16~20题)。听力内容广泛,涉及天气、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听力方法和必要的听力技巧,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听懂听力语篇,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和培养. 1.猜 (1)听前预猜.充分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或大题开始前的指令时间,快速浏览题目中的题干及被选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信息框架,有助于学生弄清文章的类型、结构和大意,使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大概有一个了解,这样在实际听时就会惑到容易一些.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上帮助学生排除一些听的障碍,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5.
听力测试主要是通过听录音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听觉反应。基本题型主要有:听力反应、听力理解、听写(听写单词或短文填空)等。现将各类测试题型解析如下: 1.听力反应此类题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单词的听、说及识别能力和对简单对话的反应能力,该题听力内容和回答的选项主要根据“大纲”规定的30个日常交际项目的内容,以体现其交际性。  相似文献   

6.
中考口语交际题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听力题,考查学生听记能力,分为辨识型和理解型。辨识型听力题即分辨字词的读音、句子的重音、相关内容或写作方法等,通常用选择题,答案往往是唯一的;理解型听力题要求学生听某句话写出言外之意,或者听一段话后,归纳要点。此类题往往是主观题,开放题。二类是对话题,题面设计  相似文献   

7.
王雅 《广东教育》2006,(5):19-19
同学们普遍感到听取信息题比听力理解题要难,原因在于做题时,不仅要听。要理解,要知道哪些内容要填,而且还要会正确拼写那些需要填的单词。不过,如果掌握了以下的方法,听取信息其实也并不那么难。  相似文献   

8.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听的能力对英语学习来说,已变得更为重要.本仅从环境、背景、语音等几方面分析学生在听力理解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提高听力水平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首先 ,务必选用英美本土人士录制的材料。其次 ,所选材料的难度要循序渐进。一开始最好选一些篇幅短 ,语速慢 ,内容简单的 ,生词也是越少越好。再慢慢增加生词 ,文章由易到难 ,语速由慢到快。二、做好听力前的准备工作平时练习时 ,教师可简单地呈现所听内容 ,引起学生听的兴趣 ,同时排除在听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语音、语言、理解障碍。必要时对关键词点拨并把生词呈现在黑板上。考试时 ,在听前一定要抢读听力材料后的练习 ,然后 ,确定听的重点 ,使听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选择性。同时统观全局整体把握 ,看看共有几道题 ,…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离不开听说,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并且近10年来高考听力题由10分涨到30分,可见听力既是语言本身的要求,也是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听是英语中听说读写的基础,学生要提高英语成绩,必须先理解"听力",才能懂得"听力",从而提高"听力"。那么如何理解"听力"呢?一、必须从主观上去克服心理上和内容上的困难1.心理上的困难。当听听力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怕听不懂。结果越怕  相似文献   

11.
英语听力理解阻碍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完全依赖于所听到的信息;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不熟悉;对英语的声音特点不了解;自身的知识面不广。要消除英语听力理解阻碍,学习者必须善于利用课外英语环境,熟悉文化背景知识,做到泛听和精听的紧密结合,同时进行听力与阅读理解训练。  相似文献   

12.
听力教学和听力水平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在听力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一节听力课上,应该有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听前期、听中期和听后期;听力材料的选择也要合乎学生的水平;教师要起到活动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改正对听力的一些错误认识。此外,要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性的活动来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听力教学和听力水平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在听力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一节听力课上,应该有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听前期、听中期和听后期;听力材料的选择也要合乎学生的水平;教师要起到活动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改正对听力的一些错误认识.此外,要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性的活动来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关键的影响,因此非常重要。而听力是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感到非常困难的一个方面,从我多年来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从对学生的切实调查来看,有77%的学生感到听力很难,对听力感到无所适从。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学生通常感觉语速较快,听不清楚,来不及理解。要在英语教学中解决这些难题,提高全体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首先是对听力的理解,听是学生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手段。学生通过很多的听力训练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就可以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由于本人多年从事小学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究出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中学生英语口头应用能力相对于书面表达能力来说普遍比较欠缺,"聋哑症"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听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努力探索教学规律,积极寻求影响听力的因素及对策。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听力教学质量并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诱发兴趣,培养听的动力;夯实语音教学,打好听力基础;积累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激活与听力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创造环境,培养听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贴近学生实际能力,合理剪裁听力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一、合理选择听力教材,培养兴趣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学生对英语听力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因为不理解,所以不能专心地听;(2)对所听的内容全然不解;(3)不喜欢所听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合理选择听力材料,要在符合学生兴趣和教学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听力材料。如在日常的训练中,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阻碍,尤其是英语听力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更具有代表性。帮助他们排除语音、语速带来的障碍,提高听力理解水平,首先要认识到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成因并克服这些因素;其次要认识到作为语言交际的听  相似文献   

18.
听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听力水平的高低与听的方法有直接关系。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是:预期、猜测、抓住重点和连贯记忆等。1. 预期:预期是对将要听的材料做出判断,是听者理解并掌握将要听的材料的重要条件。预期可帮助听者积极地想像、判断和推理,并主动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听者理解所听的内容。如材料的题目是At theRestaurant,听者应该预先想像着自己也在某一个餐馆里同别人一道吃西餐,先喝点饮料和甜汤,然后吃烤鸡、牛排、三明治,最…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是大学英语核心课程之一。提高听力教学效果,要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感,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语音、语调,重视语感的培养,做到听、说、写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听、说、读、写四种语言交际能力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作者认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听和读的结合。对学生坚持进行快速阅读和广泛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障碍,从而加速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