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介绍江宁大学城发展概况,研究江宁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和已经开展的服务内容,针对资源共建共享提出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6年可谓“网红元年”,关于“网红”的热点新闻从年头一直红到了年尾.动辄上亿元的估值或收购,“网红”们的吸金能力让人感叹.直播的兴起,也让“网红”风行一时.这一年,都火了哪些“网红”?哪些人会成为“网红”?“网红”经济会是个泡沫吗?(新华社,2016年12月27日) 关于“网红”以及“网红经济”的未来,老早就有人发出疑问:“网红”还能“红”多久?“网红经济”还能走多远?而罗辑思维和著名网红刚酱的“分手”,更是引发人们对“网红经济”是否可行的直接质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调研以及对江宁科学园发展的调研发现,以外向型知识服务为引擎驱动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模式,有助于促进现代大学图书馆提升其学科服务实力、参与信息服务市场的竞争力.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合体成功发展的实践,将为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市场中的定位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网红是互联网的衍生品之一,伴随着网红所出现的网红经济是近几年来最火热的产业形态,但新型经济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文章从"网红"与"网红经济"的概念、网红经济的发展阶段与营销模式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网红经济未来的发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2016年是网红爆发元年,网红经济也随之火热发展.文章梳理相关文献与数据报告,总结从网红到网红经济的进化历程和发展特点,并重点通过国内外网红管理模式对比,详细阐明了网红经济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红视频直播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和创业团队纷纷进驻直播市场,同时,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红视频直播这样一个模式进行产品营销和实现可持续盈利模式成为产业资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网红视频直播模式的现状入手,通过对现有营销模式盈利风险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三点能够实现其可持续盈利模式的策略,为未来"网红经济"的发展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7.
刘玎璇 《今传媒》2016,(12):77-79
"网红经济"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凭借着海量的粉丝、强大的话题性、"网红"们已经展现出资本认可的商业变现能力,并打造出了日益延伸的产业链.本文围绕"网红经济"衍生出的商业链条和盈利模式,思考并总结以原创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PGC(专业生产内容)的商业变现路径,主要为广告定制、用户付费、社交电商和平台服务.  相似文献   

8.
张子晶 《出版广角》2018,(15):64-66
近几年,"网红"经济这一现象级热潮吸引了很多广告商的驻足.为了在"网红+"浪潮中得到回报,众多广告商借助"网红"强大的注意力资源,成功地拓展消费市场,促进了品牌传播.文章立足于"网红"微博广告,对其传播范式与传播建议加以探析,旨在促进"网红"微博广告流量变现,为其规范、有序传播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聚焦"网红"3.0时代,简要梳理了互联网时代"网红"的形态变迁,从"网红经济"产生的原因入手,在传媒经济视野下,通过研究"网红经济"的变现方式和其与长尾理论的结合,对"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网红经济"的发展问题做出研判,认为当前"网红经济"还存在产能过剩和生命周期较短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推动"网红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熙 《声屏世界》2022,(3):51-53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完善与普及,电商直播、短视频等不断涌现.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也诞生了许多网红,这些网红凭借着高质量、风格化的内容作品吸引流量,并通过抖音、快手等渠道实现了流量变现.网红火爆,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社群传播现象,更是现代商业发展的新路径,但是网红经济因其维持时间短、规模小等缺点发展并不长久,因此网红如何在社群经济...  相似文献   

11.
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个人网红被孵化公司批量生产,被营销和推广的KOL (相关意见领袖),将其产生的注意力资源变成实际的购买力,进而衍生出了日渐红火的网红经济。网红按照受众的需求提供满足和诱惑,受众为其产生的情感共鸣付费,从而形成这一固定的经济模式。而网红被建构成为固定的、取悦受众的形象,力争"眼球效应",在被关注的过程中与受众互相建立了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根据消费社会视角下进行研究,被资本操纵下的网红经济形态,从建构网红形象、内容生产,到流量变现,最后引导受众进行购买就是消费本身的形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着力思考网红经济的价值影响,认识消费社会的背后逻辑,提出网红经济形态下的正确消费导向。  相似文献   

12.
一、日新月异的南京江宁新城建设 近年来,江宁区建设局明确了“把江宁建设成为南京主城最重要的产业区、科教区、生态区、居住区,最终发展成为南京经济实力最强、各类生产要素最活跃、发展空间最广阔、最具有特色的新兴城区”的城市发展定位。为打造江宁的外部投资环境,推进江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这一发展定位目标,局领导率领全局干部职工,奋战在第一线,先后完成了府前、章村等“城中村”改造,建成东山步行街、竹山电子街、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和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红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新兴的带货方式.但在网红直播带货过程中,出现了数据造假、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套娃消费等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研究建议品牌在进行网红直播带货时注意明晰自身责任、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加强对主播的业务能力的培养.以促进网红直播带货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广州大学城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文章通过调查数据描述当前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方面的新动向.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既是传播媒介,也是人际交流手段,还是学习工具.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接受的第一媒介,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行为呈现分化离散特征.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当前部分大学生已经形成对网络依赖甚至表现出IAD症状,这构成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悖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红经济迅速走红,成为当下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美妆博主李佳琦进行传播学分析,研究其走红的原因和深层次意义。希望能够更加客观地理解网红现象的同时也能够把握潮流,善用网红趋势,更好地为传媒行业的经营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移动社交化时代网红经济兴起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新技术及新平台的涌现,直播和短视频行业如打了鸡血一般,空前的火爆,由此也网生了不同网红类型,其潜在价值也相应不同.用户主权时代,网红只是摇旗呐喊的代言人,背后则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环境的极大成熟,尤其是新媒体工具的井喷,vc的跟投,网民孤独的群舞心理爆发,商业变现渠道的逐渐成熟,这些都标志着新的时代的来临: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素人时代.对网红经济的崛起分别从技术、资本、用户、网红本身这四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外国人活跃于中国的互联网平台,成为“洋网红”。本研究从批判学派的视角出发,以“洋网红”传播行为的经济动机为起点,着重分析受众通过戏谑式评论与二次创作等方式对“洋网红”传播策略的反抗,同时指出这种反抗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及相关保障体系等问题已成为专家学者探究的焦点.本文结合广州大学城的现状,从共享模式建设条件、方式、保障体系、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等角度,研究探讨了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建设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旨在对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建设有所借鉴,并拟解决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然成为一个获益的渠道,由此产生的网红现象在近几年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网红活跃于各个平台,定期发布内容,逐渐成为大众潜意识里的意见领袖,获取关注与知名度。互联网把关的缺失,造就了网红的"狂欢"。而网红得以大规模发展的本质原因便是受众的心理。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红走红的原因及其传播特点。对当下网红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其背后盛行的原因。最终分析了网红现象的利弊关系,对这一现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6,(10):6-7
姜奇平:网红只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触动了关注点,引起了共鸣。现在的网红大多数是一种突发的网络现象,他们不是名人,而是普通人甚至有些边缘化的人,他们往往不处于网络世界的中心地带,但是能迅速地聚集人群,更多的是靠口碑传播来走红,从“小世界网络”扩散到整个网络。网红经济实际上是一门体验式的经济,一门高度依赖用户满意程度的生意,它与以往经济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注意力获得变现之后还需持续关注用户的满意程度。可以说,网红经济是可持续的、也将成为常态化,但单个网红的持续走红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