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遗憾的是教学参考书对这一名篇的解读,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最新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依然沿袭旧说,未作更正。《教师教学用书》在对《拿来主义》作解读的“领悟内容”中的第一句就是:“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教师教学用书》基本上都是紧扣这一观点来解读《拿来主义》的,只是在针对课本课后练习所作的“解题指导”,感觉到如果把“拿来主义”仅仅解读为针对“文化遗产”来谈,有点不能自圆其说时,才说…  相似文献   

2.
钟德涛 《成才之路》2009,(29):I0013-I0013
近日有媒体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求证,“鲁迅被剔出中学课本,这是一个伪话题。”据介绍,几年前,人教社就已经对鲁迅作品进行了适当调整,目前人教版的初中课本收录了8篇鲁迅文章,和课改前没有多大变化;高中教材中,去掉了《药》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保留了《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关于鲁迅,从来都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话题。最近几年,对鲁迅的排斥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如今,借着一则“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一阵新的讨论热潮重又兴起,“鲁迅过时了”的论调甚嚣尘上。听到这些耸人听闻的言论,甚至在还没有弄清事情原委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课本的选目上,似乎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比鲁迅的作品引起更为旷日持久的争议。随着时代的发展,鲁迅的作品越来越被一些老师视为教学的"鸡肋",终于在此次某出版社新版的语文课本中,《药》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作品被删除,如今学生课本中的鲁迅文章已经所剩无几。一部分人拍手称快,认为删减鲁迅作品是适应了时代;也有一部分人愤而高呼鲁迅文章的"下岗"是中国语文教育的悲哀。应该说,鲁迅作品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是不会因为任何人的任何言论而发生动摇的。作为教育者,我们无权干涉学生们对鲁迅的看法是褒是贬,但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将自己的态度建立在对鲁迅作品充分的认识和解读的基础上,而不是盲目地跟从个别言论者人云亦云。很多老师反映"学生不喜欢鲁迅作品",但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真正"不喜欢"鲁迅作品的人是谁呢?听听刘发建老师与鲁迅的故事,如果我们希望改变学生们面对这颗伟大心灵的尴尬态度,需要首先做出改变的也许正是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数量较多,对青少年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鲁迅作品教学存在解读的概念化、模式化现象,导致中学生对阅读鲁迅作品兴趣不高。在美国,鲁迅作品也作为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为此,本文对中美两国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差异作了比较,并对改进我国鲁迅作品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遗憾的是教学参考书对这一名篇的解读.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最新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依然沿袭旧说,未作更正。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案头有上世纪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三套高中语文教材,现将鲁迅作品在这三套教材中的选用情况介绍如下:第一套即1990年版《高级中学课本语文》共6册,选鲁迅作品10篇,计有《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呐喊〉自序》《为了忘却的记念》《祝福》《药》《论‘费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数量较多,对青少年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中对鲁迅作品教学存在解读的概念化、模式化现象,导致中学生对阅读鲁迅作品兴趣不高。在美国,鲁迅作品也作为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但美国鲁迅作品在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运用和练习的设计等方面与我国存在较大的差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鲁迅作品教学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小说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能很好地教给学生这些鲁迅的作品,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了。历来对于鲁迅都有一句俗语:"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完全可以看出鲁迅的一些作品教学甚至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高低。本文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浅谈中学课本中鲁迅作品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新一轮的教改中,鲁迅作品被大量删除,人教版教材由原来的18篇减至3篇,仅保留了《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中学教材的"去鲁迅化"现象曾一度饱受争议,毁誉参半。有人认为鲁迅作品多次被删除的一个原因是文字拗口难懂,脱离时代,错误颇多,其语言的"不规范"直接造成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们"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部分教师也经常漏讲或误讲语言点。这种观点暴露出现有的中学语文教学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一种淡化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0.
赵建晖 《考试周刊》2014,(82):26-26
<正>自从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中学语文界几乎都把文本中那个著名的喻体"大宅子"解读成了"文化遗产"。"大宅子"果然比喻的是文化遗产吗?我们一起作分析。一、从喻体"大宅子"来看所指的可能性鲁迅后期杂文所涉大多是严肃的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写作于1934年6月的《拿来主义》也不例外。但是文本后半部分比喻论证的选择和使用,使阅读者从对社会政治话题的紧张专注,转移到和大众更贴近的日常生活上。让读者在更加可感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作为经典课文的《拿来主义》为无数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共同解读。大约因为是鲁迅作品的缘故,解读的声音总体非常一致,写作背景、文章观点、思路结构、论证方法、语言风格等等都有共识,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没有个性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编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名篇有二三百篇,涉及的名家不下一二百位.在这些作家中,鲁迅出现的频率最高,入选作品最多,思想含量最重.据统计,目前全国使用最广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入选的鲁迅作品有16篇,如果加上与教科书配套的自读课本中的18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达34篇之多.这就客观上使鲁迅作品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鲁迅作品就开始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此后,几乎各套中学语文课本都选入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初中课本涉及的作品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阿长与(山海经)》《故乡》《孔乙己》《藤野先生》《雪》等,除后两篇外,这些作品多采用儿童作为叙述者,展现儿童视野里的世态人情,因此,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来考察中学鲁迅作品,也许对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09,(25)
卓兰花8月16日在《海南日报》撰文:这些天,关于人教版语文教材大幅撤掉鲁迅作品的消息,引来众多争议。争议焦点不外乎鲁迅作品不能在语文教材中消失。据称,语文教材中保留下来的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  相似文献   

15.
一要科学解读鲁迅文本。科学把握鲁迅作品,这是鲁迅文本教学的前提,否则就会误读误教。如对鲁迅作品《孔乙己》的误读,说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其实不然。"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  相似文献   

16.
是“文化遗产”还是“外来文化”──关于《拿来主义》中“大宅子”比喻的本体文小燕关于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拿来主义》一文中的“大宅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认为是比喻“文化遗产”,课本的预习提示也认为《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我校建校初期,在于“中国现代文学”课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虽然这门课有关鲁迅的教学课时还是比较多的,但对鲁迅只能重点分析《阿Q正传》,而中学课本中,鲁迅作品每册都有,多达二十余篇,作为一个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如果对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没有较深的理解和研究,是教不好这些课文的。特别是鲁迅作品思想的博大精深,艺术的多姿多采,语句的含蓄深刻,还有一些比较难解的词和句子,不下点功夫,是不易掌握的。因此,为了体现中文教学的师范特点,为了培养的  相似文献   

18.
据《太原日报》报道,日前,鲁迅后人周海婴、周令飞决定在2009年初开展一项“鲁迅课本教学”评优活动。在与此的相关活动中,他们认为,“鲁迅在中小学长期被误读”。周令飞说,目前选人中小学课本的鲁迅作品达20篇以上,但许多篇目的选择和教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9.
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材有着深厚久远的渊源关系。从20世纪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叶绍钧主编的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到目前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等教材,几乎各个时期、各套中学语文课本都选编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的作家,没有谁能够像鲁迅这样在我国中学语文教育领域如此受到关注,而鲁迅的形象和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在宁波听特级教师黄孟轲上《祝福》一课,感受到其明显彰显了小说文本中"我"的作用。我以为,这种解读更加接近鲁迅写《祝福》的初衷。我在该课的基础上,试补充一些材料和分析,以期对《祝福》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祝福》一课的常规教学无非有这样几种方式:突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来表达对封建社会的控诉;对鲁迅作品语言的赏析;把欣赏的重点落在鲁迅小说中的"看"与"被看"的关系上;把文章的主题定位在"祥林嫂的命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