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整体性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云南傈僳族文化深入探究,在口述历史搜集实践基础上,对傈僳族口述档案进行资源整合研究,总结傈僳族口述档案的种类,挖掘傈僳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从而探索傈僳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在实现傈僳族口述档案价值的同时,更大范围传承其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民族艺术档案是我国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船工号子是反映船工生活的"草根性"原始记录,已成为大运河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其建档保护,让大运河上这一特有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是档案管理与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文章论述了大运河船工号子的历史传承,针对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从档案保护角度提出大运河船工号子的建档依据、目的、内容及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民族文化传承为视角,在阐述满族口述档案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分析满族口述档案保护现状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多举措展开对满族口述档案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民族文化传承为视角,探讨口述档案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阐述口述档案的民族文化传承五方面内容,并进一步说明口述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变异,突出了口述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弥补印证历史、传承社会记忆和教育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南民歌口述档案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但是,这些珍贵的"活态"民歌档案资源,如今因非遗传承人断层、传承方式落后和民歌地域特征消退等诸多原因,变得已经非常脆弱,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研究。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河南民歌口述档案的传承保护策略和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一、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概述 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是指通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相关形式,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内容的具体记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既具有传统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有些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如民间文学)本身就是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蕴藏着非遗诸多的信息资源,为非遗项目的认定与逐级申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证明非遗项目文化价值大小的凭证和依据.因此,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内容,卓有成效地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工作是当代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的创新之举,对传承、延续、挖掘、发展非遗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无文字时代或无文字民族中,口耳相传是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这种世代相传、无形又强大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口述档案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关系密切,并由于二者众多的相似性,口述档案还会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民族文化传承与口述档案问题的提出文化是某一社会群体创造的社会成果,是人类印记的总和,也是民族形成的核心要素。"传承"一词最初是民俗  相似文献   

8.
从徽州三雕博物馆的档案价值研究出发,分别从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等方面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精华,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徽州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丰富多彩。由于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都没有创制本民族文字,因而医药文化的传承以口述文献为主。研究口述医药文献的档案式保护,有利于加强民族医药文化遗产抢救和推进云南非遗工作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和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领域全方位建设视角不仅要关注显性层面的建设,更要意识"大学教学文化"等隐性层面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传承创新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南财经大学名师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实践为例,撷取国聘博导和一些老教师为口述史采访对象,深度挖掘值得传承的教学文化,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名师口述档案工作对于高校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民族文化建设的战略性任务,赋予了文化工作以新的历史使命,为文化艺术事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档案工作是~项记录历史的工作,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反映,那么,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如何记录我区民族文化建设这一宏伟的历史过程,如何保护、传承和延续我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如何加强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发挥文化艺术档案的作用,为现实服务,是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及每一个艺术档案工作者应认真思考并身体力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寻找失落的历史记忆,社会各界开展了一系列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档案工作者也越来越多地开展了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口述档案的挖掘和整理一时间成为较为热门  相似文献   

13.
裕固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是没有文字的,为使其文化得以传承,需要建立口述档案。本文通过阐述裕固族的口头文化,分析其现状,并对裕固族口述档案的构建以及保护进行探讨,以期裕固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玮 《四川档案》2020,(5):35-37
<正>出于编史修志或校庆工作的需要,口述档案工作在高校日渐盛行。口述档案不仅能填补现有文献记录空白,推进校史研究,还可以守护大学集体记忆,传承历史文化精髓。随着口述档案工作持续推进,口述档案资源的文化和教育价值日益显现,其呈现形式更具生动性、内容主题更具多样性、传播效果更具感染力,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独具特色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非遗档案资源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加强对其研究与开发,是当代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非遗档案资源在当代面临着生存困境和时代转型的双重挑战,科学有序地开展档案资源的收录与整理工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我们要重申非遗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的意义,明确非遗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及突出问题,依照分区域、分民族、分种类的档案整理思路,助推非遗档案资源库的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民族艺术档案是地区性民族记忆的组成部分,其具有重要社会价值.本文分析原生态民族艺术档案文化传承艰难的现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传承人队伍建设"旅游开发"档案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市场化运作"等彝族艺术档案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村保存了独有的神秘色彩,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原生性、统一性、完整性为一体的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发掘翁丁村生态档案价值,不仅能保护、传承佤族文化资源,又能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档案的珍贵价值。因此,笔者提出构建"民族生态档案馆"的理念,以探索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各个民族丰富的口传文学作为民众世世代代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传统资源,其中蕴含了群体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与认同。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档案建设具有着多元文化价值,收集整理少数民族的口述档案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开发民族地区的资源、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辽宁是文化大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和孕育出了众多知名的艺术家,但长期以来,针对辽宁艺术家口述史的搜集和研究工作,没有系统而持续的开展。一些珍贵的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随着一些老艺术家的逝去,而湮没流失,留下了不应有的遗憾,所以利用艺术人物口述的形式,可以抢救和挖掘一些珍贵的艺术档案信息资源,为后人积累下丰富的精神财富,为我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档案材料,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隋晓云 《兰台世界》2016,(19):29-30
收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以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历史记忆为目的,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非常重要,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做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制定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规划、建立地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网络数据库、增加专项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