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博物馆与公众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教育是现代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建设的数字博物馆提高了博物馆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有助于促进其公众教育职能的实现。但也应注意数字博物馆只是一种技术平台,公众教育效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如何依托数字技术,实现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数字媒体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受到信息全球化与网络一体化的影响,促使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地发生变革与优化,以期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实现计算机技术与数字传播技术的有效结合,即利用媒体信息综合处理的方式,提高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数字媒体的特点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其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文化遗产日益普遍化,其资源建设、技术赋能、服务供给等亟需通过协同治理实现提质增效。[方法/过程]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论述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提出的合理性;其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论文、政策等文本中析出文化遗产治理中的协同要素,结合数字文化遗产特性构建其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最后,借助案例分析法,选取 Europeana项目进行映射分析,验证上述逻辑框架并探讨其实现路径。[结果/结论]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主要由主体协同、资源协同、服务协同与技术协同构成,并在实践中有所验证。其实现路径包括:缔造多主体合作网络、创设统一化标准方案、打造各色多元资源服务、提供可操作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本论文将运用信息构建理论的科学知识,对其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科学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数字出版机构内容创作和编辑效率的提高,实现个性化推荐、拓展国际市场,提升用户体验和参与度。【方法】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术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实现对人类语言的处理和理解。通过深入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可能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规范,以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结果 /结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新时期数字出版知识服务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数字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湛青  刘遹菡 《出版科学》2015,23(3):86-88
探究长江少年儿童出版集团利用数字技术及云平台实现幼教出版内容数字化和幼教数字出版平台化的思路,分析其与技术商合作分成的模式和图书内容、教学服务、终端产品一体化销售模式,指出这些尝试推动了集团相关数字出版产品的销售,并创建了全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7.
首先叙述了数字音乐图书馆的基本概念,然后针对数字音乐图书馆实施中面临的大量纸介质乐谱的数字化难题,介绍一种新的乐谱数字化技术———计算机光学乐谱识别技术,并对其实现原理和流程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渐饱和,以及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传统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领域,数字阅读运营商也在探索发展新模式。但是纵观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许多网站虽然早已上线,但是其内容仍然囿于"网络文学"的范畴,并没有真正实现数字出版的全方位运营,数字出版的模式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文以豆瓣阅读这一专注于数字阅读的互联网产品为例,对其成功经验做出分析,进而探讨其给数字出版行业带来的  相似文献   

9.
邵安华 《图书馆》2023,(12):42-50
图书馆与数字人文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新文科建设为图书馆向数字人文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政策支持。图书馆吸纳数字人文的人文理性和价值思考,实现数字人文、信息与技术的相互升级,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鼓励更多的利益主体参与图书馆数字人文高质量建设工作。图书馆数字人文是新时代新文科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如今图书馆数字人文相关研究已经在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文章针对当前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调整图书馆工作重点、探索数字技术应用、加大数字人文资金供给、深化人才体系建设来推进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将主题图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整合中,能够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方法/过程]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主题、关联关系和资源标引的基础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主题图并实现其可视化。[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主题图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提供基于语义的整合,并将主题之间的关联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导航。  相似文献   

11.
MPR多媒体印刷阅读出版是以纸质印刷载体为基础的多媒体复合数字出版技术。它将数字技术引入传统印刷出版,实现纸质出版物的有声听读,满足读者通过视听多感官、抽象化与具象化全方位获取信息的需求,是数字技术时代对出版形式的突破。文章从MPR出版物的功能和技术创新出发,探讨其发展优势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介绍VPN技术和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利用VPN技术组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虚拟专用网的可行性,实现方案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高校图书馆应用VPN技术,能有效实现数字资源安全传递和有效利用,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介绍VPN技术和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利用VPN技术组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虚拟专用网的可行性,实现方案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高校图书馆应用VPN技术,能有效实现数字资源安全传递和有效利用,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数字馆藏长期可靠存取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馆藏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集合体。数字图书馆的数字馆藏作为人类文明、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其长期可靠存取是保护人类文明与实现知识传递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数字馆藏的特性决定了其长期存取的难度。文章介绍了解决长期存取问题的技术方法与宏观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统一检索技术在dILAS平台中的实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构数字资源服务是当前数字图书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建立数字资源统一检索平台,为读者提供简捷、高效的检索服务显然是重中之重。文章试图从应用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记录多种成功技术实践,在分析比较目前几种流行的统一检索平台技术的基础上,以国家重点数字图书馆科研项目“dILAS”在深圳图书馆业务及粤港澳书目互查等技术实现为例,详述其统一检索平台的实现机制、关键技术和实现过程,更以相当篇幅介绍了平台的构成、特点和具体技术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各种类型数字资源的研究分析,提出不同类型数字资源的集成方案。设计并实现数字资源集成与服务平台,详细介绍其实现机理和工作流程。以检索服务为重点详细阐述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支撑,以及WebService和Ajax等技术实现。在平台基础上建立可视化资源管理系统,方便管理员对各种资源的管理操作,提高对资源集成的效率,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资源、技术与共享:数字出版的三种基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卿 《出版科学》2011,19(1):28-32
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数字出版已形成了三种基本的成功模式,分别是基于内容资源的模式、基于数字技术的模式和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模式。其中,基于内容资源的模式主要包括高端内容资源、原创内容资源和集成内容资源三种实现形式,基于数字技术的模式主要包括阅读终端技术、出版平台技术和数字权利管理技术等三种实现形式,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模式包括开放存取仓储和开放存取期刊两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数字学术出版作品剧增,但对于该类作品的著作权的侵犯案件数量也在激增,而传统的以著作权法为核心的保护手段并不能实现对于数字出版学术作品的有效保护,现实的困境显示出对数字学术出版进行著作权技术保护的必要性.因此建立全面的著作权技术保护机制,尽快立法实现著作权技术保护的有法可依,并且要克服著作权技术保护手段与传统著作权法的冲突,实现对数字学术出版的著作权技术保护与法律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大东  鲁妍 《浙江档案》2023,(11):29-31
荷兰“共同遗产地图集”极具特色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可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本文在分析荷兰“共同遗产地图集”概况的基础上,认为其具有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开拓创新提供多元化数字服务以及技术赋能加速工作数字化转型等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创新数字服务提升用户参与程度、应用多元技术推动工作数字转型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专题档案数据库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出版标准化是数字出版各个环节和相关行业为了实现最佳秩序而对数字出版发展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可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数字出版标准化有利于数字出版链条上的参与各方实现利益均衡,分工合作,整体降低成本,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技术兼容、数字内容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