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讯     
杨立见 《现代语文》2006,(12):124-124
捐肾救母的田世国:每当我们听到发生在2004年9月有关田世国的故事,都会被这齐鲁大地的铮铮汉子捐肾救母的壮举所震撼。年仅38岁的广东律师田世国,在自己生命周期的巅峰将肾捐给了年届68岁的老母。他说:“我们的生命是父亲母亲给与的,作为儿女,我们能给与他们什么?”  相似文献   

2.
孝顺儿子表态:“一定要救我的妈妈!”田世国1965年出生在山东省枣庄市,父亲田家平在枣庄市矿务局公安处工作,母亲刘玉环是市远大实业公司的一名职工,两位老人均已退休。田世国兄妹共3人,田世国为长子,弟弟田世凯,妹妹田晓致。1999年,田世国带着妻子刘华到广州创业。经过几年的打拼,成为广州国政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田世国工作起来没日没夜,一直没有时间回家去看望父母。虽然身在广州,但他心里时常牵挂着父母。平时,他在外面碰到山东没有的好吃食品,就习惯性地多买几份寄给父母。2004年3月26日,田世国接完弟弟打来的电话后,顿时脸色大变。…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经过3个月的评选,有将近90万人通过网络、信件、电话等各种渠道,把自己心中的感动最终献给了奥运冠军刘翔、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公仆牛玉儒、女公安局长任长霞、青年志愿者徐本禹、为母换肾的田世国、飞机试飞员梁万俊、缉毒警察明正彬、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驻伊拉克前大使孙必干,而感动团体则由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获得。其中对徐本禹的颁奖辞是这样写的:“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的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相似文献   

4.
王冠 《课外生活》2010,(5):24-25
著名作家老舍得知他的母亲逝世的消息,伤感地觉得自己仿佛是放在瓶子里的花,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老舍曾说:“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老舍的母亲一字不识,然而她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了做母亲的职责。老舍深情地说他的母亲是“真正的教师”。就是这样一位“教师”,浇灌出了老舍这样充满人格魅力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5.
轻松做老师     
“我都快累死了,”早晨,气喘吁吁的母亲们常对我说这句话。“从睁开眼睛到现在,我和他爸爸就没闲着,哄他起床,给他穿衣服,洗脸,看着他吃饭,好不容易出了家门。哎!每天早晨都像打仗似的。这不,家里还是一窝乱,被没叠,碗没洗,只好中午再收拾了!”看着满头大汗一脸无奈的母亲们,我一点也不同情她们。有些事情孩子们自己能做,并且还会做得很好,为什么父母却偏偏要替她(他)做呢?一个孩子都累成这样,如何去面对一群孩子呢?我要做一个轻松的老师,快乐的老师,因而我这样要求孩子们: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  相似文献   

6.
一位70多岁的老教授,一向平易近人,和我们一帮年轻人都玩得很开心,有时还十分顽皮,被大家尊为幽默大师。不久前,他百岁的老母亲去世。奔丧回来后,老教授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后来,听他身边一位学生说,自从其母归天后,他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是小孩了。过去总觉得上头还有母亲自己不是一家之主现在母亲走了,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天都要由他支撑,他自然变得稳重起来。其实老教授德高望重,早就是独挡一面的事业有成之人。他不管自己有多杰出,永远是母亲膝下可以撒娇“胡来”的儿子,做儿子是那么舒心的一件事,这一种放心的幸福,只有母亲可以…  相似文献   

7.
佛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题记1很早就读过李密的《陈情表》,里面的许多佳句至今还记得清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着这些肺腑之语,总是感由心生。古今中外,因孝义而感天动地的故事数不胜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宇哭竹生笋,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孝,这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田世国,用身体传递着爱心,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到了慰藉。2一句不经意的承诺,让他成为了170多个小孩的父亲。为了让山区那群贫…  相似文献   

8.
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个9岁的孤儿德比为了寻找母亲,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他每帮助一个人,就请求他去帮助另外10个人。他想以这种爱心传递的方式,总有一天自己的母亲也会成为被帮助的对象。他对母亲的这份深沉的爱感动了整个德国,人们掀起了“十件好事”的行动,德比成了德国的小名人。然而不幸的是,德比却遇刺身亡。在他弥留之际,无数的德国母亲假扮德比的母亲来陪伴他。爱如潮水啊,涌动在每一个人的心房……特殊的寻母之路1994年2月,德国北部城市科部仑兹还是一片冰天雪地。伊特洛孤儿院就坐落在这莱茵河畔,高大的院落肃立…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作文课上,十多岁的小刚写下了自己的理想——做一名理发师。老师提醒他“要有点志气”,同学们笑话他是“没出息的郭师傅”。他哭着问母亲:“我是不是比别人傻?”母亲笑着告诉他:“我的儿子是最聪明的。”  相似文献   

10.
谁都有自己的母亲。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母亲是最亲最亲的人。母亲孕育了子女,用自己鲜红鲜红的血,用自己体内储藏的热力和养料;母亲培育了子女,用自己热切的期盼。用自己谆谆的教诲,用自己生命的全部。母恩如山。用“母亲”这两个字眼来指代伟大、无私、奉献,是再妥帖不过的了。作为一个公民,他也有自己的“母亲”,这个“母亲”就是他的祖国。祖国母亲是孕育公民体魄的沃土。树高千文,叶落归根,祖国是每一个公民的“根”。祖国母亲是培育公民人格的温床。一个成熟的公民,他也许会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但是,改不掉的是乡音,忘不了的是故土,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一喜一怒,都有着祖国留给你的、永远也褪不掉的印记。祖国是每个公民的“魂”。德国的大诗人海涅说:“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这就为我们划出了一道“人”与“非人”的界线。胡锦涛总书记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列于“八荣八耻”的首位,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家访 ,一位平凡的母亲给我的感动让我体会到了身为幼儿教师的幸福……那天 ,去马啸林小朋友家家访时 ,他的母亲谈起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 ,她去幼儿园接孩子 ,孩子跑过来不高兴地说 :“刚才我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帮老师摆放小椅子 ,老师表扬了他们 ,却没有表扬我。”看着自尊心极强的儿子 ,母亲本想安慰他几句 ,可她却对孩子说 :“这是你应该做的事呀!你瞧 ,老师多辛苦 ,你当了老师的小帮手了 ,你应该高兴啊!”母亲的一句话马上令孩子开心了起来。从那以后 ,孩子每天都会向妈妈“汇报” :我又能帮老师做哪些事了。听了这番话…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被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感动。被自己感动,是美丽的起点;被自己感动,是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一名17岁的男生,到心理咨询室来了三次,才将他的故事讲完整——看得出,一开始他有着太多的顾忌,使他难以清晰地表述他所经历的母子关系。母亲生了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了他17年,母亲希望在将来、在感情上也可以如从前一样依赖他;忽一日,他不想承受这种依恋了,他觉得母亲对他的依恋与期待,变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勒紧了他,让他无处可逃,“挣脱”的欲望就在那一刹那蓬蓬勃勃滋生,他不想再做母亲的“漂亮乖仔”了,温馨甜腻的母子关系,就在这一刻剑拔弩张起来……他事实上很内疚,检讨自己对母亲是否过于残酷;他不断地自问:我是否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相似文献   

14.
洪战辉 《小学生》2006,(11):36-37
上小学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为贫穷离家出走了。在母亲离家出走的困难日子里,洪战辉把捡来的“弃婴”妹妹一手带大。从读高中起,洪战辉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十几年。因为他的感人事迹,在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小学时代,特殊家庭里的孩子更是拥有与众不同的小学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为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感动。被自己感动,是美丽的起点;被自己感动,是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每次读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总禁不住潸然泪下。我一直在想,老舍笔下的母亲,不就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农村妇女吗?是什么原因让我每读此文便如此动情?思来想去,惟有两个字——真情。《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正是老舍的真,深深地打动了我,想必也深深地打动了众多的读者。老舍是一位动人的“真者”。作为儿子,他在用真心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母亲。事不须大,惟需有真。多少年过去了,他还那么分明地想着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母亲是如何为自己筹备上学的资金。那时,母亲是“作了半个月的难,含泪…  相似文献   

17.
因被翻飞的小小剪刀理出的各种发型迷住,在一次作文课上,10多岁的小郭刚螂重写下了自己的理想:做一个理发师。这个理想和同学们当“科学家”“航天员”“文学家’的理想比起来,实在太朴实、太寒碜了,老师说他“有点没志气”。而同学们一下课就笑话他:“郭师傅!没出息的郭师傅!”郭刚红着眼睛回到家,他嗫嚅着问母亲:“妈妈,我会不会比别人傻一些?”母亲笑着告诉他:“我的儿子是最聪明的。”“那……理发的人是不是没出息呢?”母亲没什么文化,她想了想肯定地说:“理发也会有出息。”“可是,他们为什么会笑话我……”正俯身从芝麻里拣出杂物的母亲,从儿子的叙述里明白了令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原因,她不知道该怎么来安慰他。突然,一粒长长的、透亮的米粒出现在灰黑的芝麻中。母亲没有立刻把那粒米拣出来扔掉,她拉过儿子,让他看芝麻中那一粒饱满出众的米。“好儿子,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喏,就像这粒米,虽然它很平常,但是我们缺不了它。不管你以后做什么,只要你自己喜欢、对别人有用处,那就不是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18.
做母亲常会替孩子设计未来。“要让我家孩子做医生”“我要让他成为政治家”“将来一定要他进××大学,毕业后在××公司服务”。如此详细安排孩子的未来,便有了问题。为什么呢?母亲虽然不在孩子面前讲明,心里却想着:“要让他做医生,一定得把他教养成沉着、值得信赖的人。”如此把孩子的将来与自己主观期望连接的结果,使父  相似文献   

19.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日子?没有人提醒你,你会记起来吗?--这天是母亲节。在这一天,你和爸爸为母亲做点什么呢?这是我给你出的主意: 1.为母亲准备一个特别的早晨,用家里做的早餐迎接母亲起床。早餐盛在盘子上,还要点缀着她最喜爱的鲜花。2.门铃响时,让她快起床去开门;花商送进了一大束粉红的玫瑰,小小的卡片上,写的是“祝我的妈妈永远年轻漂亮”。注意看她的表情吧。(相信我,她一定感动得要命!)3.为了表示自己的敬意,亲手制作一些形状奇特的贺卡,贴在家里母亲经常光顾的地方,然后在背后写上如“注意身体,别忘了给自己买新衣服”之类的…  相似文献   

20.
精彩句段     
《红领巾》2006,(6)
有人说:“我的母亲没有什么壮举,谈不上伟大。”我要告诉他,他这样说是大错特错。世界上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如果你细细体会,你会发现,母亲对孩子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意。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赶快行动吧!为母亲捶捶背、唱唱歌,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说上一句关心的话语。——《感动》四川双流县实验小学五(3)班刘玺宇指导老师钟先刚妈妈的眼睛是世界上最美的眼睛。每当我撒谎时,她那双瞪得圆圆的大眼睛仿佛在对我说:“真的是这样吗?”所以我不敢撒谎。妈妈的嘴是世界上最会说的嘴。每次我不愿意吃我不喜欢的东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