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土壤碳储量和碳固定是全球变化及碳循环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水稻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水稻土有机碳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的基本资料是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各类型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厚度、容重数据取自<安徽土壤>、<安徽土种>,其中部分土壤容重数据采用的是平均值.估算安徽省水稻土表层有机碳库的储量为0.0918Pg,其中耕层为0.0527Pg,犁底层有机碳库为0.0391Pg.总碳密度为4.167kg/m2,耕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2.655kg/m2,犁底层平均碳密度为1.757kg/m2.  相似文献   

2.
表面加固是防止土遗址风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加固效果的系统评价是土遗址加固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关系到土遗址能否耐久保存.从土遗址加固前后的颜色变化、透气性、渗透速度和深度、力学强度、透水性、土壤孔隙度及孔隙率、重量变化、pH变化以及耐老化性等方面对土遗址的防风化加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土遗址保护工作者更好地选择保护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淹水培养条件下(土/水=2 g/40 mL),研究连二亚硫酸钠(200 mmol/L Na2S2O4)对p,p'-DDT在自然土和Na2S2O4还原土壤中降解历程的影响及机理. 在自然土和还原土中添加Na2S2O4促进p,p'-DDT降解,2 d降解率分别为73%和79%,随后降解缓慢. p,p'-DDT在土壤中降解为p,p'-DDD和p,p'-DDE. p,p'-DDT主要被Na2S2O4降解,Na2S2O4还原土壤产生的Fe2+也有贡献. Na2S2O4与Fe2+体系对修复DDTs污染土壤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陕西南部大巴山地区的基岩、土壤、作物、泉水及地表水中含碘量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本区环境中碘的分布很不均衡,变化较大,包括从极低碘到高碘的多种情况.本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均富碘,岩石的含碘量为 0.7~ 1.9mg/kg.在山坡坡度较缓的基性火成岩分布区的基岩、土壤、作物均富碘,一般为 1.4~ 0.9mg/kg.土壤的含碘量为 0.2~ 2.2mg/kg ;土豆的含碘量为 8~ 1 80 μg/kg.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大巴山区大多数地区的土壤和作物缺碘,特别是碳酸盐岩分布区以及高大山头上部的土壤和作物均缺碘.土壤和作物中含碘量与其分布区的基岩的岩性和含碘量以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同时本区克汀病的分布和发病率与环境中碘的含量和分布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土遗址中,特别是室外土遗址中,地下害虫的种类繁多,为害程度各不相同.对土遗址有较大影响的蝼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活动能力强,潜伏危害不易及时发现,且危害期较长,严重影响土遗址的安全.通过对地下害虫蝼蛄的生活习性及特征分析,研究了蝼蛄的发生与遗址土壤环境的关系、蝼蛄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了目前在土遗址保护中蝼蛄病害防治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土遗址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土钉喷锚支护技术在天水市某综合楼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分析了土钉墙作用机理,对土钉墙的支护方案及施工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通过监测边坡变形及沉降,变形及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测土配方施肥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蔬菜种植长期依靠化肥的高投入获得高产,但是过量肥料带来土壤养分失衡、产量提高受限、蔬菜安全品质降低、成本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土壤养分的均衡,达到蔬菜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温室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固定的土地资源可以通过嵌入到产品中的虚拟土在区域间进行流动。研究虚拟土有利于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全球化。虚拟土的定量测算亟待解决。基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测算甘肃省农产品、畜牧产品、森林和工业产品的虚拟土数量。结果如下。1)糜子、胡麻、大豆、谷子、棉花、油菜、大麻烟叶、当归和冬小麦属于土密集型作物;洋芋、春小麦、高粱、玉米、葡萄、苹果和稻谷的虚拟土比较适中;蔬菜、甜菜和白兰瓜属于土稀疏型作物。2)棉花、油料、稻谷、甜菜、葡萄和玉米农产品的虚拟土分别是5.91、5.67、1.45、0.23、1.77和2.10 m2/kg。牛、马和绵羊三种活动物虚拟土分别是69.28、46.68、48.56 m2/kg。牛肉、羊肉、羊毛和羊绒的虚拟土分别为197.91、115.61、693.66和5.39 m2/kg。葡萄酒的虚拟土为76.84 m2/kg。虚拟土地数量具有累积放大效应,随着产品链的增加而增多。虚拟土的对比关系是:工业产品 > 饲养动物 > 农业加工产品 > 农作物。3)在甘肃省的林地中,阔叶林的虚拟土比针叶林和混交林多。自然林的虚拟土远大于人工林;甘肃省河东地区林地虚拟土大于河西地区。增加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数以及缩短生产周期是降低虚拟土的有效途径,例如发展立体农业,增加建筑物高度。  相似文献   

9.
考察土壤种类、暴露时间及铬[Cr(VI)]含量对蚯蚓体内SOD(superoxide dismutase)、CAT(catalase)和POD(peroxidase)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取黑龙江、山西和江苏3个地区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不同含量Cr(VI)对其进行40天老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中SOD活性差异显著(P<0.05),Cr(VI)含量和暴露时间对SOD活性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与SOD活性差异性相似的是:不同土壤中CAT活性差异显著(P<0.05),Cr(VI)含量和暴露时间对CAT活性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不同土壤中,POD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Cr(VI)含量对POD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暴露时间对POD活性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蚯蚓在黑龙江老化土中暴露初期,POD和SOD活性显著升高。在暴露28天的实验组中POD和SOD活性最高,相应的酶活性浓度可分别达对照组的2.03和1.25倍。同时随暴露时间延长,POD和SOD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而蚯蚓体内CAT活性在各处理中不发生显著变化。蚯蚓在江苏老化土中暴露初期,POD和SOD变化趋势与黑龙江老化土中各变化趋势相近。山西老化土中暴露初期,P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随暴露时间延长,POD和CAT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但蚯蚓体内SOD活性在各处理中不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保持水土、摆脱贫困构成了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两大核心问题.治理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着立地条件差、人口压力大、地域经济落后、投入不足等难点.生态经济治理模式涵盖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替代等多种治理方式,体现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良性结合,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崭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专业英语图书三种常见的分类形式,即分别归入“H31英语”、“H319.4读物”以及归入各专业类目。简要剖析了每种分类形式,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提出专业英语图书的分类当前应归入“H31英语”类、并采用组配编号法,最终应该设立专业英语类目。  相似文献   

12.
浅谈运动处方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近年来国内外常用运动处方的分类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令K为k的有限生成域扩张,v是K的k-赋值,定义了赋值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曲面赋值的完整分类,以及赋值和超越幂级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武术分类及发展探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首先,讨论了现在各种武术分类的缺陷,然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的方法将武术按其主要价值功能分成了三大类:攻防技击武术、艺术表现武术、健身养生武术,并阐明了这种分类的意义,最后,指出这三大类武术将发展为不同的技术体系,成为武术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  相似文献   

15.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将图像作为水印比用序列号和文本在受攻击时容易辨别,但由于其数据量巨大,一般很难完整嵌入.文中提出了一种分级图像作为数字水印的算法.为实现水印图像的嵌入,将水印图像进行了分级处理,一部分作为盲水印在空域嵌入,另一部分作为公开水印在频域嵌入.实验表明该算法嵌入的水印图像完整无失真,同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分类形式,为深入探讨武术的合理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归纳总结了纳米材料的不同分类,简要阐述了纳米材料与体材料物理性能的不同,并对其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真菌分类的发展历史 ,分析了真菌分类的变化发展历程 ,介绍了现代分类技术中一些更新的、更为科学和全面的手段和方法及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依据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现有训练水平,将撑竿跳高与其他田径跳跃及体操项目特征作以比较,认为撑竿跳高不仅反映出体能类项群的特征,而更多反映出技能类项目的本质属性,并提出借鉴技能类项群的训练理论和方法,重新规划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的训练方向.  相似文献   

20.
功能训练体系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丰富功能训练理论体系,阐明功能训练方式,通过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分类学方法对国内外功能训练理论体系进行归纳、提炼并进行分类。结论:(1)功能训练体系横向分为:功能动作系统、功能训练系统、动作纠正系统、激活与再生系统4个方面;(2)功能动作系统包括功能动作筛查(FMS)、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价(SFMA),Y-平衡测试(YBT);(3)功能训练系统由激活与再生、动作模式、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多方向速度、能量代谢、功能性力量、核心柱训练7个板块组成;(4)功能动作练习方式划分为在3个平面内的上肢、下肢、躯干、上肢与躯干组合、下肢与躯干组合、全身参与的6种推、拉、旋转、屈伸的动作模式。本研究有助于剖析与厘清功能训练体系主体内容,明确练习方式,旨在为我国功能训练理论体系提供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