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建筑活动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直接反映,能代表其历史进程、时代沿变、文化积淀等要素。城市建筑活动的建筑形制是公共文化建筑。历史文化是建筑的源,而地域文化建筑是带有该地区典型文化特征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又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因此只有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折射城市文明的经典建筑。  相似文献   

2.
象征对于纪念性建筑的艺术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念性建筑是一个激发观众激情的建筑物,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本文针对现在纪念性建筑存在问题,讨论纪念性建筑的利益、构思,同时,因为"象征"是纪念性建筑的一个主要特征,本文重点讨论其表现手法及其对建筑立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一个建筑体系。作为徽派建筑代表的徽州古民居,其建筑风格具有整体协调性、建筑科学性、装饰艺术性、功能完备性等特性,成为中华建筑的一朵奇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的建筑是欧洲古典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其杰出的成就便是创造了三种不同的古典柱式。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众多建筑的集中体现,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吴斌  单明 《辽宁高职学报》2006,8(2):156-157
校园建筑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园建筑也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建筑文化具有陶冶、教化、激励等功能,对学生的情操有陶冶作用,标志性建筑具有激励作用,历史建筑更为学校带来声誉,并以其浓厚的历史感为学校营造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建筑农民工是建筑业生产一线的主力军,其生活和工作状况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对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与统计的数据,阐述并分析建筑农民工的自然状况、收入状况、生活状况、劳动保障状况,揭示建筑农民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政府规范建筑农民工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雕塑与建筑虽然都有各自独立的发展历史和完备体系,共生也是二者的艺术创作常态。雕塑与建筑的共生关系有其历史演进过程,雕塑与建筑在共生状态下,其相互关系可以分为雕塑引导建筑,雕塑与建筑保持平衡状态,以及建筑主导雕塑等三种类型。通过具体案例对三种类型关系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具体特征进行解读,在更深层次展现雕塑与建筑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南印度的神庙建筑文化底蕴深厚,宗教思想强烈.它的反复精致、厚实底蕴是其他筑所难以匹敌、敢与媲美的.南印度神庙建筑是人类有史以来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大奇观.它对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当然包括中国在内.印度的古建筑主要是神庙建筑.其建筑不再是人类所居住的房屋之类的建筑,而是意蕴非凡的宗教神庙建筑.其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是不可言喻的.  相似文献   

9.
轻型钢结构的“轻”有两个含义,一是采用轻型材料,二是钢材消耗量低。轻钢结构建筑的主要材料是钢结构框架辅以彩色金属压型钢板,由于其框架结构以门式钢架为主,其建筑表现是以门式钢架为基础进行衍化,因而从外观效应上说轻钢结构建筑特色是简捷明快的。一、一体化设计理念(一)、建筑结构设计一体化。传统钢结构建筑的设计都是按着先建筑设计后结构设计的理念进行设计,而轻钢结构建筑由于其特殊的材料和先进的设计软件,得以使设计程序实现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即建筑设计完成与结构设计同时完成。目前,国外知名的设计公司都是遵循…  相似文献   

10.
《房屋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构造形式及细部构造做法的综合性建筑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结合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经济、建筑施工和建筑艺术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确定出"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构造做法,是进行建筑设计及建筑管理等所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同时也为后续的建筑类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1.
根据修文县蜈蚣桥彝文碑所译出的内容,结合桥的实际及地方志中关于建桥的记载,通过明史、明实录和水西安氏谱系等资料印证,证明修建蜈蚣桥等十桥的功劳主要应归功于安贵荣,同时,也考证了蜈蚣桥修建的起止时间,应在1469-1486之间.  相似文献   

12.
无梁殿又称砖殿,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特殊建筑样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安康无梁殿建筑年代为明代万历年间,于清代进行过两次修葺,其样式古朴,建筑特点体现了中国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3.
明代文学正变批评主要在古典诗学与词学两大维面展开:从诗学正变批评而言,明人主要从诗体正变与诗史正变展开了阐说;从词学正变批评而言,明人则着力对词体正变予以了辨分与消解。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为清代文学正变批评的深化与成熟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古代三位清官 :宋代包拯、明代况钟、海瑞入手 ,分析他们的言行和作为 ;对于今天的廉政建设 ,不无借鉴作用 ,对于各级公务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州昔有文庙,建筑崇宏,为一方人文胜迹,其中之《大观圣作之碑》出自宋徽宗赵佶御笔,价值很高。文庙自李唐肇建,经“靖康”兵毁,金朝重修,明成化撤金结构重建,之后皆依此本,基本不易大局。此为其沿革大要。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是我国园林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那时的造园手法和所呈现的自然美是以前任何朝代都望尘莫及的。明清园林艺术自然美有其深厚的道家渊源。是道家文化的历史总结和审美呈现  相似文献   

17.
明代义官赵儒,有"赵千顷"之称,好善乐施,曾是衡水石桥的义务总管,建成衡水石桥后,受到朝廷的嘉奖,赠为义官。整理考证其妻王氏圹志,基本梳理清了赵家的一些社会关系,对研究明末清初衡水县的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入清以来,乐安县流坑董氏宗族在曾经发达的科举业迅速衰落后,以宗族组织为依托,控制了乌江上游的山林和竹木买卖,使族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商贸也成为族人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作为回报,商人积极参与乡村和宗族建设,使董氏宗族得以复兴。  相似文献   

19.
在对《水浒传》成书所进行的研究中,学者历来重视元代水浒戏的价值及其与小说的关系,而明代水浒杂剧多被忽略。明代的水浒杂剧从明初到明末历时比较长,而小说《水浒传》开始广泛流传是中叶以后的事,所以明代水浒杂剧与小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以现存七部明代水浒杂剧的内容与小说的比较为依据,讨论明代水浒杂剧与小说的关系度。  相似文献   

20.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徐霞客精神包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再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应大力弘扬徐霞客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