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压力及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的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存在的压力及心理健康问题已倍受社会关注,从对上海6所大学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运用恰当的应对方式能有效地缓解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发现,因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差别,大学生所受压力的水平和采用的应对策略及对健康状况的作用有着较大差异。对此,就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大学生压力管理对策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74名大学生进行压力状况调查,分析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等维度压力源对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压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是目前大学生感到的最大压力来源;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对压力源的感受存在一定的差异,大三年级是四个年级中承受压力最大的年级。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应有针对性地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有效的压力管理对策化解压力。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高校教育工作已得到广泛普及。伴随而来的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人际关系交往障碍,家庭贫困压力,入学适应能力压力等各种现象,引起当前很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由于心理压力造成的心理犯罪现象也屡见不鲜。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的发展。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大学生心理动态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显著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动态变化,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下,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提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指导方案,旨在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丁冬红  董超 《教师》2014,(2):6-7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世界各国大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长期和负面的压力将引发他们的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而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应激源,过高的学业压力会引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并削弱其学习效能.因此,从学生的学业压力入手,探究学业压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各层面找到缓解学生学业压力引起心理问题的途径是高校教育工作一个长期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压力的冲击,大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前面临诸多问题和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管理人员,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辅导员在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应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并结合自身优势,采取有效方法和技巧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大学生的心灵导师.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高等学校德育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大学生面临着诸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角色转变带来的适应压力等多重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多种文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目标、指导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此研究为针对上海在读大学生群体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经验性研究。通过对六所高校抽样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运用恰当的应对方式能有效缓解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发现,因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高校层次的不同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差别,大学生所受压力的水平和采用的应对策略及对健康状况的作用有着较大差异。并讨论了国内外类似研究结果的异同,进而就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了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当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依据。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0名高校大四女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在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在是否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女大学生社会支持中客观支持与社会支持利用度两个维度对就业压力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最后得出结论:女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就业压力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可通过增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减少其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测量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探讨贫困大四学生的就业压力现状,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相关不显著,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此研究为针对上海在读大学生群体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经验性研究.通过对六所高校抽样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运用恰当的应对方式能有效缓解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发现,因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高校层次的不同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差别,大学生所受压力的水平和采用的应对策略及对健康状况的作用有着较大差异.并讨论了国内外类似研究结果的异同,进而就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面临了严峻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为此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现阶段,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面临心理健康理论研究不充分、目标定位较为模糊、整合理论不完善、工作模式固定,缺乏灵活性四个方面的挑战,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效果,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从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理论基础、更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维以及构建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工作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应督促学生重视心理健康,并且教会学生自我减压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使其对自身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从而在大学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细节展开讨论,提出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效果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人的关注,由于大学生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困境。找出大学生面对的压力,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成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包括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工作时候碰到的难题、时代给他们来的压力等,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困难,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抗压能力,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惑,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全面关注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面临着异乎寻常的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以及情感危机,心理危机频频发生。高校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了解学生心理危机的存在领域、预警对象和心理危机特点,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转移到危机的预防工作上。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及工作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结以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体系及工作机制应为:建立和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学校、院系、学生三级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创立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大力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切实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和竞争也随着不断地增加,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重要的转折阶段,其面临的压力更大,从而造成大学生的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因此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大学生压力转变为动力,从而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实现个体全面发展.下面我们主要进行分析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然后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心理健康指导措施.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高校班主任的首要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心理引发的大学生精神疾病、自杀、危害家庭及他人与社会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重视。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首要工作。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询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