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许多作家都写作了散文诗,出版了散文诗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散文诗的发展渐趋独立和成熟。那么散文诗究竟源于何时呢?按照散文诗的要求,即使上溯至《新旧约全书》、《古兰经》、印度的佛经、古希腊古罗马的诗铭和格言之类作品中,也可找寻到散文诗的质与魂,然而,那时还没有出现“散文诗”这个词。所以我们扩人视野的外国散文诗作,只能是“散文诗”这个名词出现之后。十九世纪的法、英诸国,出现了这个词汇。法国是欧洲文艺的王国,而且多有创新,近代欧洲文艺史上一切新的流派、新的风格,大多数起源于法…  相似文献   

2.
徐成森不仅仅把散文诗当成庸常生活的填充物,在生命延展的意义中,他要让散文诗承受更凝重也更朴素的精神内涵.徐成淼散文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性元素与涅(槃)式洗礼同在.那是一种内视与外视的紧密结合,经由那些色彩浓烈与情感强烈、形象刻画与精心驾驭的篇章,让我们看到诗人的经历书写和经验传达所体现的精神意向.徐成淼散文诗经常出现两个关键词:复活、燃烧,它们是解读徐成森散文诗的一串钥匙.不管是复活或燃烧,我们均能从不同层面领会到徐成森散文诗呈现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散文诗从西方传入我国后,受传统文化的制约,未能彻底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散文诗要走向现代,应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应与散文诗这一文体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散文诗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独立的中介型文体,它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既有诗的精炼,又有散文的舒放。扬弃了诗的外壳而保留了诗的内核,形式是散文,本质是诗。诗的意境是散文诗追求的目标。下面就如何表现这种意境谈谈散文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5.
纪伯伦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散文诗,充满浓郁的诗性和深刻的哲理。从他的生命哲学流程主流——爱与美、生命哲学流程的回落——恨与爱、生命哲学流程的扬起——“博爱”的循环过程中,可以窥视其散文诗的价值所在和他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的伟大跨越。  相似文献   

6.
从艺术渊源上考察,郭沫若散文诗的刨作是吸取了泰戈尔、波特莱尔、列那尔、屠格涅夫等外国诗人的诸多营养,并借鉴了其艺术表现方法的。从诗人表现永恒的主题和运用象征主义艺术表现方法这两个层面上比照、分析屠格涅夫和郭沫若散文诗中某些同类型的作品,可以看出后者不仅从前者那里吸取、借鉴了些什么,而且在艺术上做出了个人独特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鲁迅《野草》的创作,从情感指向到题材、构思、章法、技巧甚至语言表达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屠格涅夫散文诗创作的影响;但同时,《野草》在抒写情感的力度、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表现思想的深度以及运用技巧的完美程度上,都远远高出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从而实现了创作艺术上真正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屠格涅夫散文诗中相当数量的女性形象象征着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艺术观。象征手法是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恰当方式。  相似文献   

9.
当代抒情散文诗的想象空间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指抒情散文诗在行文、情绪、意境等诸方面留给阅读者的审美空白。这种空间常常“被想象为一种距离穿透力。”在国外,美学家奥尔德里奇把“观察到的空间”叫做“物理空间”,把“领悟到的空间”叫做“审美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审美空间”与“想象空间”的内涵应该是一致的。“缀文者情动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接  相似文献   

10.
鲁迅散文诗《野草》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构筑了诗画境界,充满诗的意境美,主要体现:一、含蓄沉郁的文本美;二、诗情画意的朦胧美;三、隽永超越的梦幻美;四、孑然孤行的悲凉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