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曾以“深山古刹”为题,请了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淡墨浓笔画了深山、古寺的全景;第二位则画了深林掩映的古刹一角;第三位却别出心裁地只画了一老僧在山脚下汲水。稍加比较,第一幅画将“深山古刹”和盘托出,一览无遗;第二幅以一角暗示全景,似含蓄而实浅露;而第三幅,似乎离题,但从老僧汲水于山脚,可以使人联想到深山中的古寺,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有人曾以"深山古刹"为题,请了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淡墨浓笔画了深山、古寺的全景;第二位则画了丛山深林掩映的古刹一角;第三位却别出心裁地只画了一位老僧在山脚下汲水。稍加比较,第一幅画将"深山古刹"和盘托出,一览无遗;第二幅以一角暗示全景,似含蓄而实浅露;而第三幅似乎离题,但从老僧汲水于山脚,可以使人联想到深山中的古寺,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作文和绘画一样,都要善于构思,从这个角度讲,二者是相通的。这儿有几则关于画家精巧构思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也许会对你们的作文有所启示。绘“藏”有人给画师们出了一个题目: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煞费苦心,精心制作———有的画出群山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画了群山逶迤,森森古木之中露出了古寺似的塔尖;有一位画师也画了山,画了树,却不见古寺,只在从山中流泻下来的小溪旁画了一位汲水的老和尚。小朋友,你说哪幅画最贴合题意?提示:第三幅。老和尚与古寺紧相关联,他下山取水,寺必在山中,“藏”的意思出来了。第一…  相似文献   

4.
写作角度,是指作者写文章时确立主题、选取材料、写人叙事、景物描写、文体选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同,收效也就不一样。有一个故事说.有人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画深山古寺的全貌.第二位画森林掩映的一角,第三位画一个老僧在山脚汲水。三位画师选取的角度不同,于是就有了画的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5.
古时候,有一位地方官组织本城画师考试,并设立了很高的奖项,让大家都来作同一幅画。考题是:深山藏古寺。大多数画师一看题目,乐了,这还不简单?就立即画了起来。只有一位画师深思了良久方才下笔。最后,画作收了上来。猛一看,大家确实是匠心独运.功力非凡:有人画的是群山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群山逶迤,森森古木之中露出了塔尖。而经过深思的那位画师也画了山,画了树,却不见古寺的影子,只在丛山中流泻下来的小溪旁画了一位汲水的和尚。比赛结果:画汲水和尚的那位画师荣登榜首。  相似文献   

6.
写作角度,是指作者写文章时确立主题、选取材料、写人叙事、景物描写、文体选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同,收效也就不一样。有一个故事说,有人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画深山古寺的全貌,第二位画森林掩映的一角,第三位画一个老僧在山脚汲水。三位画师选取的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古时候,有一个单眼独脚的国王,想要一幅自己的画像。请来的第一位画师画得逼真,还国王一个单眼独脚的本来面貌。可这位画师却因轻视国王招致杀身之祸。国王另请了一位画师再画。第二位画师吸取了前一位的教训,把国王画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国王看了更生气,又以欺君之罪怒杀了第  相似文献   

8.
《懂礼貌的孩子》共有三幅图画。同学们看多幅图写一段话,先要一幅一幅地仔细观察图画,看清楚图画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再把三幅图画联系起来整体看,弄明白重点图画是哪一幅,三幅图画上的内容表现了什么意思。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这三幅图画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取名为小宁)懂礼貌的事,其中第二幅是重点图画。第一幅图画的是小宁在屋外迎接阿姨进屋来;第二幅图画的是小宁在屋里泡茶,招待阿姨;第三幅图画的是小宁在门口送阿姨。按“迎客”、“待客”、“送客”的顺序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把他们怎样想的,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写成一…  相似文献   

9.
规则与自由     
2003年7月,某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了镇组织的交接班验收考试。其中,一年级语文试卷最后一题“看图写话”的题目是这样的: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要求按照“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写三句话。第一幅图画的是草地、马群、蝴蝶、花丛;第二幅图画的是柳树、燕子、稻田、小河、小鱼;第三幅图画的是蓝天、白云、小鸟、羊扎、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系统是教材中的一个难点,在突破这个难点时,我采用了三幅画,一幅是“自然生态环境”图,一幅是“农村生态环境”图,第三幅是“城市生态环境”图。 在讲城市环境时,首先让学生先看第一幅“自然生态环境”图,通过画面分析它的组成要素及其特点,当学生找到组成的要素只有“阳光、大气、水、土地、生物”等时,要强调一下,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11.
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5课第77页,出现了一幅河南洛阳白马寺的插图(如下图),图下释文为:“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老城以东12千米,始建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现存古迹为元、明、清时所建。”笔者认为,依据现在的史料,释文中“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已不合时宜,换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或“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会更合适。  相似文献   

12.
巧对下联     
古时候,某地有一个寺院,名叫十佛寺,里面住着一位爱做对子的老和尚。有一年,恰逢朝廷大考,许多赴京赶考的书生前来寺院借宿,老和尚一时诗兴大发,想出一幅对联考考他们的学识,便以十佛寺为题,写了一幅上联:“万瓦千砖百匠建成十佛寺”,贴在寺院的寺壁上,看谁能对出下联。考生看了以后,冥思苦想,没有一个能对上的。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填空:(16分) 1、宋代有画院,相传,宋徽宗曾亲自出题“深山藏古寺”: ①你认为画题最重要的一个字是:(2分);e砚;d占;e寺. ②你认为下列哪幅画面内容表现题意最好: (4分) a公峰对峙,山谷中琳出寺庙红墙的一角烟的海,云的海; b一座深山,小路曲折,掩映的丛林中,钻出一古庙塔顶; c力深路险,寺院横卧,一老僧柱仗直立,拾首前视; d.拓山脚下,寺院横卧,寺门破败,墙垣残缺,一片烟云; 己离山耸立,烟云紧钦,绿树掩映,溪水涂涂,一位老僧弯腰汲水. ⑧其中一幅最佳的原因是:_、_、_.(4分) 2、假如你写《我们把春天吵醒了》这样的记叙文, ①以描写…  相似文献   

14.
年轻的时候,毕减索的画画得非常好。 有一次他闻讯一所著名的美术学院要招新生。他兴冲冲地赶到那里。谁料学院铁将军把门,却见大门上贴着一张招考通知: 本学院初试由考生完成三幅画。第一幅画一棵树;第二幅画一只鸟;第三幅画随便画什么。三幅画须三天内完成,寄来。  相似文献   

15.
在安徽省小学语文教坛新星评比中,淮南市谢区第二小学校钮维老师执教《丑小鸭》一课的精彩结尾,使整堂课顿时流光溢彩,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如果"天鹅公园"进口处想用"丑小鸭"来作招牌,我们怎么来设计一张丑小鸭的名片。 此名片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妙就妙在“主要经历”即是课文内容的回顾总结。更巧妙之处是教师在“照片”处下足了脑筋,花足了力气。在这张名片下方放了“丑小鸭”成长的三幅图(即课文中的三幅插图):第一幅:丑小鸭出世。第二幅:丑小鸭被欺负。第三幅: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让学生为丑小鸭选择一张形象照。  相似文献   

16.
惟有写真才能感人汪克谦八百多年前,宋徽宗赵佶设立画院,招考各地画师。有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结果了,孔雀在树下啄食掉落的荔枝。赵佶一看,高兴极了,急忙把画院的画师叫来当场写生。画师画出了一幅幅荔枝孔雀图,送给宋徽宗评赏。赵佶看后,说:“你们虽然画得不错...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课《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内容主要介绍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以及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根据本课图文特点,笔者建议采用“图文结合,看、读、说、写”的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要求。一、看──了解图意,比较“狮子”的异同“看”就是观察插图。这篇看图学文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卢沟桥石栏的全景图,石栏的每根望柱上都雕着狮子。另两幅分别是望柱上狮子形状的特写图,有大狮子,也有小狮子。指导学生观察这三幅插图时…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故事讲起: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一位皇帝,他穷奢极侈,荒淫无度,但他却酷爱绘画艺术而且颇有成就。有一次他给宫中画师出一题目让大家作画,题目是:深山藏古寺。  相似文献   

19.
画画与写作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并没有多大联系,但仔细想想,画画却能启发写作。请看下面的故事。给国王画像一个国王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有一条腿是瘸的,他让画师为他画像。第一个画师为他画了一张站得笔挺双目炯炯有神的画像,被国王真实,又更富有美感。而其他同学的文章则太规矩死板了,一点也不新鲜灵动。老画家收徒从前,有一位老画家,晚年乐于收徒授艺。一天,有个青年,不远千里前来拜师求教。老画家便以“风”为题命他作画进行考试。这个青年苦思良久,不知把“风”的形象怎样画下来。画杀了。第二个画师为他画了一张瘸腿独眼…  相似文献   

20.
品味等待     
等待,是一个充满期盼的字眼,是一首飘荡着神秘色彩的乐曲,它像一位画师往往能勾画出一幅幅令人思索的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