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减负”最终要落实到学校,教师是“减负”的主力军。广大教师要提高对“减负”工作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减负”工作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学生负担过重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学生作为公民应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而“减负”与维护学生的权利存在着内在的同一性,因此,应从维护学生权利的视角认识“减负”,并依法推进“减负”。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创新中的"减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大力实施教育创新的背景中,力求理性地把握和持续推进“减负”创新,需要不断开阔视野:克服对“减负”理论认识的简单化与片面化.理性确定“减负”的内涵;客观评价“减负”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洞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体制的竞争性是造成学生过重负担的深层重要原因;把握“减负”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广泛性。  相似文献   

4.
教师“减负”政策的目标是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率。在乡村教师“减负”政策落实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工作时间的延长与缩短、教学工作与非教学工作的平衡、学校工作与社区事务的冲突。它们使得乡村教师“减负”工作难以落实,影响乡村教师队伍稳定。乡村教师减负工作可以从强化乡村教师专业培训、营造良好的校内外组织氛围、赋予乡村教师专业自主权、重视信息技术“赋能”入手,进而提高乡村教师的“抗压”能力,以变“减”为“增”的方式达到“减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减负”主要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减负的重要策略是教师队伍建设 ,“减负”工作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对日本中小学在“减负”过程中出现的“学力低下”、教育质量下降等现象的剖析,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并提出对我国中小学生“减负”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认识 ,以评导向。“减负”一直是党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刚刚跨入 2 0 0 0年的时候 ,教育部就召开“减负”工作电视会议 ,并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减负”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这次《紧急通知》把“减负”工作提到了树立政府形象和教育形象 ,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增强我国在 2 1世纪的竞争力的高度。“减负”工作可谓事关重大 ,刻不容缓。然而 ,时过几月 ,该项工作进展如何呢 ?笔者注意到 ,《紧急通知》发出后 ,“减负”工作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并非不折不扣 ,扎扎实实。有的…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9.
王世杰 《云南教育》2009,(24):43-44
“减负提质”一直是教学中较为复杂的议题。既要“减负”,又要“提质”,这是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把握不住分寸。如何才能“减负提质”,实现“减负”与“提质”的有机统一?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探索与实践着。要实现“减负提质”,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减负”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效果,关键是学校如何把“减负”工作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1.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多的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缺少研究,这成为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因素之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对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进行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动力机制、目标机制和心理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机制的优化,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与美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两者育人观念一致、育人目标协同、育人方式融通,遵循从"劳动教育"到"劳动美育"的关联逻辑,从"局部创新"到"顶层设计"的育人逻辑,从"劳美分离"到"劳美融合"的融合逻辑。职业院校应以"系统化"的实践活动助推育人路径共通,以"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助力育人目标共融,以"科学性"的评价方案助成育人过程共生。  相似文献   

13.
育德是学校德育的本体功能,“减负”是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共同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大学理念、文化自觉、通识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灵魂"、"筋骨"和"肌理",完整地构成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一个完整"人"的教育。文章从文化自觉谈起,通过缩小文化自觉的外延,逐步分析文化自觉对于大学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意义。笔者站在文化自觉的角度,试图从高职教育的现状中探索出人文教育的筋骨和脉络。  相似文献   

15.
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反映的是一地区高等教育在质量和规模两方面的综合水平和实力。在吴玉鸣等人提出的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就其中反映高等教育竞争力的7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将我国的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划分为五个层次。通过区域间的相互比较,得出了几点结论,最后针对结论提出了几条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竞争力、缩小区域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分析"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各自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入手,阐述了"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所凸显的观念更新,以及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变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教育学内涵着并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呈现其生命性,在直面复杂的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实践中,以理论的建构“全息”丰富的世界,以理论的发展提升教育学的复杂性,使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建设与“我”的、“我和你”的生命相互交融,使理论更新与实践变革相互滋养。这具体体现为从“教育学”到“我的教育学”、从“教育学”到“我和你的教育学”以及从“教育学”到“我和你共同热爱、创生、享用的教育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现代化的视域对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进行评价应考虑其"教育性"和"职业性"的价值取向:学习者维度的成长成才之需、院校维度的内涵式发展之需、企业维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之需以及社会维度的"尊劳尚技"氛围之需。高职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教育",参考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现状,高职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客观反映出现实情况、缺失"人"和"文化"要素。在教育现代化检测评估过程中,高职教育现代化监测可考虑单独设置,进行"类型赋能",并在评价理念、评价表述、评价监测、评价关系等方面向"类型教育"取向转变,进一步完善与健全高职教育现代化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根据地原有的教育体系进行了改革,推行了新的教育政策。其中,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从时局出发,走“群众路线”,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在学校建设、减少儿童失学、改变农民对教育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对于当今的中国农村教育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