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同一种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弱电解电离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也越强。”的问题,除了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外,最直观的办法是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导电能力的变化。即冰醋酸在用水冲稀过程中,可观察到由不导电到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的过程。通常实验过程如下:在烧杯中插入电极(碳棒),电极与演示电表(欧姆挡)相连,烧杯中缓慢加入10mL左右的冰醋酸,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观察电表指针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由电阻很大到逐渐变小的现象很明显,但是后来冰醋酸中加蒸馏水浓度变化太慢,指针几乎不移动,老师只好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再加水冲稀,如此往复多次,既浪费时间,冲稀后的溶液也不再有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214页的“实验八”中,要求学生用pH试纸分别测浓度均为1∶4的盐酸、硫酸、硝酸的pH值。在实验中发现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这些酸的浓度太高,不宜做该实验。现将这三种酸的有关数据列表如下(在计算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数据酸的名称项目原始三种酸稀释成1∶4的酸密度(g/mL)摩尔浓度摩尔浓度pH值盐酸119124248-039硫酸184184368-087硝酸141152304-048从表中的数据可知,这三种酸若按1∶4体积比进行稀释后所得p…  相似文献   

3.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原理中抽象的气压变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实验过程的气压变化,通过实验测得红磷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进而求得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气压变化"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阐释了此研究对于中学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基于动态猝灭原理制成了一种新型的"ON—OFF"型铜离子胶束自组装荧光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硫杂杯[4]芳烃(TCA)、苝三组分在水溶液以胶束自组装形式制成.通过考察TCA用量、表面活性剂DTAB浓度、溶液pH值、Cu2+离子浓度和共存离子等影响因素,系统研究了该荧光化学传感器对水中铜离子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当TCA与苝的摩尔浓度比达到1 200∶1,表面活性剂DTAB浓度大于600mmol/L,pH大于5时,该荧光化学传感器对水中铜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检测性能,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铜离子浓度与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荧光猝灭率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分析"属于程序性知识,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这一类问题时往往存在思维障碍。基于知识特点分析,构建了"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分析模型",在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形成分析模型,完善分析模型,并应用模型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认识障碍,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必须要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的角度看,第一章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必要的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和方法(如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萃取、分离和提纯,物质或离子的检验等),学习定量研究的方法(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体验和了解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水为课题,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定水中亚硝酸根离子的含量,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让他们了解科学研究的—艇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注射器和青霉素小瓶设计实验装置检验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而使用电导率传感器检测蜡烛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从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速率、离子的导电能力等角度进一步分析对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用传感器改进物理实验 ,实现了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 ,避免了由于读数或计算的错误而影响实验结果 ,有利于学生从实验结果中发现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上的问题 ,从而继续改进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 ,直到实验成功。在这个过程中 ,便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另外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引进传感器 ,让学生接触先进的科学技术 ,了解前沿的科技发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我在给学生讲《熔化和凝固》的时候 ,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研究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重点研究哪些因素影响了实验图象。并指导学生用温度传感器改进原来的实验装置 ,实验…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传感器在中学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应用传感器进行化学实验不仅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等方面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各种酸碱相互中和的反应热,以及不同浓度酸碱在稀释时的放热,并以此为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及矫正,找出酸碱中和的实际反应热与酸碱种类及浓度的关系,初步推出各种酸碱在中和反应放热中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2.
在"传感器的应用"实验教学中需要相应的教具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效率、拓展学生思维,并帮助学生理解传感器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还要解决分组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文中分析传感器的应用分组实验的原理,从教学实际出发,介绍分组实验的实现方案和自制教具"传感器的应用分组实验示教板"。  相似文献   

13.
练习使用示波器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教材中增加的学生实验。示波器是检验电子仪器时常用的设备,利用示波器能够直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振动、温度、光等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转化成电压的变化,用示波器来研究。2004年全国高考多数省市将使用新课程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实验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在完成课本上的“二氧化碳”教学任务之后,笔者将这一情景素材与课本资源相整合,开发出了“探究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试验方法”的探究性学习课题。本课题强调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猜想、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道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初步学会“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试验方法”。通过动手实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些课堂演示实验,遇到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且安全性差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改进,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还进一步学会突破和创新。比如,在学习浓硫酸稀释实验时,为了说明向浓硫酸中滴水的危险性,按教科书所设计的方案实验,沸腾现象不易被观察。原因是水滴沸腾飞溅起的液滴非常小,并且持续时间很短。  相似文献   

16.
选取体育专业足球队学生(专业组)、非体育专业不运动学生(对照组)和体育锻炼持续一年以上的学生(锻炼组)为实验对象,采用德国h/p/cosmos跑台和美国MAX-Ⅱ心肺测试系统等设备测定其在运动过程中心肺功能各指标及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专业组和锻炼组达到乳酸阈时的跑速、血乳酸浓度高于对照组;乳酸闽和最大吸氧量(VO2max)时的摄氧量(VO2)、氧脉搏(O2P)、每分通气量(VE)、跑速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纳秒和飞秒激光及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氮化苯-溶剂分子团簇的多光子电离和离解进行了研究.通过解决实验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在气相条件下实验研究嘧啶与水团簇的多光子电离.首次观测到该团簇的多光子电离质谱,发现电离后形成了质子化团簇系列,通过团簇浓度随激光强度的变化以及理论计算,阐明了团簇内质子转移过程,以及电荷分布和质子转移过程随着团簇尺寸的变化;首次观测到吡啶团簇在飞秒光电离过程中的质子化和非质子化团簇离子共存的现象.非质子化吡啶二聚体离子的存在及高水平下理论计算表明,吡啶分子之间可以形成C-H…N氢键,对文献中报道的结果给予了纠正,提供了弱氢键团簇中质子转移的一个极佳范例;首次研究并获得了嘧啶-甲醇以及哒嗪-甲醇氢键团簇的多光子实验研究结果.实验发现团簇经激光电离后只产生质子化产物,并从理论计算得到各种团簇的稳定构型,阐明了团簇发生电离后质子转移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18.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等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理论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化学键是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在学生学过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以及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等知识的基础上 ,紧接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之后学习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可使学生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一、实验分析本章只设置了一个演示实验。由于概念较多、理论较深 ,又较抽象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使学生明确本章教材的重要性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要…  相似文献   

19.
气体传感器阵列是一种重要且强大的检测气体和测量浓度的技术。传统的描述传感器响应与气体浓度之间关系的策略是使用一些特定的非线性参数模型。本文使用非参数模型描述传感器响应随气体浓度的变化,有效避免了模型的错误假定。提出一种基于非参数模型逆向预测气体浓度的方法。还提出通过数据驱动选择可调参数的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传感器阵列的实际模型未知或模型假定错误时,非线性参数模型的性能劣于非参数模型,实际数据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传感器在自动控制方面已被广泛应用。高中物理新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实验 ,并作为必做实验 ,这是与现代生活、科学技术联系十分密切的物理教学实验。做好此实验 ,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传感器特性及其简单应用的理解与掌握 ,有利于对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传感器实验板 ,它不仅可以完成新教材中要求的四个实验内容——热敏特性实验、光敏特性实验、光电计数实验和简单温度自动控制实验 ,还可以完成本实验的扩展内容——温控光、温控声、声控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