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逐步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孔子学院作为我国汉语言文化传播的代表机构,对在国际上构建中国文化形象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东盟是我国的近邻,在泰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孔子学院在泰国的数量已经达到12所,为中泰两国搭建了文化交流的大桥,承担着汉语师资培训、汉语言教学、汉语水平考试以及中华文化体验中心等四个职责。本文探析了孔子学院在泰国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以及优化文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叶丹 《新闻世界》2009,(12):114-115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和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欢迎和重视,中国孔子学院的对外推广传播,既满足了他们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同时又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让西方更了解中国。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其他国家语言推广机构的启示,结合孔子学院所面临的一些内部和外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提出孔子学院面对困难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孔子学院不仅是一个语言推广机构,更是一个负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传播机构。从国情、校情来讲,红河学院成功申办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本文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文化产业、新媒体传播以及微观的传播层面,探索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力的提升策略。同时也提出了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保持平等传播心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扬 《新闻世界》2013,(4):292-294
为推进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我国自2004年开始在境外设立孔子学院,至今设立300余所。本文阐释了境外孔子学院在汉语言文化推广中遭遇的办学目的遭误读,办学模式单一和语言文化推广模式遭质疑等困境,探究产生困境的原因,并从加强人际传播、促进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实地调研,调整语言文化传播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化解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认为,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文化是语言表达和传播的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文化的传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全世界迅猛传播。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迅速布建,已成为正在崛起的我国软实力的重要象征。本文通过主流报纸近几年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做个案分析,就报纸中的中国软实力形象塑造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蒋丹彤 《青年记者》2012,(17):88-89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 2004年,中国在韩国首尔(当时为汉城)设立了第一家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机构,并以中国儒家文化代表孔子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为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由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的,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非营利性教育和文化传播机构.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每一种语言都构成一种话语体系,其中蕴含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可以说,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一条重要的途径是了解这个民族所运用的语言. 而汉语是中华文化独特的标识,对外汉语教材在传播中国文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不断加大力度,使对外汉语教材出版规模逐年扩大,结构日趋优化,质量逐渐提升.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推出60多个对外汉语教材出版项目,组织实施“一带一路”对外汉语教材出版项目,推动50种汉语教材进入丝路国家和地区.支持创办1 1个语种的孔子学院院刊,通过中外对照的方式,交流孔子学院办学经验,指导汉语教师教学.还通过举办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表彰致力于汉语推广与海外推广的汉学家.  相似文献   

8.
林鸿 《中国广播》2007,(3):32-34
电台播音主持的语言实际上是宣传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现在国外有些在建立孔子学院,以教授语言为主,也是在传授中国文化。提高播音员主持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对弘扬民族文化大有裨益。推广和提升汉语普通话的同时,还要注意贯彻民族政策,保护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中国通过大规模地建设孔子学院,积极向海外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孔子学院传播中国传统艺术的现状调研得知,目前的文化艺术传播活动缺乏系统规划,受众反馈机制缺失,组织者与受众的互动不够积极,对各类传播媒介尤其是新媒体的开发与利用存在巨大提升空间。因此,应该从传播活动的组织者、传播对象、活动形式与传播媒介等方面做出重大改进,全力提高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两级传播理论为主线,通过孔子学院与路加事件的对比分析,侧重从意见领袖的选取条件、意见领袖接触的信息、意见领袖接触的媒介以及意见领袖效果等四个要素来探讨两者在文化传播的"共通性",试图从历史的维度对孔子学院的海外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关照,以期对文化传播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以明末清初进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为研究对象,从传播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和反馈等层面分析耶稣会传教士的文化传播活动.同时,将当前我国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活动与耶稣会的活动相比照,探索两者在传播规律上的共性与个性,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中国文化印象》的调查数据,探讨海外受众对孔子学院的认知态度,分析受访者特点,从受众角度探析孔子学院对外文化传播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外宣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中国现当代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并以汉语为重要的载体和实现形式.基于此,应该整理并梳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充实丰富自身,形成文化自觉.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理解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描述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故事,传播正能量,使文化潜移默化于不同传播媒介中.还要调查孔子学院作为文化传播输出品的效果,特别是汉语作为外语的最佳传播途径;在研究分析不同国家学习者特点的基础上,开发多种汉语教材,提高语言学习兴趣,实现文化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壮大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官方传播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海外孔子学院的推广、国家形象片的海外传播等。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官方传播有时也会引起海外民众的警惕和误解,亟需构建海外民间传播体系或机制。借助新媒体和民间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为此,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用新媒体技术"软化"传播内容,立体化讲述"中国文化故事";用好民间传播力量,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入海外社区;转变传播战略思维,注重情感传播,构建处理海外传播不利因素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通过文化传播方式得以实现,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孔子学院"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实体机构,逐渐将一个发展、开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全新中国展示给世界,但在文化传播的进程中,孔子学院的发展依然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16.
杨国藏  马瑞贤 《传媒》2023,(22):46-48
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文化传播云参与活动增多,但是文化传播的叙事思维仍较为粗放。在国际传播中,语言服务为文化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文化传播是语言服务的附加价值,新时代的数字语言服务对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跨文化数据分析平台、基于大数据形成中国文化翻译工具系统、创新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路径,数字语言服务能够助力中国文化分层传播,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夏莹 《东南传播》2012,(9):148-149
相较于运作成熟的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文化教育交流机构,我国孔子学院仍是一块有待打造的文化品牌。孔子学院借我国软实力建设之东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同时也开始积极探索以汉语为载具,以文化推广为目的,展现国家友好形象的跨文化品牌运营模式。但学院本身也存在许多品牌建设问题,尤其是品牌宣传与管理无法与其建校速度齐步,长期忽视会影响品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品牌传播原则和方式为切入,探讨品牌传播策略创新问题,为孔子学院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彭梓君 《新闻记者》2020,(4):F0003-F0003
汉语是我国民族语言文化传统的载体,通过汉语的对外教学发展,我国有力地推进了民族文化的全球传播,在更大范围内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认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陈青文著《语言、媒介与文化认同:汉语全球传播研究》一书以多元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为语境,深入阐述了汉语在国际传播中的语言发展、媒介应用和文化认同,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整合了汉语语言文化的全球传播策略,对我国对外汉语传播与推广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下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作为文化产品的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泰国为例,具体研究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现状,进而探讨其发展路径。我们以泰国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从“文化折扣”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受文化政策与民族环境等影响,泰国青年在与中国电视剧接触时,存在受跨域发行的语言差异、中国文化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而影响观感等问题,同时也存在他们对中国现代化生活化等符合泰国青年受众需求的题材、增加观影便捷途径和作品宣传的期待。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产品应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两个方面出发,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特性和背景下受众的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一带一路"战略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作用逐步凸显。孔子学院(课堂)作为中外文化传播的桥梁,向各国展示了中华文化历史的悠久,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形象。各国间互相信任,包括经济上的信任,首先需要建立彼此的联系,互相了解,增进友谊,孔子学院(课堂)不失为各国增进了解的较好方式。本研究以孔子学院(课堂)为切入点,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孔子学院(课堂)建立的时间、数目的增长以及建立国家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国家政策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