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家庭教育的“缺位”难以扭转,社会教育难以配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问题主要落在了学校身上。采取教育叙事研究方式.通过对一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的观察与访谈.探析学校教育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途径。通过学校的制度完善、教育的人文关怀,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意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积极建立各种学生社团,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2010,(6):F0004-F0004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下,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让更多的儿童分享快乐、感悟幸福、共同成长,浙江省妇联儿童部携手家庭教育杂志社、杭州市胃少年活动中心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举办“分享快乐·共同成长”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2010,(9):F0003-F0003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下,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让更多的儿童分享快乐、感悟幸福、共同成长.浙江省妇联儿童部携手家庭教育杂志社、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举办“分享快乐·共同成长”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家长判定式”家庭教育,即家庭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家长陈旧教育观念与儿童成长规律不适应的矛盾”.通过对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解析,倡导建立“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模式来化解这一矛盾.在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中重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最大化地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淑一 《学周刊C版》2010,(12):193-194
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来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此论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助长剂”,并分析如何加强儿童时期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6.
家长关怀异化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关怀异化”主要表现为关怀盲目化、关怀过度化、关怀片面化和关怀庸俗化。家长在给予关怀的时候,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施予恰如其分的关怀是导致关怀走向异化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家长对“关怀”的误读、功利性教育价值观的宰制和错误儿童观的制约。要摆脱异化的家长关怀,必须提升家长的关怀能力,矫正功利性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7.
陈燕宏 《江西教育》2024,(15):13-15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泾渭分明”的问题,二者各司其职,互不打扰。家庭、学校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家校之间的有效合作能滋养儿童的灵魂,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可以立足“和润”视角,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融合,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相似文献   

8.
如何对待儿童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之一。当前儿童虐待的发生率极高、严重程度很大、危害深远,亟待有识之士共襄义举。以关怀伦理重构儿童教育有可能缓解儿童虐待现象。这一论断主要依据于关怀伦理的特质恰好能够满足儿童教育的价值诉求。以关怀伦理为指导的儿童教育应当遵循两个原则,满足三个要求:原则:以责任伦理弥补信念偏执;以“儿童为本”超越“成人优先”。要求:克服文化糟粕;克服意志之战;克服情绪之魔。  相似文献   

9.
国内     
《天津教育》2009,(12):20-20
全国儿童成长家庭教育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旨在提高广大家长自身素质及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家庭内部凝聚力的“成长路·平安行”儿童成长家庭教育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是新华社记者从2009年11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心系好儿童”全国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提出0~3乳婴儿是人生起始阶段,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显示,人类生命的最初三年,是大脑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3岁以下儿童提供充足的食物、医疗服务和认知教育,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以及个性、言语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视。开展托幼一体化研究,改善3岁以下社区散居儿童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让社区非入园乳婴儿享受优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园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立项课题———“家园社区合作优化婴幼儿成长环境”的研究,对社区散居乳婴儿家庭教育进行了入…  相似文献   

11.
唐勤 《成才之路》2021,(11):134-135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家庭教育的特点、意义,探讨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因素及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策略,以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关心他人”看起来是较为陈旧的德育内容,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会关心”具有更为深刻的涵义。关心是一种美德,同时更意味着一种关系。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通过关心关系的建立,培养儿童各方面的品质,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关心他人”看起来是较为陈旧的德育内容,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会关心”具有更为深刻的涵义。关心是一种美德,同时更意味着一种关系。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通过关心关系的建立,培养儿童各方面的品质,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传统幼儿家庭德育以家庭伦理教育为主要价值取向。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领域的增加,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公共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而,以公共道德为核心的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应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价值取向。从家庭伦理到公共道德的转向,需要家长提高认识,改变教育方法,突破家庭场所的限制,走向社区生活,配合幼儿园全方位地培养幼儿的公共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5.
An ethic of care acknowledges the centrality of the role of caring relationships in moral education. Care ethics requires a conception of ‘care’ that differs from the quotidian use of the word. In order to teach care ethics more effectivel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our interrelated ways that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care differ from care ethics: (1) conflating the term of reference ‘care’ with its quotidian use; (2) overlooking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ing caring relationships; (3) tending toward monocultural understandings of care; and (4) separating affect and intellect. Awareness of these conceptions of care supports teacher educators to teach care ethics in more meaningful and relevant ways. We explore stories and their dramatization as a medium to facilitate effective and in-depth teaching of care ethics.  相似文献   

16.
弗洛姆在其代表作《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了理想的家庭教育理念。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两种角色对孩子个性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个体的社会化都发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当前家庭教育领域出现了父母角色缺位、越位、错位的极端现象,严重阻碍了家庭教育的成效。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出发,借鉴于弗洛姆理想的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家庭教育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明确父母角色,实现优势互补;第二,父母双方要把握好爱的尺度;第三,完善父母人格,更好地担当教育之责。  相似文献   

17.
朱熹蒙学教育非常重视对蒙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其始终坚持将传统美德规范贯穿于蒙学教育全过程的训蒙理念,不仅突破了一般家庭教育的关系法则,更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自觉实现,而且还为我们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工作、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教育关怀的充分渗透可以从化解残疾学生的伦理恐惧、培养积极心态与健康人格、改善学校管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同辈群体和谐共处、善用教育方法等多方面提升我国全纳教育的效能。本文对此进行了学理和实践方面的论证。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高职数学课程“智育”与“德育”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作者从更新教育理念、挖掘高职数学在相关专业中“智育”与“德育”因子、构建“智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更新、改进和拓展)进行教改探究。从而促进“立德树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深入落实,形成既可以有效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成长需要,又能影响学生职业道德、学科素养、人格品行、社会价值观的“双育”数学课程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父母日益重视家庭的子女教育功能。但是,并非每一位父母在教育子女上都达到理想的效果。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走入了“重智轻德”的误区。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现象的消极后果不容忽视。因此家庭教育应坚持德智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