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  相似文献   

2.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更是一种新型的创新资源,集聚了高校和企业双重的创新要素,既是科技研发创新的基地,也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摇篮。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人才队伍是大学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流人才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制度环境,科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对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现代大学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并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逐步健全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型管理模式,促进高校人力资源高效配置,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2009年暑期,笔者申请参加了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中学科学辐射培训项目(Summer High School Science Outreach Program)。洛克菲勒大学是一所世界著名的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拥有实力雄厚的科学家团队,迄今为止诞生了2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各个高校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为了适应英语大环境的发展要求,我校大学英语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完善,尤以拔尖人才的培养最有成效。本文以我校2013级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为例,初探适合我校各层次、各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始终是教育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在探讨21世纪的大学教育理念时,也同样如此。培养人的问题实际上体现着教育的价值观。几千年来,在人们思想中起主要作用的仍是选择的教育价值观:国家利用教育作为选拔人才的工具,民众通过教育谋得安身之地或进身之阶。选择教育价值观的最大弊端在于它使得教育成为一个不断制造失败者的机器,人的潜能没有通过教育得到最大的发挥。20世纪中叶,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维果斯基等人提出了一般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智力,特别是在人的…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小康社会赋予大学的使命。作者从大学内部与培养创新人才直接发生关系的教学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创新人才有两个必要条件和当前大学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西部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对学生不进行分类指导,而是"大一统"的教学;把英语教学时间都花在英语语言基础教学上,忽视对学生进行的行业英语教学;甚至不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针对这些情况,文章分析了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倡导构建以行业为导向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实用英语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传承创新大学文化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弘扬和创新大学精神,丰富拓展课程文化、专业文化,繁荣发展校园创业文化,搭建服务引领社会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0.
徐黎 《天中学刊》2014,(4):135-137
会计专业人才是有层次性的,大学会计教育的定位应是培养替代性较弱的高端会计人才。大学会计教育的共性是培养学生的会计理念,使学生学会按照会计思维思考和处理会计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强化会计专业设计性实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爱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灵魂,在大学生德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大力弘扬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大爱精神,通过爱心传承,达到以爱育爱、全方位全员育人的功效.文章论述了大爱文化的内涵和目的,并结合我院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大学大爱文化育人的四条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只有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机制的改革,才能促成个性化教育的开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黑龙江大学为配合教育部本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广泛开展"研究性阅读",为每一个拔尖人才试验班配备了专门的"学术导师",通过引导阅读、组织师生面对面讨论、指导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小论文等系列活动,督促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计划,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以深入阅读和思考为基点,支持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及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高大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性阅读"的实施,不仅在大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给予有效的引导,对大学生尽早选择科学研究的方向起到了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成长为懂专业、有理想、豁达明理的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引进优秀人才,创建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是当前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典范,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保持其科研能力的世界顶级水平,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更是投入了大量精力.如何通过人才引进程序设计体现人才引进的严谨性和灵活性,如何注重人才甄选过程的细节规定体现公正性与客观性,如何在人才服务环境构建中体现人文性与和谐性成为两所大学努力的方向.而人才招募程序的合理性、合法性和高效性,人才甄选中的机会平等,人才服务环境的可持续性成为研究型大学需要探索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英语基础差、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大纲无针对性与实效性。笔者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介绍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剖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师资结构、教学大纲、学生特点等方面阐述了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高校后勤对大学的教学、科研等核心功能的发挥起着服务和保障的作用,承载着"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后勤工作宗旨,明确了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和育人的两重性。当前,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大的格局下,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岭南开发史上,东吴的开发与治理开创了岭南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岭南既是东吴财赋、兵源的重要供应地,也是东吴海外贸易的主要基地,它对东吴政权的稳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6,(3):F0004-F0004
社会学院(原人学院历史学系)是苏州大学(原东吴大学)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下设有历史学、社会学、档案学、旅游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图书馆学6个专业,吴化国际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所2个校级科研机构以及历史研究所、国家研究所、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研究室。  相似文献   

18.
大学除了博大精深的"学问",还需要某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没能体现在考核表上的"精神",更能决定一所大学的品格与命运。"学问"不等于"精神",办大学,必须有超越技术层面的考虑。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还得看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入手,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如何培养大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以适应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以人才为本,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得人才者,得天下。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复旦大学肩负着知识创新、培养高层次人才、参与世界高等教育竞争的重任。复旦大学能否在新世纪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以国内外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的教师队伍;在于能否真正实施教育部提出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九五”期间,复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绩,初步建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师2089人,其中教授492人,副教授766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