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属于全球网络,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将属于博客。  相似文献   

2.
马燕  魏佳 《青年记者》2007,(14):140-141
自从2002年中国引入博客以来,作为一只新锐网络发展力量,博客文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是博客元年,博客成为最流行的话语。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2007年博客数量将接近1个亿,差不多相当于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博客掀起一股热潮,普通大众、社会名流纷纷开博,内容涉及个人心情、娱乐资讯、新闻报料,甚至国家大事。“超级女声”作为文化领域的一次盛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马燕  魏佳 《青年记者》2007,(14):140-141
自从2002年中国引入博客以来,作为一只新锐网络发展力量,博客文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是博客元年,博客成为最流行的话语。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2007年博客数量将接近1个亿,差不多相当于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博客掀起一股热潮,普通大众、社会名流纷纷开博,内容涉及个人心情、娱乐资讯、新闻报料,甚至国家大事。“超级女声”作为文化领域的一次盛事,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博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博客"可以说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一般认为是Peter Merholz在1999年命名的.博客,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这些帖子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所以也称为"网络日志"."博客"的原意是指写Blog的人(即Blogger),但后来逐渐把它用作Blog的中文称呼.  相似文献   

5.
公关是一种低成本的建立信任关系、树立新品牌的武器,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和管理职能.它用有效、正当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最主要的工具.博客的兴起,为公关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本质上说,博客(Blog)是一种信息交流平台与公关应用的媒介,具有即时性强、互动性高以及信息可信度高等特征.因此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接近尾声,网络进入了互动为王的2.0时代,博客的商业应用自然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博客被方兴东引入中国开始了博客文化和理念的启蒙,到2006年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博客服务,意味着博客已经成为基础性的互联网服务,到现在博客在中国已经与全球同步,实现了大众化和社会化,成为全球博客发展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博客文化价值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明 《新闻界》2006,(4):97-97,73
博客现象的兴起已成为了21世纪媒体变革的焦点。据统计,2004年2月,美国在线浏览的成年人中有17%阅读博客网站,而到了2004年11月,这个比例就达到了27%。现在世界上,每5.8秒就诞生一个博客。①一、博客文化一种新的技术在它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时,它也就会衍生成为一种文化。博客也是如此。1、博客文化的形成博客文化的形成与博客技术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博客就其作为信息媒介的性质来说,承载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图片、影像等,传递的是精神、观念和思想,这和传统媒介并无大的区别,但就其技术使用范围来说,它要比传统媒介优越…  相似文献   

8.
博客自2002年首次被引入中国之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普及,成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但同时由于其自身发布的匿名性和传播的自由化使它也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性,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琴 《报刊之友》2008,(9):63-64
博客自2002年首次被引入中国之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普及,成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但同时由于其自身发布的匿名性和传播的自由化使它也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性,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邓劲松  蒋宏 《新闻界》2006,(2):93-94,92
博客,其英文为Blog,即是Web Log(网络日志),源于1998年美国,流行于2000年,2002年被引入中国。《市场术语》对博客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信息共享”开始向“思想共享”和“知识共享”转变。  相似文献   

11.
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正式提出中文“博客”一词,此后,博客真正为广大中国网民熟知。在近几年内有巨大的发展。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2006和2007年被称为“博客井喷年”,它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全自由的网上言论空间。博客可是说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刘琼 《新闻知识》2007,(12):34-36
2002年,以"博客中国"网站的建立为标志,博客这一充满魅力的表达、交流和传播工具正式登陆中国,并在短短几年间风靡全国。博客是以草根阶层为标志崛起的,随着数量的飞速增长,博客家族中出现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博客衍生于"博客中国"至今,博客已然成为互联网上最热门的事物,中国几乎进入"全民皆博"的时代。博客本是一种平民化、草根化的交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闻博客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晖  贾甲 《今传媒》2005,(6):53-53
“Blog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简称网志。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于美国。目前美国博客人气继续高涨,浏览量大幅上升,类别很多,比如战争博客、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群体博客、移动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等。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被称为是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甚至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2.0版应用”或“新闻媒体3.0”。但在这种对网络的乌托邦式想象中,博客的功能和意义被无限制地扩大,尤其是在资本力量的推动和一批网络/技术狂热主义者的吹捧下,使得博客似乎具有了改变世界和社会结构的力量。但这种倡导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理想的型构过程,加之少数网络技术精英的垄断式诱导,使得众多论者和博客写手都在理想中沉浸,而忘记了博客背后的技术社会因素,也忽略了人自身,而将所有的想象寄托于并不可靠的技术之上。博客…  相似文献   

16.
浅析博客中的传播五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 《新闻传播》2005,(5):50-52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与交流方式自2002年登陆中国以来,在网络界和传播学术界纷纷引起一阵风潮,本文试从传播五要素的角度对博客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博客的网络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龙 《新闻知识》2006,(10):70-72
近年来,在博客的快速增长改变网络生态的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对于博客的称呼乃至博客网络存在状态等一些基本的问题还缺少系统性的研究,而这些研究将成为博客现象深入研究的基础。这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博客,目前还没有一种严格的学术角度的定义,大多是对于博客这种事物的一种描述。基本上将博客看作是一种技术层面的网络存在物,有的认为是网站、网页;有的看作是一种新兴的媒体;有的看作是一种个人日记;有的看作是一种网络出版方式。在使用博客的文章中和现实的称呼中,国内对于博客到底是指一类人、一种网络行为还是网…  相似文献   

18.
试论博客时代的自由底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你开博了吗?”,在已经到来的网络时代,网民们打招呼越来越倾向于问这样一句话。博客(Blog)又称“网络日记”,是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集中体现。如今博客被认为是网上的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博客网提供的资料显示,2002年博客首次被引入国内的时候数量不足1万个,而到了2005年底则猛增至1600万个。①博客越开越红火,但因博客而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如:重庆电视台主持人张彤在自己博客中发表文章指责老同学央视著名主持人周涛势利眼,引发网民笔伐②、南京大学陈姓副教授因有人在网上骂他是烂人、猥琐人而状告提供服务的中国博客网,是为“…  相似文献   

19.
《当代图书馆》2006,(2):79-79
2006年被人预言为博客出版年,这种预测的根据来自博客的迅猛发展。百度去年底的报告说,在中文互联网领域,博客站点已达到3682个,博客人数达到1600万。在中国,博客已成为一种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声音,尽管这种声音嘈杂各异,但是汇到一起就似乎成了部分社会群体的呼吸,它来自民间,常被称为大众或草根。而2005年之前的博客还只是一种圈子内的游戏,一种兴趣相投的人在网上聚集、联络和彰显的工具。但是随着新浪等门户网站推出博客服务,建立名人博客,博客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博客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博客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  相似文献   

20.
网络博客的诞生,是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它本身就传达出新的"讯息",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博客的诞生,是一个新文本的诞生,它是多重寓意的蕴涵体,是多面内容的容纳体,是多层意义的集合体,在不同的话语层面,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网络博客的诞生,是一类新符号的诞生,在不同的话语空间,指涉出新的所指含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