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上海地区的学习型家庭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每年都组织全市范围的“家庭学习节”活动,如“2002年家庭亲子共同学习节”的“六个一”活动:“读”、“谈”、“画”、“写”、“唱”、“说”。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我国古代的家庭依次分为“汉型家庭”和“唐型家庭”两种类型,本文指出宋代的家庭类型界于这两者之间,可以称之为“宋型家庭”,而且这种家庭类型在宋代定型以后再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变化。文章考察了“宋型家庭”的结构特征、规模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党代会报告,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工作的高度重视,预示着新征程将谱写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篇章。新时代家庭观是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在内涵上从“如何看待家庭”“建设什么样的家庭”以及“怎样建设家庭”三个视角体现为家国统一的“家庭地位观”、积极和谐的“家庭价值观”以及平等协作的“家庭建设观”,这一内涵也彰显着新时代家庭观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人民性和实践性五个鲜明特征。在践行新时代家庭观的过程中,要注重将宏观布局与微观设计相结合、政策引领与实际调研相结合、道德规范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家庭建设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妇联牵头与协调推进相结合,其中包含的科学方法论意蕴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科学、明确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从生到死都难以逾越“家庭”这一魔方的影响与制约。中国是个重视“家庭”而忽视“个人”的国度,是家庭主义价值观念最发达的典型。家庭的兴衰荣辱与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有罪株连九族,这种观念必然导致家庭强大的向心力。因此,“家庭”为社会普遍关注,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走过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家庭结构、家庭阶层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家庭娱乐方式、缺陷家庭问题”等对青少年的影响,讨论“家庭对青少年成长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提出“家长要与孩子建立新型关系”、建立开放的家庭教育模式,科学而理智地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6.
我国与西方家庭德育文化的两种明显差异□吕静我国与西方家庭德育在人类一些基本问题上,有其共性的一面,即均主张“扬善除恶”、“尊老爱幼”,唾弃“唯我独尊”、“损人利己”。但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决定了我国与西方家庭德育中还存在着某...  相似文献   

7.
超短新闻     
木尔 《内蒙古教育》2006,(12):22-22
调查显示,在我国,低收入家庭中,有26.1%的家庭实行“溺爱型”的教育方式,比高收入家庭高出9.3%。低收入家庭中更有可能存在“溺爱”和“暴力”的两种极端现象,值得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8.
流水 《家长》2009,(8):64-64
每个家庭都会留出“储备金”,但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在未发生特殊状况的时候,家庭“储备金”往往会闲置,这必然影响家庭财富的增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对“家庭软装饰”设计的概念、“家庭软装饰”设计的作用与意义、及其在居室空间中的运用等环节的分析,来唤起人们对“家庭软装饰”设计的重视,提倡“淡化装修、强化装饰”的家庭装饰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家庭大小”、“女性形象”、“男性地位”三个方面论述了部分现代川籍作家“家庭小说”的创作特色。笔者认为巴金关注“大家庭”,反思儒家文化,其他川籍作家多写“小家庭”,反映出巴蜀地域、巴蜀文化的特性,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留守中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我国人口流动的学者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中有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家庭称之为“留守家庭”,将该家庭子女称之为“留守子女”。本文将正在上中学的这些“留守子女”称之为“留守中学生”。“留守中学生”思想、学业及品行状况令人堪忧,笔者认为,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留守中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是加强和改进这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话题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教育”.这就是说本文必须以写家庭对自己的“教育”为中心内容,如果只写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写家庭成员之问的亲情都不合乎话题的要求。同时.限制词语“家庭”也不可忽视。它要求我们所写的应是“家庭教育”.而非亲戚邻里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那种只写家庭之“爱”及亲情而不谈“教育”.或泛论“教育”而远离“家庭”,都是偏离话题的。  相似文献   

13.
玉成 《家教指南》2003,(7):15-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变迁,已将这个细胞分裂成多种形态,本期请透视———“丁克”是英文的译音,意为“双收入,无子女”。“丁克家庭”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育,选择“两人世界”生活方式的家庭。这种家庭模式最初产生于西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欧美各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丁克”浪潮开始涌入中国,一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年轻人开始把“丁克家庭”作为一种时髦来追求。据统计,从九十年代至今,在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丁克家庭”的数量与年俱增,占育龄夫妇家庭总数的10%。这种新出现的家庭形式,…  相似文献   

14.
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把上海建设成为学习化城市”的基础工程,是在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理念下的一种家庭化建设。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可形成又一个渴求知识的环境、营造更浓郁的学习气氛;通过学习也可丰富家庭生活的内涵,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支持,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和健康。  相似文献   

15.
肖之建 《班主任》2000,(6):28-28
“问题学生”传统的称谓是“差生”或“后进生”,具体说就是指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要求相悖,经常给学校、家庭带来麻烦的学生。这类学生在校直接影响班风、学风和校风,如教育不当,将会给社会留下隐患,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对研究、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6.
家庭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使孩子“站高望远”;诚信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使孩子学会“做人”;道德行为习惯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使孩子“成人”。  相似文献   

17.
国际家庭年     
国际家庭年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作出了这一决议,并规定了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家庭年的主题为:“家庭:变动世界中的动力与职责”。联大还规定,从1994年起,每年的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据报道,目前,地球上...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李沧区孩子家长学习和使用《家庭教育》教材之后,家教理念有了明显的转变。为了让家长进一步确立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新理念,区教体局在暑假开展了“家长与孩子同乐”系列活动。全区有300多个家庭参加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合作参加了“家庭才艺展示比赛”、“家庭展风采同乐晚会”。家庭才艺展示比赛启发了孩子要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幸福的家庭,走进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中,使家长和孩子共同感受到:“有家真好”(《家庭教育》栏目之一)。而家庭展风采同乐晚会则把纳凉、娱乐、学习融为一体。孩子借…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学首先是一门家庭人际关系学,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从“核心家庭”到“三代同堂”,家庭人际关系与家庭幸福指数直接相关。每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在追求着两个字:“幸福”。幸福是什么?对家庭而言,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状态,又是一种内在品质,归根结底,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外部状态易得易失,内在品质却相对稳定。家庭的物质是外壳,精神是内核,没有内核的外壳容易破裂。  相似文献   

20.
先进家庭文化及其功能与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先进家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家庭文化是实践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就先进家庭文化建设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