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周文冠 《教育导刊》2007,(10):49-49
幼儿需要多"说".多"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应注意为幼儿创造多"说"的机会,引发幼儿多"说"的兴趣.这不仅是因为发展幼儿语言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更重要的是,幼儿语言的发展需要借助模仿和交流等多种途径并通过"说"的形式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2.
幼儿学习具有"出声数数"、"扳着手指数数"等认知特点.幼儿计算教学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有效地促进幼儿对"数"、"和"、"相邻数"等基本概念的学习,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成人习惯要求幼儿"听话"、 "乖"等,殊不知,如此要求不利于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本文从重新审视幼儿的"听话"这个角度来阐述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正是幼儿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学习.新《纲要》指出,活动的选择与开展要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所以,引导幼儿"会学"要比引导幼儿"学会"更为重要.我认为,引导幼儿"会学"主要的途径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大班谈话活动"鸡蛋从哪里来?",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有关"鸡蛋"的一些卫生常识.有关"鸡蛋"的卫生问题涉及面较广,如:养鸡场、鸡饲料、禽流感以及蛋制品的检验……以上这些方面幼儿通过各种渠道只是略知一二,但总的来说缺乏感性认识.我想,如果老师能为幼儿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感性知识,幼儿会很感兴趣,并且能因此激发幼儿对新鲜事物、对知识的求知欲.于是,我尝试着让"谈话活动"也"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邹霞 《考试周刊》2008,(22):227
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这种"有形"、"有色",甚至于有"情节"的艺术活动中,幼儿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倾诉、表现出来.幼儿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如在操作中,幼儿时而自言自语,时而眉飞色舞,似乎灵感在刹那间的交谈中就产生了.以往我们在关注、挖掘幼儿在绘画方面的创造潜能时更倾向于环境与技巧.而当幼儿的语言在画中蔓延时,我们不得不相信说"画"对于幼儿个性化创造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幼儿出现不当行为时,幼儿教师与家长们常常为怎么惩罚幼儿而苦恼.重了怕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轻了则担心没有效果,幼儿还会再犯错误.本文在此介绍一种名为"time-out"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曾学赟 《江西教育》2022,(11):92-93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生活化",即在幼儿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实施音乐教育.来源于生活的音乐作品,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幼儿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萌芽提供肥沃的土壤,有助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无论是从幼儿的成长目标来看,还是从当下幼儿所处的生活实际来看,坚持音乐教育的"生活化"思路,是一个重...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生成的由来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都喜欢吃巧克力、糖果、薯片等零食,而对米饭、蔬菜等有营养的食品却不感兴趣,尤其是对蔬菜.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进餐时因为怕嚼、怕咽蔬菜而常常拒绝吃蔬菜.我们幼儿园天台植物园种植的蔬菜越长越茂盛了,看着绿油油、生机勃勃的蔬菜,孩子们可高兴啦,唧唧喳喳地讨论有关蔬菜的话题.于是,我们决定开展"蔬菜真好吃"方案活动,引起幼儿对蔬菜更多的关注,尝试进行种菜、买菜、洗菜等活动,以此培养幼儿喜欢吃蔬菜的良好习惯,以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奥特曼》是一部颇受儿童喜欢的科幻动画片.主人公"奥特曼"是集"团结合作、乐于助人、勇敢坚强"等诸多高尚品质于一身、深受幼儿祟拜的英雄.我们将"奥特曼"引入幼儿德育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通过"奥特曼榜样角色感知"、"奥特曼榜样角色认同"、"奥特曼榜样角色扮演"、"奥特曼榜样角色迁移"四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幼儿自然而然并且快乐地接受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评幼儿"学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第二期发表了<幼儿传承儒家文化的途径:由读经向学经的转变>一文,该文认为,幼儿不适合"读"经而适合"学"经,所以应以学经取代读经.其实,该文倡导的学经与读经是一回事,二者都不适合幼儿.  相似文献   

12.
马华 《黑河教育》2004,(5):40-40
目前,许多幼儿园班级规模较大,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很难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幼儿不可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活动内容、时间、方式和合作伙伴."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可弥补这一不足,为幼儿提供一个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在"区域活动"中每个幼儿可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按照自己的需要、方式去选择活动,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幼儿聚集在一个小组进行活动,发展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主动探索习惯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爱心 爱是生命,是力量的源泉,是教育的灵魂和成功的基石.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园长心中的阳光就是对事业、对幼儿、对教师的热爱.有了爱心,才能够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发展的规律,给予幼儿适当的教育,增长幼儿的智慧,健全幼儿的人格,从而达到塑造幼儿心灵的目的;有了爱心,才能够为教师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尊师爱幼是园长工作的力量源泉,因此,园长要本着"一切为了幼儿"的理念,尊重幼儿,关心幼儿的成长;同时园长也要树立服务意识,深入实际,掌握实情,关注教师的各方面需要,时刻把每位教师的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幼儿、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使每个幼儿、教师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学前教育的成功,为幼儿的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因为学前时期是幼儿心理刻痕最为深刻之时期,对幼儿的认知结构有极大的影响.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里,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时,有"前概念"和"直觉"两个亚阶段.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幼儿与哲学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幼儿天生是一个主动探究者,是主动寻求智慧的积极冒险家,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和尝试的冲动,幼儿的心智常能以极其朴素和敏锐的观察力,提出许多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幼儿思维中体现了很多哲学思维的特征,常常不自觉地就运用了哲学思维方法.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哲学"素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意见,争取幼儿的信任.  相似文献   

16.
一、"同伴危机"问题的提出 同伴,是指与幼儿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幼儿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为幼儿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绪、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的 1.提高幼儿跳跃、平衡、投掷等技能. 2.培养幼儿"一物多玩"的兴趣和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教育行政部门严禁幼儿园使用"幼儿教材"引发各方面热议,本文对当前讨论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幼儿教材"概念的误区,指出幼儿园应使用"操作材料",并分析了原应使用的"操作材料"在实践中变成"幼儿教材"的原因,指出应通过规范幼儿园操作材料的选用和加强教师利用操作材料的能力两个方面来正确对待和使用操作材料.  相似文献   

19.
发展幼儿的情感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情感是情绪情感发展、分化和深刻后形成的一种高级社会性情感.发展幼儿的道德情感,我们从培养幼儿"三心"开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年前,我积极倡导我班家长参加帮幼儿记"心情日记"的活动.所谓记"心情日记",是指幼儿将一天中发生的、与自己情绪有关的事情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家长则帮助幼儿记录下他们的语言.活动开展一年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