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乏青少年科学素养评价的指标体系,一直是制约青少年科技教育健康发展和科学普及工作有效实施的瓶颈.以科学素养的“九要素模型”为基础,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框架进行系统的建构,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瓶颈.  相似文献   

2.
刘清 《科教文汇》2008,(18):41-42
科学素养是人才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科普资源,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是青少年科普工作的重要抓手,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开阔科技视野,拓展科学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协作能力。因此,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各学校和教师都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科普资源,大力开展科普实践活动,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余翔 《科技广场》2004,(7):123-126
本文依据研究目的,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当前青少年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途径等视角,自行编制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对江西省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透视出目前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立足干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层面,进行对策研究,为寻求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立军  李亦菲  赵红 《科研管理》2013,34(5):153-160
研究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形成机理对这一特定人群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青少年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群体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教育与学习科学途径等四个方面。路径分析可以同时考查多组变量之间的关系,且对同侧变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中介关系)有清晰的概括。以此为依据,本文结合对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测评结果,采用路径分析方法,绘制了预测形成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路径图。  相似文献   

5.
《科协论坛》2006,21(12):36-36
《2006年湖北省领导干部科学素质调查报告》是第一份有关湖北省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状况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6.
科学少年社     
正百万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平台科学少年社是一个面向青少年,以科学传播为目的,旨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教育类APP。功能涵盖在线科学课程、在线科技竞赛及线下科技活动。让青少年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项目,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受益终身的科学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是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科协公布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表明:每千人中只有14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1996年的0.2%提高了1.2个百分点。虽已是中国5年前调查结果的7倍。但是,和国外相比,差距仍然很明显。我们最新的水平还不到欧共体十年前的水平(4.5%),和美国90年代初6.9%的水平也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文化》2009,(3):56-56
《科学与文化》是一本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社科杂志,内设的栏目旨在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如"新知""、E潮流";拓宽其知识面,如"探秘.真相""、看天下";培养其良好的文化修养,如"百草园";激发其卓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幻想无极限",还有适合青少年口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14)
当今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少年科学院其直接目的就是希望将其打造成少年科技教育的阵地,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后备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少年科学院概况,东莞科技馆少年科学院教育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少年科学院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文化》2009,(2):56-56
《科学与文化》是一本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社科杂志,内设的栏目旨在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如"新知"、"E潮流";拓宽其知识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阐述什么是科学传播以及科学传播经历的三个阶段和三个层面,然后从2001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的结果谈起,说明科学传播的必要性,进而分析科学传播的具体做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
培养青少年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核心素养,是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对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的重中之重,但驱使青少年追求STEM职业的关键性因素仍亟待探索。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年中国四省市学生测试数据,构建多层混合Logistic模型探查家庭科学资本与科学素养对青少年STEM职业期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持有不同家庭科学资本的个体显现出科学职业期望的倾向性不同。父母双方或父亲涉足科学相关领域显著增加其子代追求STEM职业机会优势,但母亲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影响甚微。家庭科学资本只有在具备高水平科学素养或数学相对优势的条件下,才能依赖家庭物质资源、家庭教育资源以及家庭文化资本进行有效传递。Shapley组群分解显示,高水平科学素养是驱使青少年追求STEM职业的关键因素,其相对贡献率达24.88%;先赋性的家庭科学资本相对贡献率较低,约占5.4%。培养和提升科学素养与形塑数学相对优势是驱使家庭科学资本匮乏的青少年追求STEM职业的必要途径。引导青少年形成科学职业偏好,重在增强早期科学启蒙教育,纠正对女性科学职业选择的偏见,注重保障均等享有激发科学家潜质的公平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面向全国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活动,是全国中小学多类科技创新活动成果集中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在校园高墙之上开启了另一扇窗,让科技之光射进了长期封闭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0,(5):2-2
上海市科普基金会希望聚集社会各方资源,汇小涓成江海,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为城市文明的进程贡献力量。上海市科普基金会(Shanghai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undation,简称SSPF),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创办,经上海市有关部门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科普基金管理组织。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为中国工程院朱能鸿院士。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对于增强全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对于深入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调研,基于客观事实的基础,提出科普人才建设、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普活动开展、科普政策细化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08,(9):95-95
2008年8月28日,黄曾新老师在上海科学会堂思南楼报告厅举行围绕"如何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主题的讲座。讲座针对目前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科技创新能力差、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对科学缺乏兴趣等状况,结合近年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创新项目的研  相似文献   

18.
吕艳飞 《现代情报》2011,31(11):79-81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升,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各个人群,其中也包括正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本文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为数据来源,分析了我国城乡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存在的差异,并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可能因素,最后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凯 《科教文汇》2012,(15):26-27
培养大学生担任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我国科普事业奉献力量,也可以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论文根据科技辅导员的基本要求和对大学生特点的分析,提出对大学生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科普网站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是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科普网站使用率较低,使用存在区域差异、认知偏差等问题,科普网站的持续创新和优化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