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宇 《科技风》2011,(5):210-211
当前国内外技术转移主要以大学技术转移为最主要的方式,本文将围绕大学技术转移来探讨一下目前国内外技术转移的模式和特点,着重以其中三种主要的商业性技术转移模式为基点,并对目前世界上较为成功的牛津大学的技术转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技术转移相关条件的分析,论述了技术梯度、转移环境、主体意愿、项目可行性等主要因素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并通过对新疆兵团与外部的技术差距、内部技术水平的不平衡性、技术转移优劣势的SWOT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疆兵团的技术转移模式,即:以政府引导为主市场需求为辅的组织体系,以科研院所为源头内部转移为主的农业技术转移结构体系,以引入为主并以城市和产业园区为支点的二三产业技术转移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北京地区的技术转移活动中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地位。但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转移的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技术转移政策调整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技术转移链条,改善技术转移环境支撑体系。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转移发展模式的优势、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供需合作与技术转移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钢  范保群 《科研管理》1996,17(4):43-46
本文通过对技术转移中的供需合作及其模式的分析,探讨了技术转移的一般过程,指出供需合用是技术转移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技术转移过程实际上就是技术供应方与技术接爱方共同把握合作机会的过程,并建立起基于供需合作的技术转移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5.
创新的桥梁——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现有技术转移模式的特征以及技术转移对企业吸收技术能力的需求,探讨技术转移中介的行为类型和角色,并阐述技术转移中介对技术转移的潜在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硕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1):80-81,85
国际上对于发达国家技术转移动机的研究相对较少,很多对于技术转移动机的阐述都是在研究技术转移的模式、过程和影响的文章中用较少的篇幅进行说明,却没有很深入的实证分析研究。然而,研究发达国家对中国转让技术动机重要性是很明显的,深入了解转移的动机,我们则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更多的外商向中国转移技术,更有针对性的引进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移效应分析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移效应的影响,探讨了投资模式与技术转移的各种组合情况,说明了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单调关系,并由此得到了促进跨国公司提高技术转移效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朱奕  顾宁 《中国科技信息》2014,(21):191-192
技术转移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了江苏地区的技术转移服务主要模式:中介服务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化经营模式,产业化模式,成立新企业模式,成立技术转移分中心模式,二次开发模式,金融投资与创业指导服务模式,科技综合体新模式,国际技术转移新模式。总结江苏地区技术转移服务模式,可以为区域型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和完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技术转移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转移作为支撑.本文在分析了技术转移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以工程项目带动技术转移、进行社会技术引进等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对武汉市开展技术转移的优势分析,解析武汉市技术转移体系的构成及建设现状。  相似文献   

11.
《普罗米修斯》2012,30(2):149-160

Considerable public funding is provided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end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use of shared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water. In Australia, the Land and Wa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LWRRDC) and Environment Australia are significant providers of such funds. These providers tend to judge the value of R&D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m on the basis of whether or not significant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adoption takes place. Researchers involved in these projects are expected to be the prime movers of such transfer. However, it seems that research funders have been guided by over-simplified models of process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by false analogies with the transfer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There has been a failure to recognise that much of the new technology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shared resources, such as water, affects the supply of social or collective commodities, a factor which materially alters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process. Here, processes of transferring publicly funded intellectual knowledge are discussed and modelled, dynamic patterns of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are considered along with factors influencing adoption rates and barriers to adoption, particularly when the supply of social or collective commodities such as water, are involved. Some points from the analysis are illustrated by observations from a sample of LWRRDC-supported research projects.  相似文献   

12.
郑智  李加胜 《科技广场》2012,(7):188-191
知识转移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本质和关键因素,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移方式决定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不同模式。本文按照知识转移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主导下的技术转让与协作服务模式、显隐知识共同协作下的共建实体模式、隐性知识主导下的联盟一体化集成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学专利转化率过低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健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5):97-103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来源,将科技成果转化率限定为专利实施率,基于统计数据和论文文献,推算出中美两国大学的专利转化率数值分别为6%和50%,以"专利转化效率"指标衡量则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专利激励导向和转化机制问题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必要采取纠偏、改革、优化等措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提高专利利用效率,推动科技更好地服务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为客观判断我国技术转移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及改进技术转移体系过程管理,构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评估体系,以此分析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进展、形成的典型经验及存在问题。在借鉴美国、欧盟、英国等国内外技术转移监测评价相关方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特点,兼顾定量定性指标,研究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涵盖组织实施、基础架构、实施绩效、转移通道和支撑保障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并给出具体评估方式方法。评估实践发现,所提出的指标体系适用于国家和区域技术转移体系实效评估。最后提出国家和地方要做好技术转移体系评估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各类评估试点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其技术转移活动将面临转移过程透明度低、难以确权以及共享机制不健全等各种问题,区块链技术因具有共识机制和可溯源等特点,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基础设施。分析国家实验室在技术转移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现实需求,对区块链技术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优势和潜力做了对应的比较,论证区块链技术在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管理场景上的适用性,并对未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管理架构的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对医药领域的三类技术转移利益相关者: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技术转移机构工作人员的技术转移认知与参与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20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三类技术转移利益相关者存在技术转移认知度较差、主观能动性不强、参与度低、专业背景单一四方面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广东省医药领域技术转移水平的提高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通过构建科学配套的政策制度体系、多元协同的技术转化机制和全面流畅的中介服务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国防技术在民用部门的扩散,推动了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升。结合美国实践的成功要素及实际国情,我国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国防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激活科研人员企业家精神、构建多元化科技转化机制、强化信息披露交流以及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六方面着手,深入推动国防科技民用转化,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国家实验室以及类似的公共创新平台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在整个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技术转移效率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当前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研究的进展,对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的各个模式进行了分类及评价。另外,在现有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还梳理总结了可能影响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的因素,并归纳梳理了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与不同转移模式之间存在的关联,从而为指导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本文总结我国需要推进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的实证研究,并且指出价值网络扩散会是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从高校图书馆资源视角出发,以“211工程”及省部共建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考察了高校技术转移、高校图书馆资源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校政府科技投入正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高校技术转移在政府科技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间承接中介作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和文献资源在高校政府科技投入与高校技术转移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科技人才的合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技术转移转化.分析粤港澳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及其对技术转移转化的促进作用,发现目前粤港澳科技人才合作存在团队合作交流方式和渠道单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基础薄弱、科技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仍有不足等问题,同时广东省技术转移转化存在顶层设计不足、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匮乏等问题.结合广东省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出大力开展粤港澳科技人才合作交流,支持多学科跨领域团队合作,建立人才共享、灵活雇佣机制,培养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