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幼儿园素质教育费广洪一、幼儿园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将人的素质提到了国力强弱的决定因素的高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  相似文献   

2.
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自此之后,我国教育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素质教育”,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之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十余年来,“素质教育”频频见诸教育理论报刊和各式研讨会,形成了一股其势汹涌的教育思潮。这股思潮其实是应时代的呼唤而生──一是应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国家建设需要而生;…  相似文献   

3.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人的整体素质很大程度决定了它的文明程度。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人们在进行素质教育中容易忽视对“后进生”的素质教育。对“后进生”进行素质教育应着重实施思想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学习技能教育、实践技能教育、创新意识教育,这样可以全面推进“后进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前人们谈论的话题之一是“素质教育”。的确,“素质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关系到国家兴衰的一件重要的大事。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即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5.
“八五”期间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课题组承担的《北京市小学素质教育“九五”纲要》课题的文献研究之一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背景素质教育研究是社会和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从世界范围看,当前全世界都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性、迅速性,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频繁性,都要求人们要有更好的素质基础。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了突出基本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何浩明、钟晨《素质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天津教育》1995.3),而且很多学者对人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6.
一、数学素质教育及其研究现状   中国的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数学学科教育也不例外。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数学素质教育的口号,首先是在 1992年 12月的宁波全国高师数学会上,就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而提出的。这次会议研讨的结果之一,就是以数学教育研究小组名义发表的《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草案)》的制订,其中对数学素质作了一个界定,即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 4部分。此后对数学素质教育进行的探讨已在国内形成为数学教育及…  相似文献   

7.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陕西省镇安中学纪勇柳斌同志多次讲:“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就把国家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了。然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淹没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学科教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我们于1992 ̄1998年进行了“素质教育操作到位”(简称“教学操作到位”)的课题研究。7年研究表明,要进行某种素质教育,应先揭示该种素质的心理结构,依据心理结构,设计和使用相应载体,通过载体流通,进行心理构建,落在实处,即一种“结构-载体-构建-操作”的教育技术路线。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显著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验研究5年回顾刘宝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验研究是吉林省教育学会“八五”期间的中心科研课题,也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5年来,在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学会的重视、支持下,...  相似文献   

10.
郭树荣 《教育探索》2001,(11):24-25
高职、高专教育有其特殊性,其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建立完整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以此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一、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建立高职、高专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既是高职、高专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依据。近年的研究表明,面向未来社会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全面素质是指身体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基础文化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崔峦一、素质教育──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素质”原本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近10年来,“提高素质”、“进行素质教育”已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教育学词汇,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这里,“素质”已不仅是先天拥有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主要是看该国国民的精神面貌,亦即所说人民的素质如何,所以现在各个学校都把素质教育列入教学重点,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如何在实践中认真有效地实施,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不同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不同,  相似文献   

13.
黄小平 《教育导刊》2001,(11):47-47,28
小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是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新评价机制,这一评价机制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和未来性,而且体现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可见,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1998年,我校作为番禺区实验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小学生综合素质个体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加强科学考评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江苏省滨海县教师进修学校陆洲,钱士同将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的呼声,喊了已有数年(1988年2用柳斌同志在《人民教育》发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文中正式提出),且呼声一年高过一年。其间,国家及省、市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素质教育研究是社会和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就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探讨指明了方向。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人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一)素质的含义教育中所讲的“素质”概念在生理、心理学所讲的素质概念基础上加进了社会和教育的因素,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指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是指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的或宗旨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学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对于农村教育工作者来说,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进行.化学创新教育特别是化学实验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要怎样一种人做我们的教师杨贤江的教师素质观胡列年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其本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主。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明确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研究我国早期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教育论著,可以发现,他认为教师的素质包括以...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育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职业素质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新时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哪些要求呢?根据个人的学习和体会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一、思想品德素质1.坚定的政治思想方向历史教师的政治素质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邓小平曾说:“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这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成…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王义强国,党和国家制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众所周知,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素质的竞争,是国民精神的竞争。提高民族素质,教育是关键,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塑造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教育大计在于教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此,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提高定民族素质,这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按照国家意志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进行训练的过程。素质教育就是把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使物质素质…  相似文献   

20.
几种通行的“素质教育”观点 1.“活动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教育活动。把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用教育目的取代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