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词类信息对词义的自动识别与标注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为例词标注了词类信息,并分词类立义项,这为通过词类区分词义提供了便利。本文通过对词典中多义项词的词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通过词类区分词义所能取得的作用和效果。词类区分词义的作用通过使用词类区分词义和语素义、使用词类缩小词义判断的范围表现出来。词典中,一部分多义词可以通过词类确定唯一义项,一部分词可以通过词类减少义项的数量。本文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词义标注语料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指出了通过词类区分多义词词义所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戴卫平  于红 《现代语文》2007,(12):48-49
翻开任何一部词典,我们都会发现每一个词条下面都罗列着几个甚至几十个含义.这些词义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这一词的意义范畴.最基本、最先产生的是中心义项,其它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例如隐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隐喻意义丰富的词经常是基本范畴的词.汉语词汇中的多义词数量非常大.越是基本、常用的词汇,它的义项就越多,由本义引申出的喻义就越丰富.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就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多义词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二者相同点、不同点。从词汇的角度,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从为语料库标注多义词词义的实践来看,词典普遍存在词义可区分性不足的情况。根据对《现代汉语词典》的分析,本文认为词典中多义词的义项之间存在重叠、相离、包含等关系,这些关系对词义的准确区分带来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词义区分线索不足、义项缺失等形式,降低了词义区分的准确率和可操作性。本文结合词义标注语料数据对这些表现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厘清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系、改善词义可区分性能够提高词义消歧的准确率,同时有助于提高词典编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转喻和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方式,转喻是以邻近关系为基础的以部分代整体,隐喻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以多义词"face"为例,从认知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分析ESL的词汇认知,通过对转喻和隐喻认知理论的简要阐述,结合face这个多义词的词典义项分析和语境义项分析,阐明了其对于ESL词汇认知和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单义词意义的演变可以分为词义的深化、扩大、缩小和转移四种类型,多义同意义的演变可以分为义项的增多和义项的减少两种类型.义项增多的结果,有的单义词变成了多义词,有的义项分化,各自独立成词,有的新义项变成常用义,旧义项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7.
一词多义在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中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多义词的词义扩展并不是任意、毫无则的,而有其内在的密切关系和规律可循。笔者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多义词"云"的语义结构做了分析和讨论,以期客观、系统地解释其中心意义产生、各义项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词义解释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艳 《文教资料》2008,(10):220-221
汉语词汇的词义网络是汉语学习者熟悉汉语世界并形成认知概念的基础.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采用直观释义、以旧词解释新词、根据语素推测词义、语境释义、汉语与学生母语的对比、近义词比较和反义词对比、学生讲解等解释词义的技巧可以加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作者选取两千多条常用词作为调查词表,对河南临颍县方言词义同普通话词义作了比较,主要是词汇意义方面的比较。详于描写与普通话有差别的义项,分析较少。通过比较得出结论:河南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词义方面的一致性远远大于差异性,这也是北方官话一致性强的表现,也显示出近年来推广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多义词的延伸义习得一直是二语教学的难点。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的义项之间存在理据性,强调多义词的认知理据能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加工,提出学习多义词的有效策略是掌握其核心意义并以语义网络扩展至延伸义。为验证原型义和延伸义的理据性联系,本文从原型范畴、隐喻和转喻出发,以词典义项为例,辅以语料库的数据统计,探讨其多义词义项的划分和排列是否遵循认知理据和语义网络,进而提出可行的多义词二语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来自于人的经验和对经验的理解,这种观点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成为分析多义词词义关联的有力工具。英语方位副词和介词通常用来表示人类最基本的经验,如时空概念,词义扩展的隐喻性在这两类词汇中有很好的体现。通过对方位副词up和down,介词in和at的词义分析,展示了词义从"物理"空间到"概念"或"心理"空间的隐喻性映现。学习者一旦了解词义关联的隐喻性,词汇多个义项的记忆将不再是孤立的,割裂的,从而大大减轻其记忆负担,促进词汇习得,并在此基础上对英语的隐喻系统有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一词一义的形成过程是词的制造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个“词的语音形式”的过程。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是新的词义与旧的词音相结合的过程。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都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到同一个“词的语音形式”之中的。词的本义不能“产生出”或“带出”词的新义, 故词义不可“引申”而出。“词义引申”说未能真实反映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进入同一词中的客观过程。古汉语中的多义词皆词义引进所致。词义引进表现为“一义一进”和“一义多进”。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一个系统,词义也是有系统性的.本文运用词汇语义学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字典》中的“拔”(b á)字的动词义项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各义项间的联系及其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大字典》中“拔”(b á)字的动词义项做更系统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14.
词义扩展是人类认知思维的体现。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思维,分别基于事物和概念间的相似性和邻近性而构建,是实现词义扩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多义词教学往往将其各个义项独立,忽略彼此之间的认知关联,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词义扩展的内在机制,并对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培养多义词的认知思维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俄语多义词的若干义项可依据自由-限制,词汇-语法的标准划分为为自由词汇意义,词汇限制意义,语法限制意义,词汇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和熟语意义6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名词在日语词汇中占有很大比例,其中,相当数量的有汉字的日语名词从字形到词义都与汉语名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日语名词与汉语名词的字形词义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加快捷地记忆词汇并提高其日语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词多义现象在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中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词汇习得和教学中的难点。但多义词的词义扩展并非是任意、毫无规律的,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理据可循的。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原型理论,以英语形容词"high"为例来分析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关联模式和内在联系,探索其词义扩展的理据及内在规律,从而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多义词在不同的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对"fire"与"火"的认知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原型词义相同,火的颜色、温度及形态等特点在汉语和英语里被隐喻,经隐喻拓展得来的延伸词义在两种语言里不尽相同。词汇的运用可以注重词义网络结构,统筹把握词语的原型词义与拓展词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周旋”一词的各个义项(义位)出发,用义素分析法找出其遗传义素,并由此找出该词词义引申的线索和理据,理清词义发展脉络,揭示该词义引申规律。  相似文献   

20.
义位是现代语义学的分支——词汇语义学的分析单位,是语言系统中最自然、最小的和最具实效的语义解释视域。维吾尔语的“baq”是一个词义较为复杂的外来词,又是一个极易造成误译的常用多义词。以了解义位为主旨和视角,以实例解析“baq”的多义性及词义翻译,通过对“baq”一词深刻内涵的多层面、多角度分析,以获得“baq”各义项贴切的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