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秦州起义是甘肃天水地区响应辛亥革命的一次重要起义.起义的发动者是黄钺,但为这次起义播下火种、奠定群众基础的则是秦州人陈养源.陈养源1893年中举入仕,1903年辞官到上海开设镜今书局,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加入兴中会,他刊印进步书刊,结交革命党人,参加革命团体,向家乡青年寄送书籍,传播进步思想,从而为后来秦州起义的发动打下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组织群众号召推翻腐败的清王朝,争取民主和自由。一批又一批革命党人,在革命思想的激荡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起义中去。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就是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林觉民等革命党人牺牲自我,舍弃家庭,为了大爱的至上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鼓舞着他们为了建立民主自由富强幸福的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甘肃临时军政府在"维持共和、救济人民"的宗旨指导下,从政治、军事、财政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四个方面颁布和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保证了临时军政府的安全。在内容上既体现了宣扬民主共和、促进民生发展的宗旨和目的,也继承了此前秦州自治的一些思想和内容。从总体上看,甘肃临时军政府的进步性是值得肯定的,他是甘肃第一个真正的共和政体。  相似文献   

4.
清末徐绍桢任新军第九镇统制时,上奏清廷论述实行征兵制的好处,并率先在第九镇推行,使第九镇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为提高,号称“南洋劲旅”。同时,革命党人假征兵制而源源不断地进入第九镇,革命风气迷漫全镇。徐绍桢因此与革命党人有所接触,同情、提拔、重用、保护革命党人,最终在辛亥革命高潮时毅然起义,统率江浙联军攻克南京。  相似文献   

5.
196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前夕,天水诗人胡楚白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过和耳闻目睹的事实次第写出《秦州光复见闻杂咏》二十首,多层面反映秦州起义始末,"直可作为辛亥革命在秦州的史料来读"。但秦州起义过程复杂,诗体表现,毕竟难以尽述事件厚委,因此结合相关史料对"杂咏"逐一疏证方可窥见其所咏事件之全貌,也可佐证衡量"杂咏"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隋唐时期,今甘肃天水市被称为秦州,其治城是陇右东南部地区的经济、政治、交通、文化中心。隋唐300多年历史中,在秦州先后建置有秦州总管府、秦州都督府、秦成两州经略使司、天雄军节度使司等地方高级管理机构。秦州因其所处的重要地位,成为隋唐中央政府经略陇右东南部地区的桥头堡,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生,博览了大量的中国古书,在实践中形成了两个明显特点。 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书中之义 在中国大量的古籍中,对历次农民起义及其领袖人物大都持否定态度。毛泽东却相反地给了很高的评价。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曾明确指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到“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刘雁翔教授撰写的《杜甫秦州诗别解》一书于2012年12月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唐乾元二年(759年)诗圣杜甫流寓秦州(甘肃天水市)所作113首诗作的注解之书。按内容性质分为七辑:第一辑秦州杂诗之什(20首)、第二辑遣兴之什(15首)、第三辑交游之  相似文献   

9.
一、残酷的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正当太平天国与清朝封建统治者在南方展开生死搏斗之际,陕西爆发了震动全国的回民大起义。这次起义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清政府残酷的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政策的必然结果。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农民的压迫和剥削本来是极其残酷的。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支付巨额的战费、赔款和弥补对外贸易上的亏空,更加紧了对劳动人民的搜刮和掠夺。陕西省是全国赋徭繁重的地区之一。自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原为清政府饷源所在地的江南  相似文献   

10.
清末反动统治下陕西社会矛盾空前尖锐,为辛亥陕西首先响应武昌起义奠定了社会基础;反清意识源远流长,为陕西首先响应武昌起义打下了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前存在于陕西下层社会、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反清力量——哥老会和刀客,是革命派联系劳动群众、首先响应武昌起义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宪政运动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自治是其基础。甘肃宪政运动因前任总督升允的抵制而迟滞不前,升允在被开缺之后,继任者长庚出于时间紧迫,便采取变通作法,一边为地方自治做准备,一边调在陕西渭南作知县、在任期间自治已办有成效的张世英来甘,先在其本籍秦州试办。由秦州自治规划及其依凭的思想资源大致反映出主持者对地方自治的基本理念,同时从秦州自治引发的社会各阶层的反应中也能了解清末当地的一些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辛亥革命时期,以国民教育为基础的新式教育全面展开;教育体制得以革新;实践教育取得长足进步,这些变革直接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重新审视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变革,对当前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末新政是清王朝在统治风雨飘摇之中采取的自救改革。张荫棠、联豫等人在西藏推行的新政便是在清末新政这一重大背景下进行的。清末新政法制出台法规全面,涉及西藏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等等,但由于腐败的满清王朝即将覆灭和财政紧缺,新政法规很多措施并未实现。最终,清王朝覆灭,新政流产。  相似文献   

14.
在推翻清王朝的武昌首义中,有一位几乎被人们遗忘的重要人物,他就是来自贵州的少数民族领导者、武昌起义副总指挥——王宪章.他不仅是武汉主要革命团体文学社的副社长,而且是起义的实际组织者,对辛亥革命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宪章(1888-1914年),原名王应贤,出生于安龙普坪乡的一个苗族家庭.16岁时考入深受革新风气影响的兴义府中学堂,在那里,他阅读到许多宣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由此萌发了反清救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杜甫《发秦州》诗有"汉源"一词,明清注家多以为是同谷别名,将其地望定在同谷(成县)飞龙峡。据唐于邵《汉源县令厅壁记》所载,"汉源"是在乾元元年(758年)由"上录(禄)改名汉源"的,故治在今甘肃西和县境内。孙启祥先生在《杜甫研究学刊》撰文《〈泥功山〉属秦州纪行诗吗》,提出泥功山不在成县,而是指徽县青泥岭。然而,成县西北泥功山至今称之,其北麓是杜甫由秦州南入同谷的必由之路,有古代碑刻为证。  相似文献   

16.
陇南书院是道立书院,由巩秦阶道兵备道董文涣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创建。光绪三十年书院废止,改设学堂。陇南书院以治经与治事并举的实学为宗旨,加上有"陇南文宗"之称的秦州鸿儒任其昌主持,使之成为甘肃著名学府,对以秦州为中心的陇东南地区文化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是以书院为导源形成了不少地方名校;二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三是倡导了一种经世致用的学风。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在山东首义于烟台,是由于烟台地理位置的重要与经济的发达、革命党人富有成效的组织活动、革命舆论宣传工作十分充分、武装斗争为主并争取了各种力量的支持与援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七月,杜甫由华州弃官西去,客居秦川(今甘肃天水市),在这里住的时间很短,一共只有三个月.由于自身经济困难,他前投奔的杜佑和赞公的生活也不优裕,都未能给他以较大的帮助.他本曾打算在此营建牺身的草堂,因而未能成功.所以,诗人在秦州生活得并不愉快,主要依靠采药和卖药来维持生计.他在《发秦州》诗中即说:“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应接非本性,登临未消忧.”当时,诗人的健康状况也不如以前,使他简直无法在秦州呆下去,加以吐蕃的势力已经逼近洮州、岷州,不时传  相似文献   

19.
3月2日至12日,我校马列教研室为中共党史研究生举办了民国史研究讲座,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民国史研究室副主任韩信夫副研究员,着重就民初政争和北洋军阀问题讲了一些新颖见解。(一)关于孙中山的辞职,他认为,不应当过分强调袁世凯的逼迫,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势力不雄厚,财政问题解决不了,帝国主义不支持,革命党人反满思想严重等原因造成的。(二)关于宋教仁他不同意学术界认宋为议会迷的观点,认为宋是辛亥革命失败后继续革命的革命党人。议会是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采取的斗争形式,资产阶级如不利用,就会被别人抢走,就等于放弃阵地,当时,  相似文献   

20.
洋务派的体育价值认识与行为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价值认识与行为选择是辩证统一的。洋务派为了走出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清王朝统治,产生了"练兵"的体育需求,在中西体育功能属性的比较中选择了引进"洋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