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几年来关于新疆艾滋病患者在全国以艾滋针、含艾滋血食物等方式传播艾滋病的谣言此起彼伏,隔段时间便反复出现,在民众间形成了极大的恐慌并有激起民族矛盾的潜在可能。本文从谣言的反复谈起,对新疆艾滋谣言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从信谣者的角度分析其令谣言反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3-2009年的艾滋病报道的话语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的艾滋病报道有三个深层特征:一是报道立场本着我们/他们的分野,二是所体现的态度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这两点通过分析艾滋病报道的语词表达得出。通过分析谣言变成现实的报道中的引述,中国艾滋病报道还有第三个深层特征是媒介的艾滋病报道是谣言的谣言。  相似文献   

3.
赵芳 《新闻爱好者》2011,(10):135-136
关于"抢盐"事件,最早一条新闻出现于2011年3月16日凌晨2:36——搜狐网转载的《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美国人开始抢购碘化钾》,说的是美国人抢购食盐的事。但是没想到的是却给中国人提了个醒似的,有个别心怀鬼胎的人也利用这篇新闻开始散布食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并且这个谣言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17日上午,全国各地开始发生"抢盐"风暴谣言能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也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4.
赵芳 《新闻爱好者》2011,(20):135-136
关于"抢盐"事件,最早一条新闻出现于2011年3月16日凌晨2:36——搜狐网转载的《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美国人开始抢购碘化钾》,说的是美国人抢购食盐的事。但是没想到的是却给中国人提了个醒似的,有个别心怀鬼胎的人也利用这篇新闻开始散布食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并且这个谣言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17日上午,全国各地开始发生"抢盐"风暴谣言能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也是有原因的,日本9级大地震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谣言,指的是在网络上,尤其是社交媒体中,迅速传播的虚假言论。这种言论是一种误导性的信息,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攻破公众观念,其导致的结果可能会很严重,甚至有潜在危险性。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谣言谎言在网络流传,引发社会关注。从"女干部携巨款潜逃加拿大",到"艾滋病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再到"女大学生求职被割肾",这些信息耸人听闻,最后都被证明是不折不扣的谣言。从国家互  相似文献   

6.
公共安全危机中谣言传播现象透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永新 《新闻界》2002,(6):17-19
4月23日,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首起被告人利用恐慌心理、谎称针管内是艾滋病毒而对被害人实施抢劫一案,一审以抢劫罪分别判处两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三年和十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天津“扎针事件”总算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①但这一事件却留给人们许多的思考。今年年初,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天津街头使用针状物扎人。谣言称这一事件是艾滋病感染者报复社会的行动,所用的针是沾有艾滋病毒的,一时间满城风雨,人人自危。谣言的散布使天津这个900万人口的城市“街道呈现出罕见的冷清,天津市民的眼中增添了从来没有过的警惕”。这…  相似文献   

7.
李晓蔚 《新闻世界》2012,(8):290-291
谣言,即所谓广泛流传的、未经证实的事实或诠释,人们对此通常的理解是谣言“起于无知”并且“止于公开”,认为真相一出谣言就会崩溃,而本文称为“以假为真”的新式谣言与传统的“信以为真”的谣言有很大的差异,它是“起于智者”、“传于智者”的,并且不会随着真相的出现而失去其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8.
李硕 《新闻前哨》2014,(5):78-79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一般受众的信息传播地位,尤其是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为受众提供了民意表达的平台,随着网络信息量呈爆炸式的增长,网络谣言也应运而生,如某地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食碘防辐射、  相似文献   

9.
情绪在谣言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早期研究关注的是广义上的情绪,涵盖了认知、感受和行动,后来的研究关注狭义的情绪。早期研究注意危机情境下人们传播谣言时的丰富心理反应,焦虑仅仅是其中一种情绪,而后来的研究专注于焦虑和谣言传播之间的关系。基于现代情绪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谣言研究的相关成果,这里围绕狭义的情绪感受,延伸至广义情绪,以食品安全谣言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方法,对情绪在谣言传播中的可能性作用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认知上,人们的情境认知使得人们对谣言的传播总体上非常理解,并采取"宁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高度预防原则;一个人知道的谣言越多,或越认为是真的,越可能传播谣言。情绪感受上,一个人对情境的情绪感受越多,越可能传播谣言;谣言在一个人心里引起的情绪越多,越可能传播谣言。具体地说,对情境感到愤怒或生气、恐惧或害怕、伤心的人越多,谣言可能会被传播得更多;对谣言信息感到恨、担忧、焦虑、愤怒或生气的人越多,谣言越可能被进一步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0.
杨宏 《东南传播》2020,(8):116-121
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基于140个大学生家庭的亲子配对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亲子双方在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上存在着鲜明的素养代沟,并且在不同类型的网络谣言上,双方呈现的差异会有所不同。其次,这样的素养代沟在网络谣言的查证偏好上同样成立,并且亲子间存在着数字反哺的现象。最后,亲子双方在网络谣言辨别能力上的素养代沟与亲代年龄、子代年龄、亲代受教育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亲代主动查证的偏好以及亲代公共渠道查证的偏好也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卡普费雷说:"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谣言这个媒介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隐患,对谣言的传播学研究日益增多。谣言传播必须要有人,所以受众心理研究就颇为重要,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看到受众个人与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本文以河北"神收童男童女"放鞭炮吃黄桃辟邪谣言为例,着重分析了谣言传播中的受众群体心理和影响受众群体心理的因素并提出了谣言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768年正值康乾盛世,但"叫魂"妖术谣言却在这一时期被广泛传播。盛世之下,谣言为何会肆虐传播?对叫魂犯的清剿缘何成为一场闹剧?透过妖术谣言,可以看到富庶之地民众的恐慌是谣言产生的隐蔽逻辑,信任缺失的地方官员只能亦步亦趋地应对谣言,极度猜疑的统治者将谣言解读为政治阴谋。这个社会的信任危机促使一种潜在威胁的妖术恐惧演化为一种实在的生存斗争。  相似文献   

13.
正本质上,人们传播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是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错误消息的大市场里,合格的谣言像流行病似的流存下来。成功的谣言有哪些规律呢?规律:成功的谣言让我们焦虑和情绪化。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新奥尔良,城市被洪水淹没,也被谣言淹没。在焦虑的氛围里,滋生着可怕的谣言:体育馆里躺满了被杀的婴孩和成堆的尸体。更不幸的是,国家级媒体把谣言当作事实报道了出去。为什么这些故事蹦出来了?恐惧滋生谣言。一个群体的集体焦虑越严重,就越容易变成谣言工厂。我们通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传播扭曲效应?也许都听过一个游戏,ABCDEFG几人站一排,A对B耳语,B再传给C,依次传话,到G必定与A原话大相径庭。这就是"传播扭曲效应"引发谣言。传统观念认为,这往往是通过口头传播才会发生。然而,以下这则"一条标题引发的谣言"案例,却让人惊异,这条谣言产生的"流水线"上,竟然挤满了媒体编辑。究其原因是,转载过程中,标题被重新编辑,产生了"传播扭曲效应"。有媒体人评论,在这个缺乏耐心、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中关于谣言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常态话题。在当下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谣言的散布和传播也开始转移阵地,微博成为重灾区,被人冠以"谣言制造机"的尴尬名称。本文将以微博谣言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考察微博中谣言散播主体的特征、利于散播的原因,以及整顿微博谣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偶然在《新闻记者》读到余秋雨在唐宁新闻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以真实来弘扬道义》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因为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余秋雨说:“媒体之中的人有时候还不太注重真实。报纸是新闻媒体.大家把你当真实的源头(但是有的报纸却传播着各种各样的谣言。政治上的谣言在我们中国媒体当中不多,经济上的谣言也比较困难,比较多的谣言是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这两个领域谣言特别多。” 确实如此,《中国青年报)2000年8月7日第2版刊登的“入选三甲被逐三峡,落标产品浇铸大坝”一文。存在严重失实,造成严重影响,又不得不…  相似文献   

17.
"谣言是这个世界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字出现之前,口传媒介是社会唯一的交流渠道;但社会发展到了现时代,功能强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的出现未能消灭谣言,相反却成了滋生谣言的温床.  相似文献   

18.
网络谣言既具备谣言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网络谣言的内容基本都同那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有关,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如果处理不当则危害比较严重.因此,政府、大众媒体、网络媒体和网民应该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为消除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谣言是这个世界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字出现之前.口传媒介是社会唯一的交流渠道:但社会发展到了现时代.功能强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的出现未能消灭谣言.相反却成了滋生谣言的温床.  相似文献   

20.
米楠楠 《新闻前哨》2022,(20):77-78
谣言是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谣言信息层出不穷,逐渐形成了规模空前的“信息疫情”。而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个主导谣言传播的人物即“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受众主要的信息源;他们对于信息的筛选、传播等行为,在一定层面上直接决定了信息接收者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态。因此本文从疫情期间“意见领袖”在媒体平台主要以人际裙带关系的方式进行谣言散布和传播为例,分析其影响并且提出整治措施,以期为今后社会突发性事件的谣言传播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