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最高目的,强调生命创造体的主体地位。从教育目标、培养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可以看出人文教育是近代教育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人文主义叙事话语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性语境中,作为人文主义话语构成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是一组超越时间、重复出现的“主题”。当代人文主义话语由此构成三种倾向: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人文主义。他们多元互补地创造了人文主义的叙事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3.
人文主义教育是职业教育之魂,技术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之体。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重申了人文主义教育。基于此,反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因人文主义教育丢失导致的"单向度的人"、技术异化将人"遮蔽"等现象,发现职业教育急需借助人文主义教育达到"返魅"、发展"生命技术"、创造"整全的自我"。鉴于此,通过将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为"生涯导向"、目标确定为"能""人"并重、教学转为"双向集合模式"、注重课程多样化、使职教教师用"人文素养"圆融"双师素质"等途径重拾人文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人本教育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价值取向遏制了作为生命创造体的学生无限多种可能的发展,而人本教育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最高目的,强调生命创造体的主体地位。探求具有现代意义的“以人为本”教育,关注学生的存在与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本价值取向,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个性化教育根植于人文主义思想,是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衍射.个性化教育是在充分考虑学生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情境下,根据社会要求,适应个体能力水平进行的教育,其实质是差异教学,是理解、分享和创造爱、提升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艺复兴运动是发生于14—16世纪的一场影响深远、震古烁今的思想领域里的革命与创新,其核心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提倡“人性”,提倡“个性”,提倡人的活动和创造,使人类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从几个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发出来,出现了众若繁星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岁月悠悠,但人文主义的光辉并没有因此而衰落、暗淡,世界是由“人”主宰的世界,“人”创造了世界并改造着世界。在21世纪的历史教学中,人文主义仍然是我们需要高举的旗帜。本文浅谈人文主义在教育理念和教学组织方式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园美术活动作为发展幼儿感受与欣赏美、表现与创造美的重要手段,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通过探索大自然最直接的生命活动,直达生命自然理念浸润的艺术教育,主张以实施审美教育为突破口,顺应幼儿发展的体验性与表现性的特点,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幼儿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教育。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和契合,基于幼儿的发现与兴趣,教师运用情感介入与知觉形象融为一体的整体思维模式,驻足儿童视角审“玩”,站在儿童实际层面研“学”,  相似文献   

8.
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文章通过考察西方“人文主义”一词的演变,揭示出“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哲学价值观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并从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存在的事实出发,探讨了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们试图建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学。主题词“言语生命”,意思是人的生命最本质的特性是“言语”;人的言语行为发生,源于人原始的生命冲动与言说欲求;以言语表现来证明生命的存在,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原欲”,也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原欲”“。言语生命”,作为我们认识语文教育与一切语文现象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颠覆和更新。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不是标签或口号,而是有着具体、鲜活的时代性,具有对旧观念革新的意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语文教育也是如此。它是对在前的“工具性”、当下“的人文性”的消解,意味着语文教育返回“到人”,对人“的言语生命”的认识与彰显,是对个体言语生命的敬畏和珍爱,对人的生命潜能的顺应和尊重,对人生的精神抚慰和终极关怀。言语活动,是人类生命的本体属性;言语动机,源于人内在的言语生命冲动和欲求;言语生命意识,是人的言语活动最本质的动力源。言语动机最深厚、最有活力的渊源,是人的生命性,言语天性、个性,是人的言语生命潜能和自由能动性的释扬。言语学习与表现,要“以应人“”应性”动机为基本推动力,以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为终极目的。这就是我们所理解并倡言“的人”本位语文教育动力指向。以应人、应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命受到极大的关注,从手机的广告词“科技,以人为本”,到近期被大力倡导的“人文主义教育”,无不体现了对“人”这一生命现象的重视。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因此,以生命为原点的人本主义教育(humanbased education)倍受青睐。  相似文献   

11.
处理好左翼文学教学与成人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成人学员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是非常有帮助的。左翼文学具有存在合理性、革命现代性和先锋性,它完全可以作为成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精神资源;而回到文学自身、以人文教育为本也应该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成人教育理念。我们相信,正确认识左翼文学的本质,不但可以提高成人学员的文化修养,还可以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金博雅 《职教通讯》2020,(1):107-111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是新时代贯彻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英国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坚持“绅士教育”理念、培育职业精神和应用新职业主义教育,其“法制化”“合作式”和“规范化”的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明确人文素养教育培养目标有启示作用,可以调动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在重庆举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众多专家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这一主题作了报告。回顾2002年论坛主题"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阅读了会议资料"国际视野,中国道路——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回顾与思考"和多位专家有关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章后深刻的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将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师范教育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外阅读是培养师范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参与校内外社会活动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Medical humanistic quality is an indispensable quality that eligible doctors should possess, and medical humanism is strongly advocated and carried forward by contemporary medicine. These are commonly understood worldwide, and formed by reflection on medicine and medical education. Cultivation of medical humanism requires in-depth discussions of theoretical study, and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actively in practice, to establish feasible cultivation paths are established. This article is the result of more than ten years of investig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humanistic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from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It concludes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humanism in medical students should focus on aspects of "practice" and "transformation,"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 and integration of coordination, build up the solid "Four in One" carrier and progressive media of "Classroom Teaching, Situational Education, University Culture, and Social Practice" based on the law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 four aspects of "knowledge, sentiment, meaning, and Ac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direc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humanistic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true "transformation" from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to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of medical students. This should become "endogenous authority" they consciously follow and practice in their future clinic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质培养是各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人文精神的养成是双向的,学生的人文阅读是提高其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课题组通过对重庆市几所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两类院校学生的人文阅读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在阅读媒介上差异不大,但高职院校学生无论在阅读量还是阅读率方面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浅阅读及休闲式阅读现象普遍,总体阅读质量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导学生的人文价值阅读,构建健康向上的人文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阅读视域,让学生回归到读书这一人文教育的原点。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大学生教育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人文素养”的状况,社会发展呼唤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为此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调整课程体系与结构,文理互相渗透,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优化人文环境,注重人文精神和理想内化环节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亟须注入"人文关怀"的时代元素,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式的"底色"。为实现学生心理品质的养成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一终极人文关怀,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生命教育"幸福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缺陷是对人文精神的忽视。高职教育只见"技术"不见人,致使高职院校人文精神贫乏,师生人文素质下降,从而危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应贯彻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有其特殊的价值,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有其必要性。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关涉到我国千家万户的重要问题,也是阻碍基础教育改革的羁绊。以往的研究主要把其原因归结为学校落后的学业评价制度、家庭普遍的高期望现象和社会浓厚的唯学历意识等因素,然则追本溯源它是现代性危机带给现代人的"焦虑"所致,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世俗生活的追求以及人的精神和价值的失落。要想解决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问题,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加强教育管理的政策导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其“高素质”包括职业技术技能和职业精神品质,同时也包括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题是“学做人”,它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体现了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走向。人文精神培养要融合到职教改革中进行,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统筹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的关系,要按职教改革思路探索人文素质培养新途径,包括“生活即教育”——基于生活的教育、“社会即学校”——基于社会的教育、“教学做合一”——基于实践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