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林 《新闻实践》2008,(5):12-13
眼下,从"华南虎"、"藏羚羊"到正在遭到质疑的"广场鸽",人们感到了假新闻照片频频现世,爆料声、质疑声、声讨声在互联网上不绝于耳。接着,有人检讨,有人辞职,有人被解聘。当然,也有人信誓旦旦,有恃无恐地宣称"没有造假"、"没有合成";还有人不屑一顾地指责质疑造假"非常无聊",是"进行恶意炒作";更有甚者,对质疑具有公众意义的获奖照片的舆论监督者以"法律的武器"相要挟。  相似文献   

2.
短短四个月,张悟本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可以说与媒体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而在最近,这位"神医"由天堂跌落尘埃,他的身份被揭露,"养生神话"被质疑,老窝被端,黯然"闭关",下场凄凄.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事件近两年层出不穷,从太仓肉松到"福寿螺",从红心鸭蛋到多宝鱼……某类食品的安全问题一旦遭到质疑,被媒体公开之后,整个行业往往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一些拥有良好信誉的老字号也不能幸免.  相似文献   

4.
2008年,频频发生的记者被抓案,让新闻记者一次次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作为被抓记者朱文娜和李敏的代理律师周泽,其言论必然会为公众瞩目.<青年记者>2009年2月(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受贿罪阴影下的记者被抓现象>的人物专访.本文力图从法律的角度,对周泽律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就记者受贿究竟是"错"还是"罪"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陈娟 《新闻记者》2007,(9):20-22
被中国证监会列为今年第一号调查大案的"杭萧钢构"事件,从今年2月中旬外界开始广泛质疑起,到6月中旬涉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前后历经4个月。这段时间,媒体和"杭萧钢构"(全称为"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展开了一场对峙,媒体履行着舆论监督的功能,被报道对象则对这种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对于海洋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从古代仅"具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之感,到近代"世界交通要道"之悟,再到二战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之识,终于在上世纪末海洋被明确定义为"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物和重要基地"。伴随这一认知发展过程的是各国对海洋权益的重视和争夺不断加剧。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濒海国家可以依约取得大片海洋国土及附着其上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广泛而巨  相似文献   

7.
郭亮  黄晓 《全国新书目》2008,(21):31-31
从一名初中毕业的乡村拖拉机手,到一名乡村教师;从高考三次不中,到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从校园里内向自卑的丑小鸭,到英语系里耀眼的单词王;从被北大扫地出门的穷酸教师,到名动大江南北的培训界领军人物;从大街小巷刷广告的个体户,到亿万身家的上市公司老总;从付不起学费无缘出国的可怜虫,到学员遍布美国的"留学教父"……这就是俞敏洪。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频出的"嫩官"让公众愤懑不已:广东揭东,28岁的江中咏当上了副县长,在质疑声中被免职;安徽安庆,22岁的常骏生出任团县委副书记,在质疑声中免职出编;湖南湘潭,"85后"副处级领导徐韬,异地出任副县长,在质疑声中被免职……这一群被破格提拔的官员,公众质疑他们的学  相似文献   

9.
"西点军校学雷锋"被质疑,这个话题的质疑点出在一个"学"字上。雷锋画像曾在西点军校张贴,西点军校学员到过中国抚顺雷锋纪念馆,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榜样跨洋越海到了美国,中国人觉得这很有面子,就用国人习惯的语言说,西点军校也"学雷锋",这叫造谣吗?这是国人的幽默和向往美好的情怀。一些总拿这句话来抹黑事实的人,是听不懂中国话,还是根本就没有中国人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对早期"垂帘听政"赵威后的不讲政治的政治家史迹进行钩沉,从赵威后两次对齐使的询问和她派爱子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这三个历史事实,来阐述她不讲政治的女性政治家风采。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媒体头条中那些多到让人麻木的"三十年一遇""五十年未见""百年不遇",不禁让人质疑:"罕见"为何成了常态丹·拉舍夫2011年8月搬到纽约后遭遇了一连串的"奇遇":先是18年来最强的一次地震,还没过一个星期,超强飓风"艾琳"接踵而至;刚喘了口气,没想到10月再遇罕见的大暴雪,导致交通瘫痪、航班  相似文献   

12.
公共新闻学(Public Journalism),又被称为公民新闻学(Civic Journalism),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是新闻界面对当时社会的批评和信任危机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在美国,公共新闻学曾被称为“美国新闻理论的第三次革命”或“第四种新闻理论”,但由于其与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相矛盾,在经历了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最初几年的辉煌后,目前受到许多学界和业界方面的质疑。因此,对于公共新闻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再思考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叶雷 《青年记者》2008,(8):24-25
去岁秋,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巴山农民周正龙用刚学会使用的数码相机和胶卷拍下71张"华南虎"照片,此事很快被报道出去,轰动了全中国,甚至世界.但后来由于照片上网后被质疑造假,引起风波至今未断,绝大多数受众均认为此举系有些人利用假照,骗取国家拨款之实.然而,综观媒体在此事件中所经历的"轻信-质疑-炒作-反思-无奈"的表现过程,有许多引人深思之处.  相似文献   

14.
第三方调查作为一种新的监督方式被网民热捧,似乎已经成为政府危机公关的良好解决方式,最后的结局就是"皆大欢喜"。从"躲猫猫"事件到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再到"徐宝宝"事件,无不彰显了第三方调查的威力。本文旨在对第三方调查的合法性进行探讨,希望能从新的维度分析第三方调查并给予思考。  相似文献   

15.
出版渐趋网络化的形势下,校对从"校异同"为主扩展到"校是非"为主,从依照原稿校对到无稿读校,这就更加要求校对工作者要认真辨别讹误并质疑,更加要求校对工作者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素养。  相似文献   

16.
杨莉 《东南传播》2014,(11):89-90
从电影银幕到电视屏幕,从电脑视频到手机视频,视听工具越来越小巧,而视听节目的接收场所,也从相对固定的影院、家庭,转移到室外,转移到旅途。托科技进步之福,电视栏目曾经聚合了庞大的具有很高忠诚度的受众群体。可是,经历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光与电"的时代,又走到"数与网"的时代,视窗里的视听形象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一次次被修改。从注意力经济学的角度,观察新媒介生态下的栏目生存方式,抑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王巧凤 《出版参考》2005,(11):46-47
张光芒认为,新世纪文学如今正经历着继"文革"结束,90年代初之后的"第三次"转型:"价值取向从受理性压抑时所追求的‘我需',变成了没有理性约束的‘我要',即从‘需求'到‘欲望';网络的普及和传媒的发展使得文学叙事话语从渐变到质变,表现出从‘语言时代'到‘后语言时代'转型的端倪;世纪之交的伦理生活出现了泛审美化倾向,并延伸到文学领域,从而催生了文学精神从‘审美'到‘泛审美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吴锋 《传媒》2005,(10):16-18
1985年<洛阳日报>首创"自办发行"至今,我国自办发行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其中有一路凯歌的喜悦,也有初试江水的痛苦,但自办发行始终沉着应对,逐步走向成熟.如今,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南国岛屿到北部草原,从都市报到专业报,从党报到行业报,自办发行模式遍地开花.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自办发行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实现了三大突围:第一次是冲破了邮发的垄断局面,取得了发行自主权;第二次是冲破了观念和体制上的束缚,引入营销理念,进行公司制改造,初步形成了自办发行体系;第三次是引入"整合营销"和"物流"理念,实现了"发行经营"向"经营发行"的转变,自办发行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媒体的诞生,一些没有采访资质、未经记者职业培训、没经历过正规采编流程的写手,加入到了作品发布的行列。这些文字在网络经历了多次传播后,开始被受众所质疑乃至排斥。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面前,在一些亟需新闻事实的消息面前,人们开始回归,开始呼唤"专业报道"。一、六要素:新闻稿件的基石简单的,往往又是原则的。这里仅从新闻采写基本要素入手,简要分析正规新闻稿件的必要条件。1.六要素:新闻报道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每天早上,你是否只能靠闹铃起床?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报道,与自然醒相比,被闹钟叫醒的感觉非常糟糕,无异于酩酊大醉后的不适。试验表明,人从睡眠状态到清醒,呼吸会从每分钟16次提高到24次,心跳加快10次.脑电波从每秒8次提高到3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