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格鲁诺斯"可感知的服务质量"为契入点,通过构建可感知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质量框架模型,分析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对用户期望服务质量和实际感知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要减小期望服务质量与感觉中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提高用户可感知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质量,必须从两方面同时着手,加强对其服务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服务质量及其度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图书馆服务质量特点及其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图书馆服务质量度量模型的构想,将模型称之为“内部服务质量与外部服务质量比较模型”。该模型从内部服务质量和外部服务质量两个方面对服务质量进行度量,并对度量时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服务质量是学科服务的核心,提高学科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的根本目的。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将经济学领域中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引入到图书馆学科服务领域中,构建基于用户感知的学科服务质量模型和学科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对影响用户感知学科服务质量的四个因素进行分析,找到造成学科服务质量差距的原因,制定缩短学科服务质量差距的补救措施,以此缩小用户感知与期望的差距,提高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开架服务质量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认知服务质量,了解服务质量的构成,结合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与关键过程,构建服务感知质量模型和服务差距模型,全面探讨服务质量管理,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指出提高服务质量的核心,缩小服务质量的差距,在于关键要素的控制;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服务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实现探讨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1  
文章根据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现状,阐述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及建立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提出了基于用户“期望——感知”的评价模型,该模型由服务因子、象限分析和计算模型组成。运用象限分析法来动态评价和跟踪服务质量,运用计算模型中计算公式可获得体现服务质量优劣的数值。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实现方法及动态评价服务质量的软件功能。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特征及补救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频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0):104-106
在分析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从用户感知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这一新视角分析图书馆服务质量及其评价标准特征。认为用户感知的服务质量包括两个方面:服务的技术质量和过程的职能质量,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等同于用户满意度。基于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提出服务补救策略实施的具体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权重测定及模糊评价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图书馆服务质量是用户在接受图书馆服务过程中所感知的效果与在接受图书馆服务前的效果预期间的匹配程度。基于当前图书馆服务质量研究的成果,用AHP法分析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各因素的相对权重,是一种可行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是:图书馆所拥有或控制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以西南大学为例,运用模糊评价法测定了该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从定量角度提供了服务质量的测定方法,有利于图书馆了解服务质量的水平和不同图书馆间服务质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信息用户服务质量--层次性期望与满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围绕信息用户服务质量,从信息用户对信息服务质量的层次性期望、感受谈起,到信息服务人员对信息服务质量的理解,明确了信息服务质量对信息、信息服务人员的层次性要求;探讨了信息服务人员对信息服务质量的层次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ͼ��ݷ�����������������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应用服务市场营销学理论 ,揭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内涵和用户感知在服务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意义 ,论述图书馆服务质量测定的基本原理 ,探讨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服务质量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认知服务质量和服务质量评价的方法,分析服务质量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探讨服务质量管理,提出提高实际感知质量过程管理,控制期望质量过程管理的措施,来增加读者总体感知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