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大数据4V特征,指出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安全具有规模安全、交叉安全、泛在安全、隐性安全四大特征;具有两层含义:保障数据安全、数据用于安全.在此基础上,基于信息生命周期,提出大数据环境下数字档案馆信息威胁主要有:来源安全、传输安全、管理安全、存储安全、传播利用安全等;与此同时,基于大数据技术,数字档案馆可实现档案数据的内容安全防护、存储安全防护和利用安全防护.最后,文章认为,可从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安全设施、技术防护四个角度建立数字档案馆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技术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侵害他人隐私权的现象时常发生.文章通过对图书馆网络化服务中网络隐私产生原因、保护范围和安全现状的分析,从法律和技术与应用的角度对网络隐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安全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郝静 《陕西档案》2022,(1):57-58
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处于开放状态和共享状态,档案信息数据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只有档案信息安全得到保证,档案数据才能够更好地存储,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价值开发,促进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档案数据容易受到互联网上病毒、木马、黑客等侵扰,导致档案数据被恶意删除、篡改或非法利用.所以,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单位加强...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的安全风险分析,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的多维安全防护体系构建方式,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的多维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策略,旨在推动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多维安全防护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带来的技术上的不够完善导致档案信息管理缺乏安全保障;档案数据资源库建设相对滞后,影响利用者的多样化利用需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影响档案价值的实现等问题,提出使用多重防护手段保障档案信息安全;通过馆藏、行政职能部门以及在云储存空间上构建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等方式,对档案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按照《机读目录格式》标准,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共建的标准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个人数据是指一切标识个人情况的数据资料。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利用网络技术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侵犯他人隐私权的现象时常发生。基于此,本文在技术上介绍了个人数据非法获取方式、侵害方式,从技术与应用的角度对网络隐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安全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深入考察档案大数据智能处理平台在风险规避、隐私防护、数字化节制、技术防御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风险防范预案的设计重点与技术要领,以期在构建档案大数据智能处理平台的过程中,能够规避和降低诸多导致档案信息数据分析与预测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8.
长庆石化公司采用了霍尼韦尔公司的MES作为管控信息一体化的基础结构,将生产过程数据、物料数据等采集、存储并处理加工成新的信息资源,通过办公网络提供给管理、销售、技术等各层次人员,帮助他们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因此该系统需要在生产网和办公网之间完成相关的数据交换,这就要求在实现数据处理和信息共享的安全环节上做好防护措施,保证MES系统的安全,进而保证生产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在MES搭建前期对系统安全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是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数字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推广,各行各业纷纷采取创新性改革,逐步推进数字化建设。在档案领域也是如此,作为巨大的信息存放资源体系,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需要相关部门充分重视数字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实现数据信息的广泛整合、快速处理、高效应用。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电子档案数字化转型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进行分析研究,从发展环境建设、制度体系建设、系统平台建设、安全防护建设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较强的优化策略,进而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提升档案事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部门档案数据和信息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数字加密技术的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提供了方便、高效的信息传输与服务功能,但网络安全的脆弱性与复杂性,又对通过网络传输的档案信息构成了新的威胁。目前,我国信息安全防护与保障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众多信息化领域,实际上是未设防状态,存在着很多技术上或是人为的事故隐患。因此,推进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加强档案网站的保障管理能力,构筑“网络信息安全长城”已是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填补网络软、硬件自身的“漏洞”?又如何避免网络“黑客”的肆意攻击?这就要求我们档案部门建网时,要对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强有力的技术管理和安全保护措施,保证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化管理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对海量档案信息收、存、管、用的需求,实现对档案大数据的长期保存和高效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档案信息的大数据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从档案大数据存储,档案大数据挖掘利用和档案大数据安全管理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群 《兰台世界》2017,(4):81-84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的出现催生了大数据技术的到来。同时,信息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驱使着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需要进行转变。如何高效、安全的存储图书馆海量的信息,如何快速返回用户需要的有用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必将成为大势所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能够有效实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与满足现代读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推进,电网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传统的安全防护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电网的信息安全要求。因此以电网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例,对当前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开展分析,并针对性研究了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求和研究重点,采用安全防护认证加密技术设计了含有主站、采集信道以及采集设备防护的用电信息收集系统安全防护认证加密系统,实现了电网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动态安全防护,为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防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防范不法分子利用特种木马对电子邮件服务器进行渗透并窃取用户数据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作为邮件系统的建设者或管理者需要对电子邮件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全面增强。本文先通过分析特种木马的特点,然后根据纵深防御的思想,综合运用网络安全、安全操作系统、WEB应用安全、数据加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技术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套电子邮件系统安全防护方案,以防范不法分子利用特种木马对电子邮件系统进行渗透,为电子邮件系统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大数据时代,人们深刻认识到了大量数据整合成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成为当今宝贵的财富。从2019年新冠疫情开始,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城市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在巨大的数据面前,我们不得不考虑信息安全问题。档案管理人员保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的同时,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信息保密工作,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一、纸质档案保密安全的问题1.使用资料的保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基层单位档案室安全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分析基层单位档案室的专业人才缺乏、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和标准很难落实到位、硬件设施不到位等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基层单位档案室安全体系的内容与要求,提出从档案安全制度建设、档案人员责任意识建设、档案运行安全建设、档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档案室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地防范不法分子利用特种木马对电子邮件服务器进行渗透并窃取用户数据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作为邮件系统的建设者或管理者需要对电子邮件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全面增强。本文先通过分析特种木马的特点,然后根据纵深防御的思想,综合运用网络安全、安全操作系统、WEB应用安全、数据加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技术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套电子邮件系统安全防护方案,以防范不法分子利用特种木马对电子邮件系统进行渗透,为电子邮件系统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深入剖析涉云物理设备缺少安全防护、云存储系统隔断空间不足、云系统外链通路过于庞杂、安全协议工具不健全等云数据安全致险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云数据安全风险均与云服务商密切相关,进而构建以明确云数据服务协议必备条款为主干、以完善云数据安保技术为支链的规制框架。  相似文献   

19.
王静  都平平  郭太敏  周华 《图书馆》2015,(3):79-81,85
在分析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科研数据管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集高校科研数据知识服务资源共享保障、信息资源安全保障和知识服务技术安全保障三个方面的高校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体系。阐述高校知识螺旋、科研管理机构知识螺旋、图书馆知识螺旋和科研团队知识螺旋共四个知识服务安全保障螺旋体,提出高校图书馆及其学科馆员在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中的责任,促进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农村低保档案管理需要引入大数据技术来提高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加强内部管控与监督,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只有拓展档案信息的服务功能,加强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建设,提升档案信息的风险管控能力才能提高档案服务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