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等,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工程应用型本科的人才特点及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定位、实践教学、师资、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就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工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育模式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刺激了对计算机人才的大量需求,但长期以来,工程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与就业一直是困扰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一个难题.本文分析工程类计算机教育与传统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不同,并从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学生兴趣等几个方面对工程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策略进行阐述,并积极结合本校计算机系教学现状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自开展质量工程建设以来,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高水平大学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了体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实际和特色的"本科教学优质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共基础、分方向、多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创立了应用型、创新型和国际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课堂教学研讨式、实验教学互动式、实习教学探究式的人才培养新途径。探索开展了"1+1"助学工程,有效地把物质资助与大学生能力培养、品格教育、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多卑来在“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理念指导下,探索出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阐释了“三大”教育理念的内涵,从培养目标、培养和教学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最后阐述了在“三大”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林 《中国大学教学》2013,(1):27-29,35
创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工程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若干深层次问题,提出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工程行动能力是工程应用能力的核心能力的论点;并依据工程应用能力的内涵组成,分类设计课程和构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最后对我国当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六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工程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若干深层次问题,提出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工程行动能力是工程应用能力的核心能力的论点;并依据工程应用能力的内涵组成,分类设计课程和构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最后对我国当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六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高校数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和吸收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标准,并结合我校"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三大教育理念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提出的MPE-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此模式下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改革,分别从实验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考核及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结果表明在MPE-CDIO教育模式下进行数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许长城 《南平师专学报》2010,29(6):88-90,106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是要人才培养面向地方,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实施"质量工程",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采取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加强学术性与"双师型"兼备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依据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和少数民族区人才培养现状,提出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兼具一般应用型人才素质基础上,提出以科技基础、实践能力和语言文化背景为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人才特色。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开展多层次实践教学、注重语言文化教育和团队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通过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构建要素及各要素的创新实践,指出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时,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旅游人才是目标;构建一套完整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是核心;建立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和双师双栖、校企互通的教学团队是基础;建设创新型组织机构,实现第三方评价是保障。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核心,以课程教学为重点,依托实习基地,形成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工程素养,是地方高校应用型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文章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模块三层次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实施“多证书”制度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实施“赛学结合、课余创业”模式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措施,加强应用型汽车服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李山  贺晓蓉  郭燕 《高教论坛》2011,(7):12-14,54
结合我国工程教育的实际,针对高校教育中专业设置过细过窄、学生工程训练严重不足等主要问题,以"大基础、大工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电气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即"2+1+1"分段培养模式。文章详细论述了"大基础、大工程"的教育理念以及"2+1+1"分段培养模式的含义,并重点就该方案中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校企合作模式等几个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应用型人才内涵和培养目标,建立由“理论+实践+素质”组成的“三系统”人才培养体系.由此结合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实际构建了“三模块”、“三层次”、“三段式”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人才培养应该是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师范教育回归课堂,努力构建“做中学”和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热点课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其转型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际标准,介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培养方案等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营建招生教学就业教育生态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贯彻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精神,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大众化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深化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积极创新产学一体、校企一体、学工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提高实际能力为目标。学习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有力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实施“大专业平台与小方向分类培养”教学改革,尝试高职“2+1”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动营建招生教学就业教育生态链。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结合行业特征而展开。在专业教学中,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行业的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道路,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并积极探索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途径,推动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阐述了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应用该模式的必要性,并探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深化改革构建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有一定差距,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产业需求,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案例,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培养工程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具体深入探讨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过程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实验、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以及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批以“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办学定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得到了大力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教材供应模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科教学的要求.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教材供应模式的现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探讨适合新形势应用型本科院教材供应的模式,以期为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教材供应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