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部分大学生恋爱态度趋于感性;人际承诺与恋爱态度之间有一定的负相关,即人际承诺度越高,恋爱态度越趋近于浪漫型;自尊与人际承诺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自尊越高,人际承诺也越高。自尊、人际承诺与恋爱态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大学生自尊水平有待提高,此外,大学生恋爱态度亟待调整。  相似文献   

2.
采用Fox编制,徐霞和姚家新发展和修订的《身体自尊量表》,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问卷结果如下:初中生的整体身体自尊处于平均线偏上的水平;初中男生与女生的身体自尊存在差异;学习健美操时间越长、运动等级越高身体自尊水平越高;初中生的身体自尊存在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学生的信任程度与人际交往时行为表现及情感反应的相关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调查大学生人际信任在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各维度上的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在人际信任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专业的检查。(2)人际信任程度与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生活满意度现状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安全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对1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1.大学生人际安全感水平远远高于确定控制感。2.男大学生的人际安全感水平远远高于女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安全感水平高低依次为低、高、中年级。3.大学生总体心理安全感、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都与生活满意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运用《大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问卷》、《自尊量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自尊、城乡、性别等因素对体育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尊的主效应显著,低自尊组的大学生给教师的打分较低;自尊与性别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为不同自尊水平的女生之间的差异显著,男生差异不显著;女生对教师的评价高于男生;农村大学生给教师打分高于城市大学生。本研究结果提示应注意不同群体的学生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对安徽省8所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获得者进行前测和后测检验,结果显示高职国家助学金获得者在获得国家助学金之后,人际信任显著下降,自尊极其显著地提升,自尊和人际信任呈显著的负相关。因此,高职助学金获得者保持稳定的自尊水平,对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拖延行为的现状,以及拖延行为与自尊的关系。方法:测验工具为拖延问卷量表和自尊量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医药学院大学生共132名,采用SPSS20.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65.15%的学生处于轻度拖延水平。拖延行为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在一、二年级上有差异(p<0.05)。自尊水平的高低在性别、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均没有显著差异,拖延水平与自尊高低呈负相关(r=-0.211,p<0.05),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将自尊回归到拖延可得到回归方程Y=61.335-0.43X(p<0.05)。结论:拖延行为和自尊水平的高低成负相关,大学生的拖延行为非常普遍,大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拖延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且根据自尊水平的高低可以预测拖延的程度,自尊水平越高,拖延程度越低。大学生应提高自尊水平,以降低和减少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8.
张士伟  李学砦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4):112-114,125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信任问卷》对658名体育院系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信任的专业类别、年级特征和性别特征。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感情信任、道德信任维度,性别的主效应非常显著,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在人际信任、法制信任、系统信任、信任总分方面,专业的主效应较为显著,并且存在专业与年级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SE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37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了解大学生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并探讨大学生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的性别差异、科目差异和年级差异均不显著;(2)大学生自尊在家庭来源差异、是否独生差异上显著,其中城市高于农村,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3)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对社交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网络受欺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对7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自尊在网络受欺负和社交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自尊的中介作用受到心理弹性的调节。结论:网络受欺负能通过自尊预测社交焦虑水平;与低心理弹性者相比,当高心理弹性者在遭受网络欺负并导致其自尊水平下降时,对社交焦虑水平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以及体育活动对其的作用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人际关系既存在一定共性,也存在诸多差异性;体育活动在情绪、认知、自我表露、人际信任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较为显著。建议:学校方面应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教师方面应积极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和社交活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方面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参与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照镜子”行为与身体自尊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30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照镜子”行为和身体自尊状况进行测查,结果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照镜子的态度良好;每天照镜子的次数多集中在3~5次,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中等偏上,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照镜子态度、频数以及满意度在身体自尊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分析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指出了解人际关系的特点,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建立和发展正确的人际关系理念,才能有效增强牢固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证学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自我和谐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研究设计,使用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在四所新建本科院校采用整体分层取样方法对14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应用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大学生在自我和谐各因素上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人际关系对自我和谐具有一定的影响,要提高个体的自我和谐程度,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自我同情对女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影响,并且比较自我同情和自尊这两个心理结构对锻炼动机的预测作用。采用自我同情问卷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锻炼行为调节问卷对208名有规律性锻炼习惯的女大学生自我同情、自尊和锻炼动机进行问卷测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评估数据。自我同情与自尊、内部动机成正相关,与外部动机、内摄动机成负相关。层次回归分析表明:自我同情对内摄动机独立方差的贡献率超过自尊对内摄动机的贡献率。在运动情境中自我同情与自我决定的锻炼动机之间存在相关性,自我同情得分较高的女大学生更有可能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信任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个体之间基于计算的过程型信任的分析显示,合作引致的交易成本降低和额外收益提供了博弈双方建立信任的可能性,关心自身利益的有耐心个体可以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中建立信任关系,并且组织、领地、分解等机制能够促使个体之间的交往长期化,进而促进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17.
微博、微信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社交媒体,以其超高的人气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下的人际交往具有交往时空扩展、交往对象多样等特征,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自由,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信任危机、道德失范等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既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和法制教育,又要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和网络人际交往规范,指导大学生合理运用各类社交通讯软件,促进自身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8.
身体自尊是个体自尊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并伴随聋哑儿童最先发展起来。聋哑青少年学生身体自尊的调查研究可为其整体自尊、社会生活的改善提供相应知识基础。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聋哑青少年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PSDQ问卷对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聋哑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不同性别、年级的聋哑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自尊分纬度上存在差异;其身体自尊对整体自尊的贡献大于身体自尊各维度对整体自尊的贡献,各维度与身体自尊的联系强于与整体自尊的联系;与普通中学生相比,其身体自尊分纬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SCL-90对扬州职业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非贫困生,主要是人际关系水平较低,高职贫困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高职贫困男学生,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高职院校要特别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尤其是贫困女学生,要在生活和心理上加以引导,鼓励他们树立坚强的自信心,以便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