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开展继续教育是高等院校的社会职责之一,非学历培训是今后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高校从事非学历培训工作具有品牌优势、学科与师资优势、教学设施与文化氛围优势、平台与资源优势等,但在观念和定位、体制与机制、人员素质与结构、校内外竞争等方面存在名校局限。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从事非学历培训的具体工作实践中,成功引入合作办学模式,开创了自营办学与合作办学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两翼齐飞"局面。  相似文献   

2.
高校继续教育学生工作的体制与机制,与高校专业学院学生工作的体制与机制有很大的差异.高校继续教育学生群体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做好学生工作,要深入探究其特点,进而探索建立符合继续教育学生特点的学生工作体制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它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必然举措,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针对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办学理念认知迷茫,师资队伍建设特色不足,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力等问题,提出要从培育特色办学理念,强化特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新体制机制等三方面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阐释继续教育体制和机制内涵、分析我国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帮扶机制、监察机制创新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5.
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慰 《成人教育》2011,31(7):65-67
高校在发展继续教育时面临诸多制约,这就使得高校不得不选择合作办学来解决场地、师资、资金等制约因素。因为高校合作办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差异,因而合作办学模式也各有不同。合作办学虽能解决一些继续教育发展瓶颈问题,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有效控制合作办学风险,无疑会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受制于社会转型又有助于实现社会转型的高校继续教育,正沿着"学历取向型—职业取向型—学习取向型"的轨迹嬗变。为保证高校继续教育转型沿着这一线路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的体制机制必须创新:招生体制从"有为"到"无为",培养体制从"有型"到"无型",办学体制从"有墙"到"无墙"。这些改革与创新将为高校继续教育顺利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区域高校间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本文建议从培育高校治理、推行法制化运作、实施多主体问责、建立中立调节机构、培育多元投资体制等方面推进合作办学外部保障机制的建设;从内部领导体制完善、沟通渠道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构建等方面推进合作办学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建立一个"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灵活调节、专业机构认证评估、行业自律与维权、社会舆论监督、内部自组织运行"的、内外部协同统一、多维立体的合作办学监管机制,以保证合作办学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趋势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终身教育的推进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办学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从明确目标定位、开放运行管理、加强教育沟通、实施课程开发、建立教育合作和开展教育评价等方面入手,完善和创新发展机制,有助于高校继续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大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从电大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必然要求出发,分析了电大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资金、人才、体制机制等制约因素,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办学实践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电大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继续教育的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有八种:政校合作、校校合作、行行合作、校企合作、校园合作、军校合作、校地合作、校培合作。这八种模式都有合作的现实意义,又各具特色和发展空间,实践中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准合作的利益共同点,探索科学的合作机制体制和高效的运作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形成合力推动合作办学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1.
美育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且时代内涵日益丰厚,但往往为人忽视;美育具有自身的独立品格,其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理应成为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当今更要按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深入开展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主体对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及回报的过程,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幼儿家庭教育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适宜途径,为此家长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好感恩的表率;要帮助儿童把握好感恩的度;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加入WTO,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经济贸易上的往来越来越频繁。而作为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的语言,它的作用是最关键的。李岚清副总理也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提出:“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仍需研究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实施双语教育,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补充外语教学,以隐性教育的形式在轻松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的外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将来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历史教育的特点、功能以及人文价值,指出历史学以其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情感因素是影响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德育实践中 ,却存在着轻视甚至忽视它的重要性的做法 ;重“说教”、“压制” ,轻“说理”、“疏导” ,德育缺乏“人情味” ,仍是不少学校德育工作的定势 ;必须从教育理论角度 ,认识情感教育在品德教育中的必要性、作用并加以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人文都应该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文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应该说,这是一个转变社会风气的极好开端,它对于学校加强人文教育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艺术教学中可以通过艺术欣赏教学进行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索人教育与科学教育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人教育与科学教育在中西方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中的变迁,描述了西方高校人教育的复归潮流,对中国高校人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教育观念转变与高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现代教育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行为的先导。  相似文献   

19.
我周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因为不能有效地揭示教育的本质属性而被摈弃。但是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最广义的教育过程有四种模式,特点分明。基于教育模式分析,探讨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教育产业化虽然没有明确地成为我们办学的方向,但凸现教育产业属性的各种具体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发展趋势日益强化。本文在肯定教育产业化对我国教育发展和管理体制的改善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分析了在目前条件下我国教育产业化给教育公平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关注教育公平的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