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我希望取消应试教育,因为我不想看到——父亲1962年从矿上回家。回家前,父亲已是五级电工,也算是个专家了。可他一个月几十元工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1962年连一担谷子都换不到,奶奶便连发家书让他回家种地。父亲干农活不在行,便把希望寄托在几个儿子尤其是我身上同村中,和我在同一年级上学的有六七个小伙伴、恢复高考后,我们同上初二,那时我有成绩常常  相似文献   

2.
安全第一     
星期天,我和弟弟、奶奶一起去菜场吃点心,还买了许多菜,最后我们高高兴兴地骑着车子回家了. 路上,微风轻轻地吹着,我和弟弟开心地边说边骑.我们不时还表演一下骑车特技.  相似文献   

3.
终极游猎     
护士说,我弟弟的脑袋有毛病,她觉得是因为我们家里吃的东西太少了。因为战争。因为父亲不在家,而且因为弟弟后来在克鲁格公园时被饿得太厉害了。弟弟喜欢整天躺在奶奶的身边,躺在她的腿上,或者靠着她身体的什么地方;他眼巴巴地望着我们,一直望着我们,他想要点什么,可是你知道,他不能。如果我给他呵痒,他可能只是笑一笑。  相似文献   

4.
正从记事起,每次回家过年,都能看见奶奶在村口的高速公路等着,双手交叉着放在衣袖里边,戴着一个黄色头巾,在那里眺望着从远方来的车辆。其实,奶奶并不知道我们具体哪天回家,在那些资讯不发达的时光里,只要临近年根儿了,奶奶就天天去那里等我们。即使我们没有回去,她也不失望,她跟村里的人说:"我孩儿有本事了,在外挣大钱了。"如果我们回去,只要一下车,奶奶便会一把把我抱住,然后猛地乱亲我。小时候,我还总觉得奶奶的手好扎,有时都被扎哭了。长大以后才知道,这双手种了50年地,也是这双手支撑起了一个家,养育了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5.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农民,我有一个小我三岁的弟弟。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拿了父亲抽屉里的5毛钱。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让我们跪在墙边,拿着竹竿让我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我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见我们都不承认,说那两个一起挨打。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干的,你打我吧!”父亲手里的竹竿无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  相似文献   

6.
回家后,母亲正舀放着烩面,父亲像往常一样,呷着面前的一小杯酒,奶奶正逗着弟弟。  相似文献   

7.
罗马 《内蒙古教育》2007,(10X):11-11
自从我和弟弟都上班后,家里就只剩下了父亲和母亲。由于我们离家远,一年半载难以回家一次,彼此之间就非常想念。  相似文献   

8.
题外话:成功属于执著追求的人 巴中市凌云中学紫依: 我是一个初三的农村女孩.七年前爷爷去世,家里欠了很大一笔债,爸爸妈妈把我和弟弟妹妹、年迈的奶奶扔在家里,就出去打工了.奶奶患有哮喘病,一天到晚什么也干不了,父母只好回家把我和弟弟妹妹寄养在外婆家.今年春节期间,奶奶过世了,爸爸妈妈终于回家了,可是我看见爸爸骨瘦如柴.  相似文献   

9.
正似乎从一生下来,我就是专门跟父亲作对的。落地才三天,我就有了自己的意愿,就是不愿意让父亲抱。别人抱着好好的,只要父亲伸手接过我,我马上就会号啕大哭。为此,从我有记忆开始,父亲几乎就没抱过我。后来我有了弟弟,这个弟弟乖巧得让我嫉妒。父亲什么时候抱他,他都嘿嘿直乐,他成了父亲的心肝宝贝。父亲用胡子扎得弟弟乐得快岔了气是我们家最温馨的一幕。我则和姐姐一样,躲到父母眼光之外的角落里。我不像姐姐那样黯然神伤,我向来就是站在父亲的对立面的,我不会为弟弟吃醋。于是一点也不意外地,我成了父亲的撒气筒。但我从来不在父亲面前哭,特别是在父亲打我的时候。有时他都打急了,失去了耐心,我却一如平时,面无表情。哭?求饶?跑?那我不是败了吗?于是,我和父亲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  相似文献   

10.
父亲土地我     
杨涛 《陕西教育》2001,(2):43-44
从我一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便注定了我要做一个农民的儿子,也要有一个农民的父亲。 父亲,是千百万农民中平凡的一个。听母亲说,父亲原先是一个学识颇深的小学教师。后来因为爷爷有了病,奶奶又上了年纪,我和弟弟还都很小,家里八亩多地,只有母亲一个人干,实在太难,他才忍痛离开了他心爱的学生,回家务了农。  相似文献   

11.
吃巧果     
我的爷爷奶奶家在安化农村。每次过年回家,爷爷奶奶都要给我吃一种奇怪的食品,它外圈呈圆形,表面弯弯曲曲、五颜六色,吃起来香脆可口。有一次过年,我好奇地问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说:这是巧果。晚上,一家人围坐火盆看电视,奶奶给我讲了巧果的来  相似文献   

12.
沉默的父爱     
父亲的爱常常是沉默的,很少用言语表达,但是只要你用心体会,就能时时感觉到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你。记得开学前的那一天,难得回家的爸爸又要回上海打工了。临走前,爸爸带我和弟弟上县城买书。等我们买好书,已经是中午11点多了,我和弟弟都饿了,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13.
“公奶爱头孙,爱得像个金。”我看并非如此。就如那天下午,我正要上楼去写作业,小叔家的弟弟来了,弟弟是我们姐妹中惟一的一个男孩,这就成了奶奶的心肝宝贝,万一弟弟有什么闪失,奶奶可饶不了那个人。我问:“弟弟有什么事吗?”弟弟头也不抬直走上楼:“我要去看电视。”  相似文献   

14.
我的弟弟     
今年春节过后没多久,我的弟弟就迫不及待地从妈妈的肚子里钻了出来。我们全家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呼声连成一片,特别是奶奶和我。我嘛,连睡觉都是咧着嘴睡的,而奶奶那高兴劲啊别提了,走路都是跳着舞走的!因为弟弟是属牛的,所以大家就给他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牛锐锐”。  相似文献   

15.
    
父亲、我、弟弟都是教师。父亲退休在家,我和弟弟总是相约去看望他,我们坐在一起经常谈论班里的学生,互相交流,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16.
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我们村小度过的,当时还是民办教师的父亲给我当了7年班主任。在我的记忆中,只要是班上有同学身体不舒服,父亲放学后总要亲自把他们背回家,所以我们经常等着爸爸回来一起吃饭。那时我还小,并不理解父亲的这些行为,有时只觉得很委屈,因为饿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一个顽皮透顶的儿子,除了睡着了,他是没有一分钟安定的。记得儿子刚满周岁时,我就拿出一本幼儿读物,十六开本的大型彩色童话画册,给他讲故事。儿子非常专心,还用小手指指点点,被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慢慢地他养成了听故事的习惯,我也习惯了每天给儿子讲一个故事。儿子调皮捣蛋的生活为我提供了不少创作素材,我想,为何不试试也给儿子写写故事呢。儿子两岁时,把一个抽屉里的玩具统统倒出来,然后自己爬进去睡觉。我抓住这一细节,写了一则《弟弟的玩具》,告诉他抽屉是放玩具的,弟弟应该睡在床上。儿子经常到隔壁奶奶家去玩,每次奶奶都要给他吃东西,而他不见盒空不回家。一天吃完了奶奶的花生回家了,拿了三颗糖放进奶奶的空盒里,奶奶高兴极了,大大赞许了一番。我又写成  相似文献   

18.
<正>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地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远地的我,因为他怕我在台北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这是典型的父亲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羹,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马上想到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一个新锅,买了一大锅肉羹回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车子颠踬得厉害,  相似文献   

19.
轮椅     
我25岁那年,奶奶患上瘫病,父亲没钱给奶奶治病,只好把奶奶养在家里,最好的伙食只有面片汤,有时能煮几个鸡蛋,可奶奶吃不下。有一天,父亲捎信给我,叫我回家一趟,说是奶奶想我,我知道是奶奶的病重了。我顾  相似文献   

20.
以前上大学时,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份家教工作:小男孩上4年级,他的父亲大部分时间在外跑销售,母亲和奶奶对孩子言听计从,偶尔也发发脾气,训斥两句,但都被孩子强词夺理地顶撞回来;小男孩只怕父亲,而父亲不在家的日子,他就毫无顾忌地玩到天黑才回家;考试不及格,他随口撒个谎搪塞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