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举文献是指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历史的文献。今甘肃省图书馆藏两种清代地方科举文献,即甘肃士人刊刻的各类殊卷和甘肃乡试同年齿录,对甘肃地方史研究的多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科举发展与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反映当地的综合发展情况,同时又是影响和推动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明清时期玉溪的进士、举人数量进行统计,对其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来的中举人数清代比明代多、政局稳定时期比变动时期多,区域分布上呈现出来的向治所驻地集中、向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向教育基础好的区域集中,民族分布上呈现出多民族共同发展等情况进行整理研究,对影响科举的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教育基础等进行分析,以期探寻科举制度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池州明初"三元"状元黄观和明末复社领袖吴应箕的科考之路,论述了明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原因、历史功绩及其弊端。通过对两者科举历程的比较,剖析了明代科举制度由草创到形成、由发展到日趋完备、进而烂熟衰落的历史变迁过程,展现了科举制度对明代人才选拔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考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简介:元至正八年(1348)七月,庆都县尹尚恕视察望都县学,祭拜先圣孔子。看到县学殿庑倾圮,与监邑完者帖木儿及僚属合议,捐俸金予以重修。元至正十年(1350)四月,尚恕延请保定名士胡宾元撰《重修庙学记》,刻碑立石于庆都文庙。清代吴式芬《金石汇目分编》录有此碑:"望都县,元庆都县重修庙学记,胡宾元撰,常有恒正书,李克诚篆额。至正十年四月。文庙碑阴官吏题名,正书。"清代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畿辅金石通志》亦有相关记录。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既与传统的科举制度有所相似,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更多地打破了旧科举的一些限制,力图体现自身特色,特别是它所倡导的平均主义、开设女科等举措无疑加速了清末科举制的废除进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平天国的科举制考试是古代科举考试和近现代考试制度的一个分水岭。  相似文献   

6.
精英是物质匮乏的社会诞生出的一个名词.所谓精英,其实质上便是权力的一部分,有了权力的仰仗,他们自然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多分一杯羹.知识精英是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知识获得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一批人.这些人在科举社会主要是指通过科举制度获得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士人,这些士人或出而为官,或退为隐逸,究其一生都是自觉地承担着社会教化的职责.通过对清代吴县状元石韫玉的科举人生进行全面剖析,可以发掘知识精英在封建社会所传达的教化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古代知识分子与专制权力之间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7.
赵学田,1900年生,湖北省巴东县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曾任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及湖北省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现任华中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科协顾问,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为我国机械制图奠基人之一。今年元旦我又收到一张特殊的“贺卡”——赵学田先生面容慈祥,坐在沙发上看报的彩照。赵老用寄赠照片的方式表达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人才选拔制度。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醉心于科举的女子——鲁小姐和薛宝钗的性格分析,探究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举选拔人才,教育培养人才,与科举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教育。明清教育的兴盛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科举,人们的科举观念和态度,在教育中有着相应的反映。明清教育体系,从官学到私学,从教育体制到教育主体无不表现出以科举为核心的各种状态。学校、私塾、书院原本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逐渐发展为秉持应考科举的同一理念,各级教育的体制与实行形成了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10.
科举应试的书体与书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前人多有论述。一般认为,“馆阁体”一类应试科举的书体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但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科举重书有它存在的现实意义,它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教育,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益无害。  相似文献   

11.
郑观应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早年科场失意及洋务实践的切身体验,使他对科举制弊端深有感触,由此他激烈地抨击科举制。晚清国门洞开,西潮澎湃,开阔的视野使他对科举的鞭笞与改革都羼入浓郁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解"字自古至今就是一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语素,如"解释"、"解开"、"和解"等。"解"字在唐代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义项,即"举进士者由州县推荐发送入京",并以此为构词语素产生了许多与科举相关的词汇。探究与科举相关的以"解"为构词语素的词,有助于认清"解"字作为构词语素在构成新词方面的重大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科举词汇。  相似文献   

13.
北宋是中国近世社会的开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举制,完善、成熟的科举制意味着平民士人进入政治舞台。不同于魏晋门阀士族,科举出身的士人没有门第可依,必须寻求出身相同、理想相同的同道作为政治基础,这是一种自觉的士人共同体的建构,也形成北宋政治突出的一个现象:结盟与朋党。士人跻身仕途的途径是科举,科举考察的是文化,因而北宋士人大多博学多识,以“文”著称。他们建构政治共同体的主要途径也是“文”,具体表现为集会、酬唱、书信等形式。“文”包含审美,这意味着他们在建构政治共同体的同时也在建构审美共同体。审美共同体在范围上要大于政治共同体,在政治上他们因为不同的政见而分裂为不同的派别,但在审美上表现出共同的趣味。身处唐宋变革的转折点,北宋士人以他们卓越的文化素养和强大的审美能力,建构了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14.
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历时千余年,唐宋时期许多知名文学家都为进士出身,这与唐宋科举考试以诗文为重不无关系。而在明清以后,许多极有才华的文人在科场却屡屡颠踬,这是因为明清科考的八股文虽与传统诗文有联系,但制定了一整套详细的技法与规范,较少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才者并不一定就能写好。许多文人屡试屡败,往往将一生对科举刻骨铭心、浸透血泪的体验,凝聚在自己的文学作品里。笔者以明清时期科举题材的戏剧为例,浅探明清文人对科举制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唐代科举中用诗歌干谒名流,而金榜题名者甚多,白居易、王维、杜牧、朱庆余、卢储、高蟾、杜荀鹤等人都以生花妙笔的干谒诗展示自我才华而走上仕途。解读这些干谒诗,是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辛末科状元池州人黄观"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的说法在科举史上一直是个谜团,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从黄观的出生历史、科考记录以及明代科举制度的变迁出发,发掘新材料,提出新观点,重新佐证黄状元"连中三元"的史迹。  相似文献   

17.
清代恩荣宴系皇帝于传胪次日,在礼部恩赐殿试读卷官以下各考官及新科进士的科举宴筵。荣膺赴宴资格的进士皆为人中之杰,堪称荣耀至极。清代恩荣宴承袭历代惯例,但更注重礼仪程序,逐渐形成定制,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满汉民族矛盾,对巩固皇权专制统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蕴藏着较深刻的政治寓意,对有清一代科举文化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解”字自古至今就是一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语素,如“解释”、“解开”、“和解”等。“解”字在唐代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义项,即“举进士者由州县推荐发送入京”,并以此为构词语素产生了许多与科举相关的词汇。探究与科举相关的以“解”为构词语素的词,有助于认清“解”字作为构词语素在构成新词方面的重大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科举词汇。  相似文献   

19.
论李贺科举之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诗人李贺为避家讳而“不肯举进士”,本文认为家讳问题的提出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家讳阻遏李贺进士及第乃是儒家德治思想指导科举制度的必然产物:首先,儒家之德治思想赋予道德以本体意义,李贺接纳了这一人性规范;其次,德治思想的现实性在于它以庆赏刑罚等手段强制个体恪守孝道,并在此基础上以尽臣道。李贺在这一点不敢冒进。以上两点注定了李贺在进士及第问题上只有退守  相似文献   

20.
《大唐北岳神庙之碑》具有字形由方趋扁、笔画遒劲圆润、打破了隶楷杂糅、恢复隶书规范、崇尚雄厚丰逸的风格特征,体现了李唐盛世泱泱大国的时代气象。其艺术特征印证了唐代隶书从"石经旧法"到"明皇新体"的变化,而以此碑为代表的唐隶对后世尤其是清代碑学书法的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