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采用掩蔽启动范式,通过记录14名被试在字义判断任务中行为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ERPs),探究汉字的字音和字义激活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1)高频字在反应时比低频字要快;(2)高频字音相关字和字义相关字所诱发的P200波幅比无关控制字大;(3)无论高频字还是低频字,字音相关字和字义相关字所诱发的N400波幅都比无关控制字小。结果表明:在汉字识别中,字频会影响汉字的字音和字义的激活,即高频字音信息不迟于字义信息的激活,低频字音信息和字义信息是同时被激活;相比而言,高频字音信息要早于低频字激活。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视系列呈现、选择、判断的方法对分别强化了的三类汉字认知的识虽速度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在阅读过程中对汉字的形码、义码、音码的信息的加工方式。实验结果发现: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在字词识别的加工过程中都表现出较强的形码作用;在字义提取时,聋人采用了通过字形直取其义的直通加工方式,听力正常人则更多地采取形/音转换后提取字义的加工方式。进一步的分析认为: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在汉字识别的内部心理机制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聋人也有“视觉型的语音编码”,字词的直通加工和形/音转换加工,很可能是一种相互激活的综合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汉字形音义加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对聋童和听力正常儿童在汉字加工过程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发现 ,字音的激活是汉字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既使聋童也要经历“字音”的激活过程 ,语音中介可能是理解语义必不可少的一环。字义在汉字的加工过程早期就可以出现 ,在听力正常儿童中字义与字音是相伴出现的。聋童识别汉字则可能是以字形、字义为主、字音不占优势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4.
1921年,华人刘廷芳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率先进行中国汉字实验研究,对汉字字形、字音对字义记忆的影响效果进行实验分析。实验发现:汉字的学习是借助已识单字的联想而解释新字的;汉字字形对字义的影响大于字音对字义的影响。这个实验的设计和结果都较粗略,但却是汉字教学实验的开端。近70年来,众多汉字教学实验相继开展,本文从六个方面概要介绍70年来中国语文识字(词)教学实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汉字作为一种特有的语言材料有其相对于其它文字的特殊性,所以,汉字识别的研究有其的特殊性和在语言学习上的功能特异性。本文从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字频等几个方面对汉字识别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心理学界在汉字识别领域取得的新研究结果进行了介绍,同时指出了今后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音在字词通达过程中是否具有中介作用一直是语言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更有研究者指出,语音对词形激活具有反向反馈作用。这一观点为字词通达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但是,现有关于语音反馈的研究主要针对拼音文字展开,汉字的语音和正字法有别于拼音文字。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字词识别的研究结果以及汉字特点,探讨了语音反馈作用在汉字字词通达中的可能性,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汉字修辞都要利用汉字的形体;但是,各种汉字修辞的方式利用汉字形体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汉字修辞与字义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有的汉字修辞方式不利用字义;有的汉字修辞方式只是修辞信息与字义有关;有的汉字修辞方式不仅修辞信息与字义有关,而且其基本的言语信息也来源于字义。  相似文献   

8.
慧眼识汉字     
正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汉字往往形成特定的意义,因而识记字形与理解字义关系密切。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字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推敲字义进而辨析识记字形的方法具体如下:一、比形法即从偏旁的异同来推敲字义,从而辨析识记字形。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表示汉字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汉字学习是一大难题。论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作业、听写、作文等语料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学生在汉字学习中产生的书写偏误及其与正字法的关系,以求进一步解决汉字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典型启动效应的实验范式,语义和语音两种不同加工水平的试验任务,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中英双语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被试为第二军医大学的学生38名。结果发现:在基于语义的范畴判断任务中,当启动刺激(英)和目标刺激(英)之间存在语义联想关系,得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实验一);当启动刺激(中)和目标刺激(英)之间存在语义联想关系,即与实验一对等的跨语言语义启动试验,也得到了显著的跨语言启动效应,而且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启动值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实验二);当启动刺激(中)的翻译对等词和目标刺激(英)之间存在语音相同或相近关系时,采用基于语音的词汇判断任务,也得到了显著的跨语言启动效应。这一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大学生程度的中英双语者来说,他们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既直接通达语义概念表征,又可以借助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为中介再通达语义概念表征,与Kroll等提出的模型一致。  相似文献   

11.
规范汉字应用能力不仅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更关乎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师范大学98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规范汉字的能力水平、使用情况、习得情况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知晓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规范汉字应用水平和语文素养,进而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通过教育践行“文化润疆”工程。  相似文献   

12.
识别古籍中汉字的通假,有三种方法:一是以字音考察为主;二是以字义分析为辅;三是以献资料为佐证。三种方法综合运用,方可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而字义是汉字的灵魂,对于每一个汉字,除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外,还要特别注意掌握字义,这样才能准确地、熟练地使用。同时,字义和词义有密切的关系,掌握了字义有助于理解词义。因此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选择喜欢的汉字讲故事;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或搜集的相关资料写作文. 2.养成识别汉字、理解字义的好习惯: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选择喜欢的汉字自编故事或笑话,编得合理有趣.  相似文献   

15.
唐梅 《教书育人》2012,(Z2):54-5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3000字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识字也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怎样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识字感兴趣呢?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汉字书写出现了许多偏误,本文列举了主要方面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以期对今后的汉字书写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2015,(10):33-39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把握汉字的写作方式;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体验字意的来龙去脉;通过判断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促进汉字的生活应用;通过交流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感悟汉字的文化意蕴。在现有研究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汉字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计算机图形技术应用于汉字字形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汉字教学提供了参考案例。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汉字字形演变过程的可视化包括:选择适当的汉字,适合进行可视化演示;分解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体现汉字的变迁发展;采用适当可视化技术,呈现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开展可视化教学,发挥汉字字形演变的效用。Flash在展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有优势,以汉字字形的历史演变特征为出发点,可以呈现汉字字形演变过程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汉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而掌握字义是识字教学的根本任务。学生对所学汉字不仅会读、会写,更主要的是会正确地理解和使用,但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对汉字的读音和字形非常重视,而对字义和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往往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在当前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的是字音和字义,往往忽视字形。甲骨文保留了汉字遗传的全部基因,昭示了汉字在字形和字义之间逻辑的、内在的联系,在识字教学中可适当引入甲骨文:以游戏的方式感受汉字字形的趣味,以涂鸦的方式感知汉字字形的美妙,以辨析的方式体察汉字字形蕴含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文言文还是要学一点文言文要不要学 ?我认为文言文还是要学一点。除了别人所说的理由之外 ,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同 ,汉字不仅具有表音的功能 ,由于它的象形性 ,又具有表意性 ,表意性是其最为根本的特征。我国方言众多 ,同一个字按方言来读 ,有许多种读法 ,但并不妨碍书面上的交流 ,因为汉字字形的表意特征使人们超越了语音的羁绊 ,可以直接从字形中解读出语义来。早在 192 1年 ,我国心理学家刘廷芳就在哥伦比亚大学对汉字做过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汉字字形对字义的影响 ,大于字音对字义的影响。……字形所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