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军 《新闻前哨》2000,(10):28-28
众所周知,节奏是诗歌 的灵魂。其实,除了诗歌、散 文,像小说、文章、广播电台 的新闻节目等,它们在有声 语言表达时都离不开节奏。 就连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也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也就失去了语言的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节奏是一切有声语言的灵魂。 新闻播音是新闻稿件的文字语言经由播音员再创作而成的有声语言,它同样具有“节奏”方面的要求。 节奏是韵律,节奏是色彩。当我们对播音的吐字、发声、呼吸等等多种技巧都已经掌握了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节奏”在新闻播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新闻播音员在平时工作中,接触到…  相似文献   

2.
周冰冰 《视听纵横》2003,(3):102-104
音乐电视的节奏是在声音与画面的流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节奏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之中、视觉之中、包括空间的物体存在形式之中。从线性的传送方式看,音乐电视的节奏可分为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又可分为主观节奏和客观节奏。  相似文献   

3.
李恺之 《大观周刊》2011,(20):61-61,35
动画可以让无生命的东西运动起来,它的英文名字是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运动起来的意思。节奏是事物生命和运动的表现形式。在动画中不同的速度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节奏。节奏也是为叙事、塑造人物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奏在电视纪录片中可以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内部节奏是外部节奏变化的根据,外部节奏则是内部节奏的进一步表现。在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过程中,赋予电视纪录片内容及形式以节奏,可以提高电视纪录片的美学价值,对实现纪录片的可视性和有效收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析电影声音对电影内外部节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茜 《新闻世界》2014,(5):220-221
本文从音响、音乐、台词三个方面阐述电影声音是如何影响电影的内外部节奏的。即电影声音通过配合镜头运动和剪辑影响外部节奏,通过与情节的配合和构成情节的情绪节奏影响内部节奏。  相似文献   

6.
褚廷有 《报刊之友》2011,(6):133-134
针对电视专题片编辑中如何把握节奏感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专题片节奏形成和节奏感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从专题片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的把握角度进行了论述,提出如何在专题片编辑中把握好节奏感,对提高专题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褚廷有 《今传媒》2011,(6):133-134
针对电视专题片编辑中如何把握节奏感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专题片节奏形成和节奏感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从专题片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的把握角度进行了论述,提出如何在专题片编辑中把握好节奏感,对提高专题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帅 《出版广角》2018,(4):76-78
在"慢综艺"节目走红的现实背景下,节奏因素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与研究.文章认为节奏是综艺节目的重要元素,有主观节奏和客观节奏之分,节奏决定了综艺节目的"快"与"慢".节奏从主体运动、画面剪辑、画面色彩、声音四个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与其他元素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一档综艺节目的呈现方式.优秀的"慢综艺"节目必定体现在对节奏的精准把控上.  相似文献   

9.
一部电视剧是否能够吸引人,自然与该剧的题材、故事情节、演员表演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电视剧的节奏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电视剧的节奏问题说起来似乎十分简单,但要真正把握好一部电视剧的节奏又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部好的纪录片离不开好的节奏。节奏最直观最形象的体现莫过于音乐,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使人类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一部好的纪录片,与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一样,同样有各种不同形态的韵律节奏美。控制好纪录片的内外节奏,使之和谐共振,才能让纪录片的叙事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1.
王瑛 《视听纵横》2005,(5):67-68
电视人爱谈节奏、爱用节奏、爱玩节奏,但节奏犹如萦绕于节目灵魂中的精灵般难以把握。节奏玩得好了,镜头给人以畅快淋漓、游刃有余的感觉;反之,则不免弄巧成拙。因此,想要把握好节奏,首先就要学会熟练调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音乐理论中节奏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解释:节奏就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包括长短、强弱两个要素。广义的节奏可以理解为音乐中所有的布局、段落、强弱、快慢、长短等各方面因素。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生活节奏、语言节奏、心理节奏、运动节奏,包括本文要重点论述的音乐节目的节奏都是对这一概念的借鉴、扩展,使它的外延扩大,这就包括了时间、空间、社会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各种各样的美存在于一切影视作品中,那么,电视片的节奏美又是一个能够包括所有艺术之美的总纲,我们探讨它的节奏美,可以辐射电视片的拍摄、制作的各个层面,理解了电视片的节奏美,就有了制作节目的最高目标,也就能在具体的拍摄活动中明白了一个目的,为什么要这样拍摄、这样写解说、这样运用同期声、这样编辑画面。  相似文献   

15.
故事类电视节目自诞生以来,就成为较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王刚讲故事》凭借其画面的精良、讲述故事的纯熟技巧成为此类节目的翘楚,笔者主要以此节目为例,阐释故事类电视节目的内部节奏形成要素,以期为故事类电视节目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丛晓林 《大观周刊》2012,(11):80-80
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向前人学习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艺术,将其运用到中国传统绘画中,形成了注重”神,情,妙”地绘画新风,由于顾恺之对绘画的创造性发展和深刻的认识,绘画从理论到技法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猫的节奏     
当年拿下苏格兰折耳猫大赛冠军的时候,它还叫若那个牛气冲天的名字:法老。那时,网上僖价昂贵的很多小折耳猫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法老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徐琼  邓磊 《新闻传播》2009,(9):54-54
新闻类电视节目编排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本文从头条新闻的选择、编排节奏的把握和电视画面的质量三个方面.对新闻类电视节目编排技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张增明 《大观周刊》2012,(51):47-47
从古至今,“线”是艺术中最熟悉直接的语言——不论是绘画、音乐还是中国的书法。“线”自身有种内在的张力和节奏,或优美、浪漫或苦涩、压抑,“线”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成为情感的符号和载体,从“线”的流变与发展中,可以看出艺术家气质、性情、趣味的流露。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农民     
以前我在深圳呆了七年,不事化妆不事打扮,整天混在一身没有性别的服装里招摇过市,土得简直掉渣,是气候所限,也是工作节奏所限。那几年,每次回杭州,都觉得和进了城一样,那叫一个满眼光鲜啊。虽然嘴里还是硬挺着“我那可是特区!”但是到底气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